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頁數(shù):249 譯者:方在慶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 垡蛩固?900年畢業(yè)于蘇黎世工業(yè)大學,1909年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 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后被迫移居美國,1940年入美國國籍?! ∈攀兰o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fā),從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fā)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恒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xiàn)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xiàn)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并推斷出后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xiàn)象,還成為后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chǔ)?! 垡蛩固箤μ煳膶W最大的貢獻莫過于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tài)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并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xiàn)代天文學的發(fā)展。 本書收錄了愛因斯坦晚年文學的作品,供讀者閱讀。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出版者前言信念與信仰自畫像(1936)決定命運的十年(1939)道德的衰?。?937)留給后世的話(1938)論自由(1940)道德與情感(1938)科學與宗教Ⅰ(1939)Ⅱ(1941)論教育(1936)科 學相對論(1949)E=mc2(1946)什么是相對論?(1919)物理學與實在(1936)1.關(guān)于科學方法的一般性思考2.科學體系的層次結(jié)構(gòu)3.力學及把全部物理學基于其上的嘗試4.場的概念5.相對論6.量子理論與物理學的基礎(chǔ)7.相對論與微粒8.綜述理論物理學的基礎(chǔ)(1940)科學的共同語言(1941)科學定律與倫理準則(1950)質(zhì)能互等式的一個初步推導(1946)公共事務為什么社會主義?(1949)黑人問題(1946)科學與社會(1935)邁向一個世界政府(1946)出路(1946)在接受“一個世界獎”的頒獎會上的演講(1948)科學與文明(1933)給知識分子的信(1948)致聯(lián)合國大會的公開信(1947)給蘇聯(lián)科學家的回信(1948)附:愛因斯坦博士的錯誤觀點——瓦維洛夫、弗魯姆金、約飛與謝苗諾夫的一封公開信(1947)科學與生活關(guān)于知識分子的組織(1945)“歐洲是成功的一例嗎?”(1934)在捍衛(wèi)言論自由集會上的講話(1936)是要原子戰(zhàn)爭,還是要和平Ⅰ(1945)Ⅱ(1947)戰(zhàn)爭贏了,和平卻沒有(1945)大規(guī)模毀滅的威脅(1947)學校與和平問題(1934)論兵役(1934)科學中的軍事介入(1947)軍事主義的精神狀態(tài)國際安全(1933)偉大人物艾薩克·牛頓(1942)約翰內(nèi)斯·開普勒(1949)悼念瑪麗·居里(1935)悼念馬克斯·普朗克(1948)悼念保耳·郎之萬(1947)悼念瓦爾特·能斯脫(1942)悼念保耳·埃倫菲斯特(1934)圣雄甘地(1939)悼念卡爾·馮·奧西厄茨基(1946)我的人民他們?yōu)楹卧骱蕺q太人?(1938)猶太人究竟是什么?(1948)存在壓迫是一種刺激(1934)離散異邦的歐洲猶太人(1948)讓我們牢記(1934)就一本黑書而寫的未發(fā)表的序言(1945)人類生存的目標(1943)我們對猶太復國主義欠下的債(1938)獻給華沙猶太隔都抵抗戰(zhàn)中的英雄們(1944)在華沙猶太隔都抵抗戰(zhàn)中殉難烈士紀念碑前的講話(1948)猶太人的天職(1936)摩西·邁蒙尼德(1935)斯蒂芬·懷斯(1949)致耶路撒冷大學的信(1949)美國猶太人委員會(1945)以色列的猶太人(1949)以色列總統(tǒng)職位(1952)最后講稿(1955)文章來源譯后記人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決定命運的十年(1939) 當再一次閱讀我差不多十年前寫的東西時②,我得到了兩個不可思議的、截然相反的印象。我當時所寫的東西,從本質(zhì)上說至今看上去仍如當時一樣是正確的。然而,它卻顯得令人奇怪的遙遠和陌生。怎么會是這個樣子呢?是世界在這十年中變化太大了呢,還是因為我又老了十歲,以一種變得不那么敏銳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十年的時間在人類歷史中有多長?與這一段微不足道的間隙相比,那些決定人的生活的力量難道不應被視為永恒嗎?是不是因為我的評判力(criti—cal reason)太敏感,以至于這十年中生理上的變化已經(jīng)如此深刻地改變了我對生活的看法?顯而易見,在我看來,上述考慮不能解釋在用情感理解生活中一般問題的方法上的變化。也不可能在我的外部環(huán)境中找到產(chǎn)生這一奇特變化的原因。我知道,原因在于,在我的思想和情感中,它們一直處于一種從屬的地位?! 〔唬@里面涉及到一些其他因素。在這十年里,對人類社會的穩(wěn)定性的信心,甚至對人類社會存在基礎(chǔ)本身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消失殆盡了。人們不僅感覺到了一種對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威脅,而且還發(fā)現(xiàn)一種較低的價值正在取代所有自己寧愿不惜一切代價加以保護的東西。
編輯推薦
對于一個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義的,他自己并不知曉,并且,這一點肯定也不應該打擾其他人。一條魚能對它終生暢游其中的水知道些什么? …… 我孤寂地生活著,年輕時痛苦萬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卻甘之如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