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的文學性詮釋與希伯來精神的探求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劉鋒  頁數:22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圣經〉的文學性詮釋與希伯來精神的探求》圍繞阿諾德的宗教批評,比較系統(tǒng)地探討了宗教與文學的關聯(lián),不僅有助于把握阿諾德本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生涯,而且也有助于了解整個19世紀英國的文學、宗教和社會思潮。

作者簡介

  劉鋒,文學博士,現任教于北京大學英語系,并擔任《國外文學》鳊輯工作。主要從事文學理論以及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思想文化的研究。曾發(fā)表文學理論等方面的論文十幾篇,并有《基礎神學》(費奧倫查著,香港,2003)、《憲法學說》(施米特著,上海,2005)等學術譯著多部。

書籍目錄

總序引言第一章 科學精神與懷疑主義:阿諾德時代宗教的困局第二章 宗教問題與現代批評的精神第三章 語言、隱喻和《圣經》的意義:阿諾德的文學釋經方案第四章 “帶有情感的道德”:基督教的自然真理第五章 希臘精神與希伯來精神的均衡:宗教在文化中的位置附論 基督教神學內部的隱喻詮釋問題后記引用書目人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科學精神與懷疑主義:阿諾德時代宗教的困局  研究19世紀英國社會的學者克拉克曾在《擴張的社會》中論及宗教問題對19世紀的英國人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除了17世紀,或許還有12世紀,還沒有哪個世紀像在19世紀那樣,宗教的要求占據了國民生活如此大的部分,而以宗教名義說話的人們千方百計想要行使如此多的權力?!贝_實,在19世紀的英國。對宗教問題的關注幾乎貫穿于人的生活的一切層面,不僅具有直接的宗教或神學意義,而且還與形形色色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問題發(fā)生廣泛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也恰恰在這個世紀,圍繞宗教問題而產生的疑惑、猶豫和不確定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也更難以釋解。各種新觀念、新發(fā)現紛至沓來,造成了思想的動蕩、迷亂和變遷,同時也刺激了人的宗教反省意識。在知識界,甚至在教會內部,出現了自由主義的宗教或神學傾向,致使許多相沿成習的宗教教義和原則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可信性和解釋力。宗教信仰的根據不再是不證自明的了,不少神學家和知識人力圖在新的基礎上維持宗教信仰的連續(xù)性,不過,意圖與結果之間并非不存在裂隙,有時候一種旨在挽救宗教信仰的努力反而導致了宗教懷疑主義在更大范圍內的蔓延,如果再考慮到圍繞宗教問題而發(fā)生的一系列激烈紛爭,19世紀英國的宗教思想狀況確實堪稱復雜多變?! ∽诮虘岩芍髁x是與基督教遇到的思想挑戰(zhàn)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般認為,這種思想挑戰(zhàn)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圣經評斷學,另一個是自然科學;前者屬于內部來源,后者屬于外部來源?!妒ソ洝吩忈屖桥c基督教神學史相伴隨的古老活動,自從有了《圣經》,就有了對經文進行詮釋的需要。在18世紀以前,神學家在詮釋《圣經》時主要著眼于其字面意義,認定《圣經》字詞和語句精確地描述了真實的歷史事件。隨著啟蒙理性主義的興起,這種釋經實踐受到了深刻的質疑,出現了一種基于歷史考證的《圣經》研究方法。到了19世紀,以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教授鮑爾(F.C.Baur)為主帥的“杜賓根學派”(TnbingerSchule)開創(chuàng)了近代圣經評斷學(Biblicalcriticism),利用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等知識對《圣經》經卷的真?zhèn)?、版本、作者、年代、背景、資料等進行考證研究。

編輯推薦

  關于英國詩人和批評家馬修·阿諾德,曾有論者評論說,“他在其詩歌和批評散文中引入了對西方社會和文化的核心問題的一種新的、微妙的、比較的態(tài)度,幫助形成了現代意識。這一點實在令人吃驚。對我們來說,理解他要比理解上個世紀任何一個英國人都更加有用。”如果說阿諾德參與形成和推進了現代意識,那是因為他的整個思想生涯都與他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而與此同時,他又對時代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就此而言,將阿諾德的思想置于廣闊的社會和文化脈絡下作出評估,確實有助于凸現其基本面目和實際意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圣經》的文學性詮釋與希伯來精神的探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