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E·薛定諤 頁數:21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套叢書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藝復興時期現代科學誕生以來,經過足夠長的歷史檢驗的科學經典。為了區(qū)別于時下被廣泛使用的“經典”一詞,我們稱之為“科學元典”。 我們這里所說的“經典”,不同于歌迷們所說的“經典”,也不同于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受歌迷歡迎的流行歌曲屬于“當代經典”,實際上是時尚的東西,其含義與我們所說的代表傳統(tǒng)的經典恰恰相反。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多是表現科學家們的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學家生活的話劇臺詞,它們可能膾炙人口,是否屬于人文領域里的經典姑且不論,但基本上沒有科學內容。并非著名科學大師的一切言論或者是廣為流傳的作品都是科學經典。 這里所謂的科學元典,是指科學經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類智識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理性精神的載體,具有永恒的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奧)E·薛定諤
書籍目錄
《薛定諤講演錄》導讀第一編 波動力學的創(chuàng)立 關于波動力學的四次演講 作為本征值問題的量子化第二編 薛定諤評傳 附錄A 波動力學的意義 附錄B 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獎辭 附錄C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講演詞
章節(jié)摘錄
他先致力于原子理論,在他看來這種相波理論似曾相識,并不陌生,在幾年前把玻爾關于廣義相對論的工作應用于軌道電子時,他就得出過一個“量子化軌道上單個電子的值得注意的性質,”即電子繞核運動中的一種周期現象,其形式與德布羅意對量子化條件的“相波諧振”解釋有驚人相似,因此他覺得發(fā)展原子結構的相波理論應當是駕輕就熟,比較順手的。在同年11月16日給朗德的信中,他談到自己正努力構造一種運行波,其折射足以使運行路線與一定能量的玻爾一索末菲軌道相一致,由此來決定這一能級的電子的相波結構。但是這一方法由于軌道很小,曲率太大而使折射的構造面臨難以克服的困難。于是他暫時放棄了這種努力,轉向相波理論對量子氣體理論的應用,于12月15日完成了第三篇關于這一理論的文章《關于愛因斯坦的氣體理論》,其中他舍棄了粒子模型,不是把氣體當作單個粒子的集合,而是應用1910年德拜推導普朗克輻射定律的方法,用經典統(tǒng)計把氣體作為具有特征頻率的振動模式的疊加,并首次運用德布羅意相波理論計算每個模式的振動頻率,得出與愛因斯坦粒子氣體模型相符的結果?! ∵@一成功使薛定諤很受鼓舞,精神大振,他認為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德布羅意一愛因斯坦運動粒子的波動理論,按照這理論粒子不過是波動背景上的一種'波峰'而已”,因而重新回到原子結構理論,但比德布羅意走得更遠和更徹底,他對德布羅意思想的發(fā)展表現在: 不再把相波作為伴隨粒子運行出現的一種周期現象、一種假想的波,而認為這種波是物理上真實的、實在的波,把粒子還原為相波的波包——“物質波理論”; 不再把這種物質波作為原子結構中繞核運行、形成穩(wěn)態(tài)軌道的運行波處理,而看做是為邊界條件特征化了的駐波,從而克服了高曲率折射困難——“駐波圖像”; 而最為關鍵的是,由于上述兩點進展,薛定諤很自然地立即著手去尋找支配這種實在的波、特別是電子駐波的波動方程,從而踏進了波動力學理論框架的門檻?! ≡崎_日出 從相波到物質波(及從行波到駐波)是薛定諤發(fā)展德布羅意思想的關鍵一步。一旦認識到這種波動性質是實在的、甚至是更為基本的,那么去尋求表述這種波的性質和規(guī)律的波動方程,從而去解出特定邊界條件下的解,以對應于分立能級,從理論上講對于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來說就是順理成章的,而從實踐上講,對于已從教和研究多年并對相關知識相當熟諳的薛定諤來說,也就不是什么難以克服的困難了?! 〔▌臃匠?,以數學語言來表達在空間以特定形式傳播或振動的波的性質,給出波函數隨空間坐標和時間變化的關系。通過對帶有特定的邊界條件的波動方程求解,能夠深入刻畫波的傳播規(guī)律,認識波的本質?!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