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第四輯)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程曼麗  頁數(shù):358  字數(shù):33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編的刊物,分為“近代北大新聞研究及中國新聞學的傳承”“中國近代新聞業(yè)的歷史”“中國新聞教育的歷史沿革與未來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觀念、政策與管理”。本期文章質量較高,體現(xiàn)了一年來新聞傳播學界的學術水平。北京大學出版社已出版了此刊物的前三輯。

書籍目錄

卷首語近代北大新聞學研究及中國新聞學的傳承與開拓  蔡元培與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  生產《新聞學》與生產的《新聞學》  從《北京大學日刊》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發(fā)展始末  基本經驗·存在問題·未來展望  新聞學基本概念的艱難回歸  淺論我國民間集報的歷史、現(xiàn)狀及史學意義中國新聞業(yè)的歷史、改革與創(chuàng)新  美國在華首家華文報刊的自我定位與“國益論”  抗戰(zhàn)時期的國民黨國際宣傳處及美國記者群  《新民叢報》對社會主義學說的傳播  世俗與神性的沖突與協(xié)調  范長江與“北大學生前線視察慰問團”連續(xù)報道  臺灣報業(yè)的危機與未來  黃色新聞:溯源、發(fā)展與反思中國新聞教育的歷史沿革與未來發(fā)展  問題與成績同行:1978—2008年中國新聞教育發(fā)展研究  從新聞學到新聞傳播學的跨越  新聞教育應該適應社會需要  上海市新媒體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狀況調查  二十一世紀新聞教育的反思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觀念、政策與管理  網(wǎng)絡“輿論場”在中國的興起及其作用探討  自媒介與公共空間的再轉型  在分散中聚集:有關網(wǎng)絡議題特征的實證研究  網(wǎng)絡傳播中的場域性互動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退網(wǎng)”人群的特點分析  公共傳播視野下的中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媒體的角色

章節(jié)摘錄

  近代北大新聞學研究及中國新聞學的傳承與開拓  蔡元培與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  一、新聞學研究會誕生在九十年前的北京大學決非偶然  中國的新聞學研究和新聞學教育誕生在1918年的北大,自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當時社會的需求和新聞報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以及青年學子的呼喚是其強大的外因;就北大的內因而言,蔡元培校長高度重視,一往無前,功不可沒。他富有辦報經驗,曾先后編撰和創(chuàng)辦《蘇報》、《俄事警聞》、《警鐘H報》、《旅歐雜志》等報刊,并為《民主報》、《新青年》等寫過許多文章,對新聞的重要意義及新聞人才的缺乏和需求有比常人更深刻的認識。到北京大學以后,他更是鼓勵新聞學術研究,提倡社團活動,將自己新聞事業(yè)的觀點滲透于教育事業(yè)中。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當時的大總統(tǒng)黎元洪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在此之前北大的校風很差,可以說烏煙瘴氣。有的教師不學無術,卻濫竽充數(shù)。學生多是富家子弟,一心想的是當官,不務學業(yè)。很多人勸蔡元培不要接這個爛攤子,以免讓北京大學的不良聲譽玷污了他的好名聲。蔡元培抱著“我不入地獄誰人地獄”的決心來到北大。他在《整頓北京大學經過》一文中認定“欲使國家振興舍教育無他”?!按髮W之所以不滿人意者,一在學科之凌雜,二在風紀之敗壞。救第一弊,在延聘純粹之學問家,一面教授,一面與學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學為研究學問之機關。救第二弊,在延聘學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飭學風?!雹懿淘嚯S即對北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堅決辭退不稱職的教員,引進一批新文化運動之干將,充實教師陣容,廣納進步學者;確立了北大辦學的宗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本著“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使得當時具有真才實學的大師和學者云集一校?!暗隆薄百悺钡霓q論、智慧的匯聚、西學的引進,促使新文化運動發(fā)軔于北京大學,并以教授和學生所辦數(shù)種報刊為載體,廣泛傳播開來,驚醒了舊夢沉沉中的中國大地?!巴砬宓男聦W之士,提及開通民智,總是首推報館與學校,二者同為傳播文明之利器,卻因體制及利益不同,無法珠聯(lián)璧合。蔡元培之禮聘陳獨秀與《新青年》之進入北京大學,乃現(xiàn)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大事。正是這一校一刊的完美結合,使得新文化運動得以迅速展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第四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考北大新院必讀書目
  •   新聞的內容比較多,傳播的部分比重比較少。
  •   因為北大出版的啦,受眾面可能比較小,所以價格有點高
  •   也是據(jù)說北大新傳考研必讀書目~~~ 可是大概是自己期望太高,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好,啟發(fā)性一般~~
    不過有名校情結的人,捧著這本書還是會有種興奮感 呵呵~~~
  •   這書質量一般,但是北大會從里面出題
  •   考研書都不便宜
  •   因為看到傳播學專業(yè)的推介才買的,結果翻看一看全是一些既沒理論又沒創(chuàng)新的套話空話,這里面的論文,在一些傳播學網(wǎng)站上輕易就可以下載很多,卻要價40??!總之,不實用大概就因為是北大出的所以才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