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賀小勇 頁數:258
Tag標簽:無
前言
2001年11月,WTO多哈回合正式啟動。就多哈回合談判議程看,議題主要集中于農產品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服務貿易領域則是就擴大開放領域進一步談判,知識產權領域的談判主要是關于藥品專利與公共健康權例外的修訂問題??傮w而言,多哈回合是烏拉圭回合談判框架的延伸,沒有超越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但是,多哈回合進程卻更為艱難,2003年9月墨西哥坎昆第五次部長級會議破裂,2008年7月多哈回合談判再次遭受挫折。2008年的這次談判失敗居然是由于美國和印度、中國在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議題上的分歧,沒有人會料到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這樣毫不起眼的問題導致多哈回合擱淺,深層次原因在于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戰(zhàn)略利益的沖突。其實,世界經濟的發(fā)展還沒有如當年烏拉圭回合談判前夕那樣迫切需要加強和完善多邊貿易體制可能是導致多哈回合破裂的真正的原因。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經濟貿易面臨重大的轉折:全球國際服務貿易以高于貨物貿易的速度迅速發(fā)展;知識經濟呼之欲出;無形商品的貿易重要性開始超過有形商品的貿易;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匱乏,導致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日益政治化。在這種經濟形勢下,GATT烏拉圭回合應運而生,談判誕生了WTO涵蓋協調服務貿易的協定——GATS、協調貿易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定——TRIPS協定以及爭端解決機制運作的協定——DSU。這三大國際協定構建了21世紀國際經濟貿易的新體制:國際貿易擴展到了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建立了“規(guī)則導向型”的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 ∥覈壳皣H經濟貿易形勢與烏拉圭回合談判前夕世界經濟形勢類似,即我國經濟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的定位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從傳統的貨物貿易向增強國際服務貿易和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貿易的戰(zhàn)略轉變。這是因為,2007年我國貨物對外貿易額高達兩萬億美元,出口規(guī)模突破一萬億美元。按照目前這種粗放式的外貿增長模式,我國的外貿出口將面臨國內資源匱乏、國外貿易摩擦加劇的雙重擠壓,增長空間極其有限。
內容概要
2008年7月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2008年談判以失敗告終,再次引起人們對WTO議題的熱烈討論。在新的形勢下,WTO有很多新的議題需要解決。本書立足于WTO新的發(fā)展形勢,以WTO新議題為研究對象,揭示在WTO爭端解決機制、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及環(huán)境貿易領域中諸多爭議存在的原因與解決辦法。針對WTO新形勢,面對我國外貿戰(zhàn)略亟需轉型的現狀,本書作者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觀點。
作者簡介
賀小勇,華東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教授、美國舊金山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上海市法制講師團高級講師。上海市曙光學者(2007)。
先后在《中國法學》、《現代法學》、《法學》、《法學論壇》、《國際貿易》、《比較法研究》、《法學評論》等核心期刊雜志發(fā)表論文八十余篇;合著《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基本制度講話》、《金融安全與法制建設》;主編《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學》、《金融法》等教材;出版《論金融全球化趨勢下金融監(jiān)管的法律問題》、《國際貿易爭端與中國對策研究:以WTO為視角》等專著;主持司法部《WTO框架下中美知識產權爭端對策研究》、教育部《WTO與IMF框架下人民幣匯率機制法律問題研究》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和諧世界與WTO爭端解決機制關系研究》、上海曙光學者項目《中國產業(yè)政策與WTO規(guī)則協調的法律問題》等課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第一節(jié) “勢力導向型”向“規(guī)則導向型”轉變——從GATT1947到WTO 第二節(jié)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管轄范圍與運作程序 第三節(jié) WTO爭端解決機構的法律適用問題 第四節(jié) WTO爭端解決的法律解釋方法與特征 第五節(jié) 執(zhí)行審查程序與貿易報復程序的沖突問題 第六節(jié) WTO爭端解決機制面lI缶的法律挑戰(zhàn)第二章 WTO關于國際服務貿易法律制度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jié) 國際服務貿易法律制度的統一化趨勢 第二節(jié) 國際服務貿易普遍性義務適用的法律問題 第三節(jié) 服務貿易承諾表的法律問題 第四節(jié) GATS市場準入的法律問題 第五節(jié) GATS國民待遇的法律問題 第六節(jié) CATS的新發(fā)展第三章 WTO關于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jié) TRIPS協定形成的法律背景與法律屬性 第二節(jié) TRIPS協定與WIPO的法律關系問題 第三節(jié) TRIPS協定關于知識產權的執(zhí)法問題 第四節(jié) DSB關于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的法律問題 第五節(jié) WTO框架下中美知識產權爭端的法律問題 第六節(jié) TRIPS協定的新發(fā)展第四章 WTO體系下環(huán)境貿易措施的法律問題 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貿易措施與多邊貿易體制的關系 第二節(jié) GATT/WTO關于環(huán)境貿易措施爭端的法律問題 第三節(jié) 多哈回合談判中的環(huán)境與貿易問題第五章 我國外貿戰(zhàn)略轉型的法律問題 第一節(jié) 我國外貿戰(zhàn)略改革理論與實踐回顧 第二節(jié) 我國加入WTO后對外貿易法律的新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戰(zhàn)略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 理論與實踐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深,國際貿易爭端日益增多,采取何種模式以有效解決貿易爭端,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探索的重要課題。廣義上,可以將和平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手段粗略地分為兩類:一類可稱為“勢力導向型”(power oriented),另一類可稱為“規(guī)則導向型”(rule oriented)。①前一種方式中,發(fā)生爭端的各方以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談判結果通常與各方政治和經濟勢力的強弱有關;而后一種方式中,各方以事先制定的規(guī)則作為依據,由獨立的第三方對爭端進行裁決。二戰(zhàn)結束后,國際貿易爭端解決逐步由“勢力導向型”向“規(guī)則導向型”過渡,其中GATT 1947(關貿總協定)爭端解決機制的發(fā)展乃至最終形成的WTO(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演變歷程見證了這樣發(fā)展趨勢,WTO爭端解決機制運作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截至2008年3月,WTO爭端解決機構(DSB)已受理貿易爭端三百七十多起,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等貿易領域,有的甚至涉及環(huán)境、消費者保護、衛(wèi)生與醫(yī)藥、國家安全等更為廣泛的領域。對于DSB通過的裁決報告,敗訴方一般都予以執(zhí)行。由此可見,WTO爭端解決機制為增強多邊貿易體制的可預見性和保障多邊貿易體制有效運行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書主要對DSB運作程序、法律適用問題、法律解釋問題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與改革問題等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妥善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維護國家經濟利益提供參考。
編輯推薦
本書以WTO新議題作為研究對象:WTO中關于服務貿易領域的法律規(guī)則、WTO中關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規(guī)則、WTO的爭端解決機制、WTO中關于與貿易有關的其他議題等,通過分析WTO的相關案例總結出WTO爭端解決機制偏好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因而建議我國政府要善于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地址國外不公平的貿易措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