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吳鋼 頁數(shù):29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學習現(xiàn)代教育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在北京大學出版社領導和編輯同志的支持和鼓勵下,本人在《現(xiàn)代教育評價基礎(修訂版)》的基礎上,做了如下修訂和補充:(1)在體例上,把書的內(nèi)容分為三大篇:理論篇、方法篇、運用篇,每篇均有四章內(nèi)容,每章新增了“本章概要”、“學習目標”、“本章小結”、“文獻導讀”和“問題討論”。(2)對某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做了刪減,更新了許多實例,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案例。(3)“運用篇”的內(nèi)容基本屬于原創(chuàng)內(nèi)容,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寫作過程中,參考、汲取了研究生丁敏、李春黎、薛佳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謝! 本書為21世紀教育科學系列教材。全書共12章,內(nèi)容包括:教育評價概述、教育評價的歷史和發(fā)展、教育評價的一般過程、教育評價制度、教育評價標準編制、教育評價信息搜集、教育評價信息處理、教育評價的再評價、教師工作評價、學生學習評價、學校教育評價系統(tǒng)、和諧學校評價。 該書體系合理,結構嚴謹;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把理論研究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力求幫助讀者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評價》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中小學教師、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員、督導人員培訓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吳鋼,1960年生,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評價和教育系統(tǒng)學的教學和研究。1989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專業(yè),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9年到日本京都教育大學研修;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做訪問學者。在《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四十多篇,出版《現(xiàn)代教育評價基礎》等四部著作?!冬F(xiàn)代教育評價基礎》榮獲2001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教材)三等獎。主持或參與各類研究課題十余項?,F(xiàn)為全國普通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會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育評價概述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的概念第二節(jié) 教育評價的功能和作用第三節(jié) 教育評價的主要類型第四節(jié) 教育評價的主要模式第二章 教育評價的歷史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的源流第二節(jié) 西方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歷史第三節(jié) 我國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歷史第三章 教育評價的一般過程第一節(jié) 評價方案準備第二節(jié) 評價方案實施第三節(jié) 評價報告編寫第四節(jié) 評價結論反饋第五節(jié) 評價心理的調(diào)控第四章 教育評價制度第一節(jié) 建立教育評價制度的必要性第二節(jié) 建立教育評價制度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第三節(jié) 建立教育評價制度的系統(tǒng)思考第五章 教育評價標準編制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標準概述第二節(jié) 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第三節(jié) 教育評價評定標準的制定第四節(jié) 教育評價標準編制案例第六章 教育評價信息搜集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信息的主要來源第二節(jié) 確定教育評價信息源數(shù)量的抽樣技術第三節(jié) 搜集教育評價信息的主要方法第七章 教育評價信息處理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信息的定性處理方法第二節(jié) 教育評價信息的定量處理方法第八章 教育評價的再評價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再評價的必要性第二節(jié) 教育評價再評價的方法第三節(jié) 教育評價再評價的實施第九章 教師工作評價第一節(jié) 課堂教學工作評價第二節(jié) 班主任工作評價第三節(jié) 教師科研成果評價第十章 學生學習評價第一節(jié) 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第二節(jié) 學生學習能力評價第三節(jié) 學生學習心理品質評價第十一章 學校教育評價系統(tǒng)第一節(jié) 系統(tǒng)概述第二節(jié) 學校教育評價系統(tǒng)分析第三節(jié) 學校教育評價系統(tǒng)開發(fā)第十二章 和諧學校評價第一節(jié) 和諧學校建設的時代背景第二節(jié) 和諧學校建設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節(jié) 和諧學校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考附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