出版時間:2008-0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羅賓·弗萊明 頁數(shù):294 譯者:翟繼光,趙銳
Tag標簽:無
前言
十世紀晚期和十一世紀的大世俗貴族曾經是既合作的又具有掠奪性的。盎格魯—斯堪的納維亞的貴族以及諾曼的貴族為國王而進行戰(zhàn)斗,在百戶區(qū)(hundred)法庭以及郡法庭上代表國王以及見證他的莊嚴的文書,他們同樣有充分的能力通過極其奢侈的為自己謀利的流氓行為來提高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與聲譽。很多人,就像可詛咒的赫萊奇尼(Herlechini)家族這群人:如同奧代里克?維塔利斯(Orderic Vitalis)筆下的波內瓦爾(Bonneval)牧師所遭遇的那樣,不僅為了國王而進行戰(zhàn)斗,而且曾經不止一次地在脖子和肩膀上掛著“動物和衣服以及各種各樣的通常被搶劫者搶來作為戰(zhàn)利品的家具和其他家庭用品”。他們的確為國王而賣命,但是一旦給予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抓住一切可能利用的機會為自己牟利。當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恃強凌弱者、他們的同族者以及他們的食客的需求和國王的需求相同時(有時是一位同族者或者一個恃強凌弱者自己),其結果,往往既在制度性的,也在政治性的,具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合作創(chuàng)造了“和平王”埃德加(Edgar the Peaceable)統(tǒng)治時期以及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Conqueror)統(tǒng)治時期的很多輝煌。但是,這種國王與有權威的貴族與地方行政相結合的混合體制是不穩(wěn)定的。當英格蘭國王(Rex Anglorum)與他的最大的貴族不再和諧時,或者當重要人物的財富開始超過國王的財富的時候,王權就會迅速消散。公元十世紀和十一世紀,英格蘭的很多奇跡都被歸功于它的國王。但是,這個王國的迅速增長的繁榮以及它的制度性早熟并不簡單的是堅定不移的君主意志的杰作,而是英國國王與那些反對者們和支持者們之間復雜關系的產物。英國制度的生長既不是穩(wěn)步前進的,也不是確定不移的,它們的演進不能簡單地通過考察作為個體的國王的統(tǒng)治來測量,也不能通過描繪文書中的變化來測量。這些做法可以使我們揣測到君主的變動不居的權利和聲譽,區(qū)分那些有能力的國王與缺乏效率的國王,以及觀察王室特權的增長。但是,國王仍然是一個孤立的人物,只有在其他國王的映襯下才能接受評判,在王權制度的增長與削弱中才能接受估量。很難參照國王的那些同時代的貴族來評價國王本人,編年史作者只是偶爾才會提到國王的這些同類貴族。然而,土地財產和貴族聯(lián)盟的比較能夠使我們研究君主與貴族之間在整個時期領地與經濟的平衡,并且使我們明白這種關系是如何有助于形成英格蘭王國的形態(tài)的。當然,對于那些當時的貴族而言,私人間的安排比制度更加重要,前者更能夠經常支持他們。眾所周知,這種將有權威的人物聯(lián)系起來、將他們與國王以及他們的依附者聯(lián)系起來的紐帶同樣會影響到政治行為。這一點非常清楚地反映在主教武甫斯坦(Wulfstan)的著作之中。作為約克大主教以及埃塞爾雷德(Athelred)和克努特(Cnut)的顧問,他對于英國制度的紀錄是很明白的,特別是在法律的領域。根據(jù)武甫斯坦所設想的秩序良好的政體,同族者以及貴族在統(tǒng)治他們的同事以及維持和平中所起的作用在王室權威中具有核心地位。正是私人性的安排,即私人間的關系才確保了爭議的解決以及保證了和平的維持。因此,私人與政治是分不開的。武甫斯坦所謂的《政體構成》(Institutes of Polity)清晰地表述了身居高位之道,作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此類文獻之一而留傳下來。在他的關于貴族的部分中,他沒有列出對文學修養(yǎng)、法律知識、管理能力的特別要求。相反,武甫斯坦所關注的是兩件事情:偉大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所交往的朋友。武甫斯坦知道,而現(xiàn)代的歷史學家常常忘記:這一點在他所在的那種傳統(tǒng)社會中,個人關系和私人價值對于一個王國的實際運轉來講常常起到比政府機構更重要的影響。在他的《狼對英格蘭人的說教》(Sermo Lupi ad Anglos)著作中,他哀嘆道,上帝的憤怒,以政治瓦解的形式,正在摧毀這個王國,這不是因為不完善的行政或者衰弱的制度,而是因為傳統(tǒng)的人際關系以及風俗習慣的破壞。古代英國政治的另外一個潛在的假設是由強大的領主,包括國王,對土地所行使的權利的極端重要性。把土地作為禮物曾經結合了很多關系,甚至有助于靈魂救贖。土地是對于優(yōu)質服務的最終回報,是對于忠信行為的最好保證。作為財富的最主要來源,土地幾乎是能夠保證權力長久的唯一途徑。而且,很多不動產的重要性不僅僅取決于它們所能帶來的收益,而且取決于它們所在的位置。不動產與主要的陸路和水路線路的鄰近以及它們與那些容易遭受維京軍隊或者威爾士掠奪者侵犯的土地之間的關系對于大土地所有者在這個王國的防衛(wèi)或者摧毀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深遠的影響。與武甫斯坦同時代的布道者阿爾弗里克(A Elficthe Homilist)認識到了土地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當這位“老師”在與一位學生的對話中,這位學生問這位“智者”,在所有的長期性的職業(yè)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農夫,“因為他喂養(yǎng)我們所有的人……因為農夫給了我們面包和飲料”;在他的關于三等級社會結構的分層(topos)的習慣用語中,社會結構由三個階層組成:戰(zhàn)斗者、祈禱者和耕種者,阿爾弗里克強調,前兩者要依賴于后者。他幫助塑造的社會理想絕不僅僅是虔誠的言辭。它反映出他自己所處的世界,這個世界具有有限的資源和強大的土地貴族?!巴恋卣加小边@一詞匯是如此的直接,以至于它能夠被用來解釋更多奇特的事情。當國王阿爾弗雷德(Alfred)試圖闡釋他是緣何選擇圣奧古斯丁的某些章節(jié),而沒有選擇其他的章節(jié)時,他是通過大堂的建造、土地的開發(fā)以及永久性不動產的授予來解釋的。因此,土地占有及其聯(lián)盟是本書所關注的兩個主題。在本書所涉及的時期:公元950年到1086年中,世俗貴族及其家族其興也忽,其亡也速。這也是一個土地占有權發(fā)生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的時代。這些現(xiàn)象使得這一時期非常有趣。使得這一研究成為可能的是歷史保留下來了足夠的資料,足以確定這個王國的很多重要人物、他們的親族及盟友。人們也能夠重構這些重要人物所擁有不動產的主要部分,有時也能夠確定他們是如何擁有這些財產的。而能夠做到這一點,則主要歸功于《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對于這一時期土地財富及其聯(lián)盟的盛衰榮辱的研究能夠使我們了解在整個王國中國王與貴族之間在領地和經濟上的平衡,也能夠使我們看出這種關系是如何有助于形成英格蘭王國、它的君主制以及它的各種制度的。這種研究闡明了一系列核心歷史問題:克努特征服英格蘭的影響、懺悔者愛德華王權的性質、諾曼開展定居的方法、威廉征服對英格蘭的影響。本書的寫作歷時若干年,在此期間,我受益于諸多師友。本書的很多觀點以及前面三章的大部分研究是我在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讀研究生的時候形成的。非常感謝我的導師C.沃倫·賀力斯特(Warren Hollister)以及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歷史系所提供的獎學金和研究經費。整部書的寫作以及本書第二部分的研究是我在哈佛同事會(Harvard Society of Fellows)擔任初級研究員的三年期間完成的。本研究會的支持以及我的同事們的敏銳的洞察力、高昂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合作使得本書的順利完成成為可能。國家人文學科研究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資助了將《末日審判書》予以電子化的項目,這節(jié)省了我的很多時間與資源,使我能夠深入研究這一文獻。由哈佛醫(yī)學院慷慨授予的米爾頓基金(Milton Funds),進一步資助了我的研究。很多朋友也對本書的出版作出了貢獻。當然,沃倫·賀力斯特先生閱讀了本書的全部。西蒙·凱恩斯(Simon Keynes)以及卡蒂·邁克·羅伯茨(Katie Mack Roberts)閱讀了這一手稿的不同版本,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有趣的觀點以及仔細的批評。塞思·施瓦茲(Seth Schwartz)以及馬丁·克勞森(Mattin Claussen)也閱讀了本書的部分內容并提供了幫助。最后,霍爾特(J.C.Holt)對本書的寫作給予了鼓勵并且最后一遍閱讀了本書,在他“退休”以后的繁忙的第一年非常慷慨地義務擔任本書的總編輯。他對本書質量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貢獻。我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在哈佛期間的研究助手松德·里斯(Sung Rhee)幫助我從韋德納(Widener)圖書館搬運了幾百本書,復印了大量論文并且校對了文獻。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特魯?shù)稀ぬ┨兀═rudi Tate)幫助我準備了手稿,布里奇斯特·謝里丹(Bridgette Sheridan)為校對和編輯索引付出了大量勞動。喬納森·斯莫倫(Jonathan Smolen)為我寫了幾十個計算機程序、做了很多家務,并且為了適應我的職業(yè)而兩次遷居,對他無論怎樣表示感謝都不為過。若非其他一些淵源更久的教益,這本書應該獻給他。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研究公元950年到1086英國土地擁有者及共聯(lián)盟的著作。這是一個世俗貴族及其家族以同等的幾率盛衰沉浮、不斷變化的時期。這也是一個土地占有權發(fā)生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的時期,土地所有者及其聯(lián)盟的盛衰沉浮清晰地表明了君主與貴族之間的經濟平衡與地理平衡,同時也表明了這種平衡是如何有助于形成英國的君主政體及其基本制度的。
作者簡介
翟繼光,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當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F(xiàn)任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民營企業(yè)稅法研究室主任。在《法學雜志》、《中國稅務》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八十余篇;出版獨著5部,合著2部,譯著1部;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參與多部法律法規(guī)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克努特的征服 第一章 撒克遜晚期英格蘭的土地占有及其聯(lián)盟 第二章 克努特的征服以及王室家族的破壞 第三章 新權貴與西撒克遜君主的衰落第二部分 諾曼征服 第四章 《末日審判書》與土地所有權革命:領主權、親族關系與鄉(xiāng)鎮(zhèn) 第五章 領土與時間 第六章 私人事業(yè)心與諾曼殖民 第七章 十一世紀貴族土地占有與王權參考書目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克努特的征服第一章 撒克遜晚期英格蘭的土地占有及其聯(lián)盟《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運用非常詳盡的、頗富想象力的細節(jié)記載了國王阿爾弗雷德(Alfred)的父親從沃登(woden)(日耳曼神話中的主神:譯者注)、諾亞(Noah)、伊諾克(Enoch)以及亞當(Adam)的世系傳承。這一譜系向上延展到大約40代,保存了西撒克遜國王從日耳曼人在英格蘭定居到855年的父系譜系傳承。然而,如同這一時期其他王家譜系一樣,這一記載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古代英國國王的譜系是從日耳曼人的神、象馬的兄弟以及希伯來族長傳承下來的,這一點幾乎不具有可信性。在盎格魯一撒克遜入侵之前的時代,這些統(tǒng)治者的人類的祖先的名字不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之上,而且,歷史上某些他們的后代被包括進來不是依據(jù)于血緣關系,而是由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習俗慣例所決定的。(2)而且,由于王室譜系所關注的僅僅是從一個國王到另一個國王的整齊的傳承秩序,因此,他們并不記載母系家族的姓名,也不記載非統(tǒng)治者的同胞及其子孫后代。盡管在這個及其他王室譜系中所記載的材料可能是很偶然的,也可能是很困難的,但是,他們提供了很多有關西撒克遜國王的事實的以及虛構的家族關系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從亨格斯特(Hengest)和奧爾塞(Horsa)到哈羅德?戈德溫森(Harold odwineson)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盎格魯-撒克遜大貴族。關于撒克遜時代復雜而多邊的家族關系的證據(jù)是極其不完整的,所以必須把在王室特許狀見證名單中所注意到的和諾曼征服之前的遺囑和訃告中所提到的偶然的家族關系連接起來。很多英格蘭修道院的編年史檔案也不時地記載了關于他們的修道院的世俗的捐贈者和破壞者的家族信息:因此,拉姆齊(Ramse)r)編年史記載了“上帝之友”埃塞爾溫(Ethelwine)這一家族的信息;伊利郡登記冊(Liber Eliensis)記載了布利特諾斯(Bryhtnoth)、他的朋友以及親戚的信息;亨明(Hemming)的檔案則保留了利奧弗里克(Leofric)伯爵的子孫后代的信息。達拉謨(Durham)地方的一個無名修道士描述了圣卡斯伯特(Cuthbert)的祖?zhèn)鬟z產,很偶然地記載了一些豐富的信息,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混淆了西沃德(siward)伯爵的姻親家族目錄,包括烏特萊德(uhtrzed)郡長的三個女兒,她們都叫阿爾弗萊德(Elflzed)。這一因素清楚地反映了這一時期譜系材料的易混淆的性質。
編輯推薦
《諾曼征服時期的國王與領主》是一本詳細研究一系統(tǒng)核心歷史問題的著作,土地占有及其聰明是《諾曼征服時期的國王與領主》關注的兩個主題,由此主題展開闡述了:克努特征服英格蘭的影響、懺悔者愛德華王權的性質、諾曼殖民統(tǒng)治的方法、威廉征服對英格蘭的影響等內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