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其生 頁數(shù):408 字數(shù):469000
內容概要
本書通過分析各國在送達制度上的分歧和斗爭、美國的送達制度、《海牙送達公約》及其實施中的問題、我國的涉外送達制度和區(qū)際送達制度,考察我國域外送達效率低下之成因,并借鑒外國和國際條約之制度,對其中所涉及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思路和方案,對送達立法的完善進行了闡述。
作者簡介
何其生,男,1974年4月生,籍貫河南省固始縣。1996年,河南大學法學院攻讀并先后取得國際法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至2004年在北京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現(xiàn)為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副教授、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副院長、《武大國際法評論》副主編。先后在《中國法學》、《法
書籍目錄
緒言:主權與效率——域外送達機制的兩大困境第一章 送達的功能與性質 第一節(jié) 送達的功能 第二節(jié) 送達的性質第二章 各國在送達制度上的分歧、斗爭與合作 第一節(jié) 各國在域外送達制度上的主要差異 第二節(jié) 各國在域外送達領域的斗爭 第三節(jié) 各國在域外送達領域的合作第三章 美國送達制度研究 第一節(jié) 歷史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美國的域外送達規(guī)則 第三節(jié) 美國與《海牙送達公約》 第四節(jié) 對外國國家的送達 第五節(jié) 外國對美國的送達第四章 《海牙送達公約》及其實施中的問題 第一節(jié) 《海牙送達公約》的產生背景 第二節(jié) 公約的目的和適用范圍 第三節(jié) 公約所規(guī)定的送達途徑 第四節(jié) 對被告的保護 第五節(jié) 電子送達與《海牙送達公約》 第六節(jié) 對公約機制的評價第五章 中國涉外送達制度 第一節(jié) 我國現(xiàn)行的國外送達制度 第二節(jié) 郵寄送達與司法主權問題——廖某在美國訴魏某離婚案 第三節(jié) 國外送達與主權豁免——從湖廣鐵路儷券案到仰融案 第四節(jié) 國外送達與分支機構問題——日本國民五味晃申請承認和執(zhí)行日本國法院作出的生效債券判決案第六章 中國區(qū)際送達制度 第一節(jié) 內地與香港地區(qū)的送達問題 第二節(jié) 內地與澳門的送達問題 第三節(jié) 內地與臺灣地區(qū)的送達問題 第四節(jié) 我國區(qū)際送達中的問題及思考第七章 結論——我國域外送達觀念的更新、效率的提升和制度的完善參考文獻附件一 司法部司法協(xié)助外事司依據(jù)條約和公約受理司法協(xié)助請求統(tǒng)計表附件二 中國與外國締結的司法協(xié)助條約一覽表附件三 相關資料編引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