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燈下故人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霍華  頁數:218  
Tag標簽:無  

前言

  幽雅閱讀  北京大學副校長吳志攀  一杯清茶、一本好書,讓神情安靜,尋得好心情?! ≡陝拥臅r代,要尋得身心安靜,真不容易;加速周轉的生活,要保持一副好心情,也很難。物質生活質量比以前提高了,精神生活質量呢?不一定隨物質生活提高而同步增長。住房的面積大了,人的心胸不一定開闊?! ”3忠粋€好心情,不是可用錢買到的。即便有了好心情,也難以像食品那樣冷藏保鮮。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高興的方法:在北方春日溫暖的陽光下,坐在山村的家門曬太陽;在城里街邊的咖啡店,與朋友們相聚,天南地北聊聊;精心選一盤江南絲竹調,用高音質音響放出美妙樂曲;人都回家的周末,小孩子在忙功課,妻子邊看報紙邊看電視,我倒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享受幽雅閱讀時光?! ‰x家不遠處,有一書店。店里的書的品位,比較適合學校教書者購買?,F在的書,比我讀大學時多多了;書的裝幀,也比過去更講究了;印書的用紙,比過去好像也白凈了許多倍。能稱得上好書者,卻依然耒讓人感覺到多。一般的書,是買回家的,好書是“淘”回家來的?! 『沃^要“淘”的好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依我之管見,書者,拿在手上,只需讀過幾行,便會感到平穩(wěn),心情如平靜湖面上無聲滑翔的白鷺,安詳自在。好書者,乃人類精神的安慰劑,好心情保健的靈丹妙藥?! ≡诠P者案頭上,有一本《水遠山長——漢字清幽的意境》,稱得上好書。它是《幽雅閱讀叢書》中的一本,作者是中國臺灣文人楊振良。楊先生祖籍廣東平遠,2004年猴年是他48歲的本命年。臺灣沒有經過大陸的“文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楊先生這一代人知識與經驗的積累中一直傳承下來,沒有中斷,不需接續(xù)?! ∨_灣東海岸的花蓮,多年前我曾到訪過那里:青山綠水,花香鳥鳴。作者在如此幽靜的大自然中寫作,中國文字的詩之意境,詞之意趣,便融入到如畫的自然中去了。初讀這本書的簡體字書稿,意緒不覺隨著文字,被帶到山幽水靜之中?! 〔邉澾@套書的楊書瀾女士邀我作序,對我來說是一個機緣,步入這套精關的叢書之中,享受作者們用情感文字搭建的“幽雅閱讀”想象空間。這套書包括中國的“瓷器”、“書法”、“國畫”、“建筑”、“園林”、“家具”、“服飾”等多種,每種書都表達出獨特的安逸氛圍。但整套書之間,相互融合,通覽過來,如江河流水,匯集于中國古代藝術的大海。  筆者不是中國藝術方面的專家,更不具東方美學專長,只是這類書籍不可救藥的一位癡心讀者。這類好書對于我,如魚與水,鳥與林,樹與土,云與天那樣,在生活中,我如果離開東方藝術讀物,便會感到窒息?! ≈袊鴤鹘y(tǒng)藝術中的詩、書、畫、房、園、林、服飾、家具,小如“核舟記”之精微,細如紙張般景德鎮(zhèn)薄胎瓷碗,久遠如敦煌經卷上的唐墨的光澤,幽靜如杭州楊公堤畔劉莊竹林中的讀書樓,一切都充滿著神秘與含蓄之美?! 浊陙砉湃肆粝碌奈幕怪袊擞猩羁痰奈蛐裕歇毺氐谋磉_,看問題有特別的視角,有不同于西方人的簡約。中國人有東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藝術抽象,有自己的文明源流,也有和諧的生活方式。西方人雖然在自然科學領域,在明清時代超過了中國。但是,他們在工業(yè)社會和后現代化社會,依然不能離開宗教而獲得精神的安慰。中國人從古至今,不依靠宗教而在文化藝術中,獲得精神安慰和靈魂升華。通過這些可物化可視覺的幽雅文化,并將它們融入日常生活,這是中國文化的藝術魅力?! ‰y道不是這樣嗎?看看這套書中介紹的中國家具,既可以使用,又可以作為觀賞藝術,其中還有東西南北的民間故事。明代家具已成文物,不僅歷史長,而且工藝造型獨特。今天的仿制品,雖幾可亂真,但在行家眼里,依然無法超越古代匠人的手藝?,F代的人是用手做的,古代的人是用心做的。當今高檔商品房小區(qū)。造出了假山和溪水,讓居民在窗口或陽臺上感受到“小橋流水人家”,但是,遠在歷史中的詩情畫意是用精神感悟出來的意境,都市里的人難以重見?! ‖F代中國人的服飾水平,有時也會超過巴黎。但是,超過了又怎樣呢?日本人的服裝設計據說已趕上法國,韓國人超過了意大利。但是,中國服裝特有的和諧,內在的韻律,飄逸的衣袖,恬靜的配色,難以用評論家的語言來解釋,只能夠“花欲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趯崿F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千萬不要忽視了自己的文化。年近花甲的韓國友人對筆者說,他解釋中國的文化是“所有該有的東西都有的文化”,美國文化是“一些該有文化的東西卻沒有的文化”。筆者聯想到這套《幽雅閱讀叢書》,不就是對中國千年文化遺產的一種傳播嗎?感謝作者,也感謝編輯,更感謝留給我們豐富文化的祖先?! ¢喿x好書,可以給你我一片幽雅安靜的天地,還可以給你我一個好心情?! ?004年12月8日于北大藍旗營

內容概要

  原始青瓷的神秘,東漢六朝青瓷、黑瓷的古樸,隋唐白瓷的精美,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元代青花、釉里紅的大氣,明清官窯瓷的美輪美奐、民窯器的灑脫和外銷陶瓷的奇妙……古陶瓷的世界是多么美妙,無論你是否接觸過它,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心儀的一段。在這里,沒有絲毫的占有欲,有的只是對歷史趣聞的回顧,對精美古瓷的欣賞,對古人創(chuàng)造力的贊嘆。諦聽中國瓷器妙音,恰如面對燈下故人。

作者簡介

  霍華,女,生于1956年7月,籍貫河北平山。1973年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插隊,1977年到南京博物院工作至今,先后在考古部、技術部、保管部瓷器庫房和文物征集部工作,已通過國家文物局古陶瓷責任鑒定員資格考試?! ≡谀暇┧囆g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古陶瓷史和博物館方面的課程;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做古陶瓷方面的講演?!   ≈饕芯款I域為古陶瓷。1993年整理出版張浦生先生《青花瓷器鑒定》一書,1998年出版專著《陶瓷述古》,1999年完成南京博物院《明清瓷器陳列》內容設計,2003年完成徐湖平主編《中國清代官窯瓷器》文字編寫,在《考古》、《中國博物館》、《中國古陶瓷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有《關于建立古陶瓷譜系的思考》等文章。  自認為是幸運兒,因為有感興趣的工作。對領導、老師的培養(yǎng),優(yōu)越的工作學習條件和同仁們的幫助心存感激,愿努力工作以回報之。

書籍目錄

無限天地在其間飛翼帶我去翱翔佛門圣花開南朝盤口壺與萬壽尊唐宋民窯留佳句青瓷如玉彩瓷嬌金剛寶塔傳佳話攜來世界曾游瓷中驕子琺瑯彩三只瓷盤的遐想天龍地黃鋪宮瓷吉祥如意自風流瓷母的三羊開泰最是難忘東巡時也可以清心想起了外銷紫砂壺《幽雅閱讀叢書》策劃人語

章節(jié)摘錄

  無限天地在其間  火,是人類利用的第一種自然力。  泥土,是人類的大地母親?! 话鸦?,煉一團泥,成了陶器。陶器是多元的發(fā)明,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陶器,瓷器則是華夏先人的創(chuàng)造?! ≡谥袊糯に嚻分校善鞯漠a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圖1—1)。它至少從公元前l(fā)6世紀的商代開始,就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雖然現在古陶瓷界認為那種瓷器的溫度達不到l280度,而稱之為原始青瓷,而成熟的瓷器則始燒于公元l世紀的東漢早期?! ≈袊苏J為,陶和瓷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原料和燒成溫度,陶器的原料是陶土,它不能承受l280度以上的高溫,在高溫下會坍塌變形;燒瓷的原料是瓷土,最好的瓷土是高嶺土(Kaolin),它的可塑性強,可以隨人所欲地施展工藝技巧,做成各種形狀,再上釉彩,所成之器,包羅了大干世界的情懷。西方人對瓷器的要求則更加苛刻,認為具有透影性和白色胎子的“瓷器”才是真正的瓷器。英語中的china是對宋代以前瓷器的稱呼,對于元代,特別是明清時期的硬質瓷有另外的稱呼——porselain?! 〈赏潦侵袊蟮厣献钬S富的資源之一。在北方,瓷土與煤層共生,有煤層的地方就有瓷土層,北方饅頭式瓷窯以煤為燃料;在南方燒窯,多用松柴,山間的露天瓷土礦開采起來也并不十分困難。  原料是燒瓷的基本條件,火是燒瓷的決定因素,瓷器是火的藝術,是火擁吻瓷泥而產生的愛子?!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恰如燈下故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