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早期歷史中的三次危機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邁克爾·V.C.亞歷山  頁數:239  字數:236000  譯者:林達豐  
Tag標簽:無  

前言

作者對于本書的目的與內容已有詳論,譯者在功能上作為盡可能忠實反映原作的媒介,似乎不宜越俎代庖,最好消失。盡管這是學術作品,但它很可能像歷史上的無數作品一樣,很快湮沒無名。因此,與其奢望它在人們的腦海中刻下某種流芳百世的說教,不如現實地祝福它有幸能夠服務的讀者閱讀愉快,多點茶余飯后的談笑余地。斗膽以為,這不僅是譯者,也是作者對于讀者及本書的祝愿。當然,不論最初帶著多少期待,但書的面世,終歸不能缺少編輯勞神。謹此,對本書編輯周菲女士,深表感謝。另外,特別感謝egg小朋友對本書文字的潤色提供的寶貴支持。

內容概要

以諾曼征服帶來的集權為起點,數百年間,英國王權發(fā)展波瀾起伏,征服、大憲章、玫瑰戰(zhàn)爭共同展示了中古王權的演變與困境。集權、稅收、個性乃至君臣關系的隨機參與,帶來王權、教權和各種地方勢力的角逐,傳統(tǒng)敘事手法展示了富于條理的理論概括無力揭示的亂象及欲辯忘言的宿命。當然,不論本書試圖承載多少目的,戰(zhàn)爭與王公間跌宕起伏的角力,終究是朝九晚五生涯外的一絲華彩。

作者簡介

作者:(美)邁克爾.V.C.亞歷山大

書籍目錄

緒言貨幣注釋圖表諾曼征服大憲章與約翰王玫瑰戰(zhàn)爭  (一)1436—1455 (二)1455—1465 (三)1465—1471 (四)1471—1485索引

章節(jié)摘錄

諾曼征服幾年前,著名的中世紀英國史權威R.埃倫?布朗以下述文字描述了諾曼征服的影響。廣義上,認識諾曼征服的結果,意味著撰寫涵蓋之后各個時期的英 國歷史。此外,還必須囊括所有那些曾經受征服浪潮波及,或征服后的 英國影響的國家的歷史。盡管布朗教授對11世紀及12世紀歷史研究的貢獻突出,但是,今天的學者顯然難以茍同上述主張。然而,幾乎所有人都承認,諾曼征服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其重要性不亞于宗教改革、光榮革命,或工業(yè)革命。弗蘭克·斯丹頓爵士多年來堅持認為“無論遲早,英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因諾曼征服而被決定性地改變”。戴維·道格拉斯教授則將征服者威廉稱為中世紀歐洲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們將討論諾曼征服給英國社會及英國人的生活帶來的決定性變化,這種變化的巨大震撼使讀者必須先行了解諾曼征服的起因,以便理解后續(xù)變化。某些歷史學家傾向予將征服起因遠溯至埃塞雷德二世國王(King Ethelred II)統(tǒng)治時期(978—1016)。而其他人則認為導致征服的一連串事件始于埃塞雷德的兒子及最終繼承人——懺侮者愛德華統(tǒng)治(1042——1066)初期。盡管眾說紛紜,如果人們需要了解征服的起因及其對英國政府體制及社會的效果,就必須了解1066年前的幾個英國歷史時期。

編輯推薦

法律從誕生起就注定只是一部血淚鑄就的史詩《英國早期歷史中的三次危機》。國內目前對普通法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普通法的司法和憲政層面,且目前對普通法的論述多局限于近現代,對近代以前的發(fā)展史涉及者寥寥。后代學者關于普通法的說教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成長”的夢囈,沒有斗爭,沒有殺戮,皆大歡喜。受夠了這種鴿派說教的法律人也許該換個心情領略它的童年,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尸橫遍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英國早期歷史中的三次危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這三件大事對英國的歷史發(fā)展起的作用非常大,使英國展現出了不同于歐洲大陸的發(fā)展方向。諾曼征服使古老的盎格魯撒克遜傳統(tǒng)與諾曼底強大王權相結合,產生了不同于專制社會的地方自治及民主協(xié)商傳統(tǒng)。大憲章從法律上初步規(guī)范了國王的權限,使得王權無法為所欲為。玫瑰戰(zhàn)爭消滅了所有的封建貴族,同時商業(yè)化的發(fā)展為之后都澤王朝集權及17世紀革命建立了基礎。
    英國的實踐證明教會獨立于王權,王權強大并不意味著產生專制社會。法國的發(fā)展恰恰是從分裂,不統(tǒng)一而至集權專制的過程,值得深思。
  •   本書通過英國歷史中的三次危機,闡述了英國王室的三次重大轉折,從諾曼人登陸建立統(tǒng)治地位,進而是無地王約翰簽署大憲章,對英國政治法律制度的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然后通過英國王室歷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王位之爭,給我們描繪了英國政治法律的發(fā)展歷程
  •   不錯,詳細介紹了英國早起危機
  •   很好看,了解了英國的歷史,有點像中國的歷史評書,但文藝的語言少,紀實的語言多。
  •   很詳細,閱讀起來也很有趣,不太能看到關于英國歷史片斷如此詳細的中文介紹書。就是翻譯得太英語化了,有些句子比較長,用語也可以通俗一些。
  •   有錯字的說~紙質一般、其他的很好=v=
  •   VeryGood!!!!!!!!!!!!!!!!!!!!!!!!!!!!!!!!!!!!!!!!!!!!!!!!!!!!!!!!!!!!!!!
  •   書已經收到,很喜歡,是正版,發(fā)貨速度也快。
  •   書的整體水平不錯,可能是翻譯的原因,有些前后不一致和錯訛的地方,可以一看。
  •   當初決定購買這本書,是覺得其內容應當是有啟發(fā)性的,能夠幫助我對那個遙遠國度的一段相對遙遠的時期有一點了解。但看了之后,不能說不失望——不是對作者,而是對譯者及出版社。其中的翻譯,文筆生硬,不符合中文習俗還是小事,低級錯誤才是比比皆是,比如誰娶了誰,誰嫁了誰前后矛盾;外甥、侄子更是無法做到前后一致。稍通英文的人,都會知道中文與英文在這些方面雖然有很大差異,但要正確翻譯并不難,只需自己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理順關系,并保證通篇一直即可。但很可惜,此文的譯者與北大出版社顯然欠奉這樣基本的的素養(yǎng),其結果就是,讀者吃到了一碗滿含砂子的泰國香米飯,營養(yǎng)有了,但體驗不敢恭維。
  •   平庸得很
  •   一本很好的書,被一個馬馬虎虎趕任務的北大法學博士生硬生生地搞砸了!時間緊、任務重,拜托,就別搞翻譯嘛,翻譯又不算成果,稿費也沒幾個,何必呢!何苦呢!
  •   蠻夷,比想象中薄,適合寫論文,也適合普通閱讀。
  •   翻譯有些生硬,讀起來有點不順
  •   是正版,但書角有褶皺,紙質一般,只能給個三星
  •   翻譯質量不行。多處出現人名前后不一等問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