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邁克爾·V.C.亞歷山 頁數:239 字數:236000 譯者:林達豐
Tag標簽:無
前言
作者對于本書的目的與內容已有詳論,譯者在功能上作為盡可能忠實反映原作的媒介,似乎不宜越俎代庖,最好消失。盡管這是學術作品,但它很可能像歷史上的無數作品一樣,很快湮沒無名。因此,與其奢望它在人們的腦海中刻下某種流芳百世的說教,不如現實地祝福它有幸能夠服務的讀者閱讀愉快,多點茶余飯后的談笑余地。斗膽以為,這不僅是譯者,也是作者對于讀者及本書的祝愿。當然,不論最初帶著多少期待,但書的面世,終歸不能缺少編輯勞神。謹此,對本書編輯周菲女士,深表感謝。另外,特別感謝egg小朋友對本書文字的潤色提供的寶貴支持。
內容概要
以諾曼征服帶來的集權為起點,數百年間,英國王權發(fā)展波瀾起伏,征服、大憲章、玫瑰戰(zhàn)爭共同展示了中古王權的演變與困境。集權、稅收、個性乃至君臣關系的隨機參與,帶來王權、教權和各種地方勢力的角逐,傳統(tǒng)敘事手法展示了富于條理的理論概括無力揭示的亂象及欲辯忘言的宿命。當然,不論本書試圖承載多少目的,戰(zhàn)爭與王公間跌宕起伏的角力,終究是朝九晚五生涯外的一絲華彩。
作者簡介
作者:(美)邁克爾.V.C.亞歷山大
書籍目錄
緒言貨幣注釋圖表諾曼征服大憲章與約翰王玫瑰戰(zhàn)爭 (一)1436—1455 (二)1455—1465 (三)1465—1471 (四)1471—1485索引
章節(jié)摘錄
諾曼征服幾年前,著名的中世紀英國史權威R.埃倫?布朗以下述文字描述了諾曼征服的影響。廣義上,認識諾曼征服的結果,意味著撰寫涵蓋之后各個時期的英 國歷史。此外,還必須囊括所有那些曾經受征服浪潮波及,或征服后的 英國影響的國家的歷史。盡管布朗教授對11世紀及12世紀歷史研究的貢獻突出,但是,今天的學者顯然難以茍同上述主張。然而,幾乎所有人都承認,諾曼征服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其重要性不亞于宗教改革、光榮革命,或工業(yè)革命。弗蘭克·斯丹頓爵士多年來堅持認為“無論遲早,英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因諾曼征服而被決定性地改變”。戴維·道格拉斯教授則將征服者威廉稱為中世紀歐洲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們將討論諾曼征服給英國社會及英國人的生活帶來的決定性變化,這種變化的巨大震撼使讀者必須先行了解諾曼征服的起因,以便理解后續(xù)變化。某些歷史學家傾向予將征服起因遠溯至埃塞雷德二世國王(King Ethelred II)統(tǒng)治時期(978—1016)。而其他人則認為導致征服的一連串事件始于埃塞雷德的兒子及最終繼承人——懺侮者愛德華統(tǒng)治(1042——1066)初期。盡管眾說紛紜,如果人們需要了解征服的起因及其對英國政府體制及社會的效果,就必須了解1066年前的幾個英國歷史時期。
編輯推薦
法律從誕生起就注定只是一部血淚鑄就的史詩《英國早期歷史中的三次危機》。國內目前對普通法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普通法的司法和憲政層面,且目前對普通法的論述多局限于近現代,對近代以前的發(fā)展史涉及者寥寥。后代學者關于普通法的說教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成長”的夢囈,沒有斗爭,沒有殺戮,皆大歡喜。受夠了這種鴿派說教的法律人也許該換個心情領略它的童年,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尸橫遍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