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世界中的史學

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杜維運  頁數(shù):142  字數(shù):1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17世紀以后,西方的科學革命、工業(yè)革命促使西方史學進入新世紀。19 世紀以后,西潮涌入中國,中國的新史學群出并作。本書所收論文評述了梁啟超、傅斯年、張蔭麟在融會中西史學方面的成就,論述了比較史學、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傳統(tǒng)中國史學等各種史學方法的功過得失以及西方史學發(fā)展的大趨勢等。

作者簡介

杜維運,山東嘉祥縣人,1928年生,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等。著有《中國史學史》、《與西方史學家論中國史學》、《中國古代史學比較》、《清代史學與史家》、《趙翼傳》、《憂患與史學》、《中國通史》等書。

書籍目錄

自 序第一編 變動世界中的史學  一 梁啟超與西方史學的輸人  二 傅孟真與中國的新史學  三 張蔭麟與中國的新通史  四 中西史學比較的困境與美境——兼評后現(xiàn)代主義  五 比較歷史與比較史學——歷史的走向全球化    (一)比較方法的魔杖神效    (二)從比較歷史到世界史    (三)從比較史學到世界史學    (四)結(jié)語  六 歷史研究的客觀方法與藝術想象  七 歷史研究與靈感    (一)歷史研究的客觀方法與藝術方法    (二)歷史研究的神秘力量——靈感    (三)靈感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    (四)靈感的培養(yǎng)  八 后現(xiàn)代主義的吊詭    (一)世紀至世紀西方史學發(fā)展的大趨勢    (二)后現(xiàn)代主義逆流進入史學之中    (三)后現(xiàn)代主義的吊詭第二編 散論  一 歷史神圣不可侵犯  二 傳記人物的選擇標準  三 集體寫史的方法論  四 浙東史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一)以純真的精神,撰寫近世當代之史    (二)以博大的思想,創(chuàng)垂學術思想之史    (三)表彰氣節(jié),發(fā)明幽隱    (四)博羅文獻,尋求史義    (五)自浙東史學的創(chuàng)新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五 三民書局與學術研究  六 一部逼真的學術史  七 方著《萬斯同傳》序  八 閻著《湯恩比的歷史研究與文化史觀》序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變動世界中的史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杜維運是學界中為數(shù)不多的專門研究中西史學比較的,他在這方面的幾本書,都堪稱是經(jīng)典之作
  •   變動世界
  •   傾聽不同的研究思想
  •   不如作者另一部作品,后悔買
  •     反駁也就罷了 可是反駁的完全不在點上啊。。。。
      
      真是代溝啊。。。
      
      
      
      
      
      
      
      
      
  •     記得羅志田在《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中談到一個觀點:民國時期留學生中,留學時間短者,回國后往往思想趨于西方,宣揚西方的先進,抨擊中國傳統(tǒng)的落后;而留學時間較長者,如陳寅恪,反而能看出中國文化的可貴。杜維運先生作為一位深諳西方史學發(fā)展脈絡的學者,也恰能在比較中看出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優(yōu)點。
      本書的一個潛在對手為后現(xiàn)代主義。杜先生認為,后現(xiàn)代主義認為歷史中不存在真理,沒有客觀的看法,是要摧毀史學的根基,其后果十分嚴重。于是,他從中國史學及西方史學兩方面論證史學求真的可能性。中國史學講求秉筆直書,力主“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西方史學講求科學精神,遵守學術標準,同樣以存真歷史為目標。
      近代中國史學在抨擊古代史書為帝王將相家譜以及西方傳來的科學精神籠罩下,呈現(xiàn)出一片反傳統(tǒng)的氛圍。然而,杜維運先生卻從扛起新史學大旗的梁啟超,留學歐洲的傅斯年身上看到了包含的中國史學傳統(tǒng)的影響。
      對于梁啟超在史學上的貢獻,文章是這樣寫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氏綜合中西史學的卓越能力。他不是以西方理論配合中國事例談史學方法,而是將中西史學方法作了極和諧的綜合。所以他不是稗販,不是籠統(tǒng)地將西方史學方法移植過來?!保ǖ?5頁)
      有關傅斯年宣揚史料學的貢獻,杜先生認為不可否認,傅斯年受到歐洲蘭克史學的重大影響,然而“孟真先生實兼中西之學。他將新史學建筑在西方史學之上,其中也自有中國史學的傳統(tǒng)。”(第29頁)在該頁下腳注中,杜先生還提到了臺灣政大劉龍心的碩士論文中的觀點“史料學派在疑古、求信兩條路徑下發(fā)展出來的考證之法和史料整理,具有極其明顯的傳統(tǒng)內(nèi)涵……史料學派不有清代考據(jù)學的基礎,是不能于短期內(nèi)對西方史學作任何巧妙的融會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