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基礎論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拉瓦錫  頁數:213  譯者:任定成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套叢書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藝復興時期現代科學誕生以來,經過足夠長的歷史檢驗的科學經典。為了區(qū)別于時下被廣泛使用的“經典”一詞,我們稱之為“科學元典”。 我們這里所說的“經典”,不同于歌迷們所說的“經典”,也不同于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受歌迷歡迎的流行歌曲屬于“當代經典”,實際上是時尚的東西,其含義與我們所說的代表傳統(tǒng)的經典恰恰相反。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多是表現科學家們的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學家生活的話劇臺詞,它們可能臉炙人口,是否屬于人文領域里的經典姑且不論,但基本上沒有科學內容。并非著名科學大師的一切言論或者是廣為流傳的作品都是科學經典。

作者簡介

安托萬-洛朗·拉瓦錫,生于巴黎,拉瓦錫與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學物種命名原則,創(chuàng)立了化學物種分類新體系。拉瓦錫根據化學實驗的經驗,用清晰的語言闡明了質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學中的運用。這些工作,特別是他所提出的新觀念、新理論、新思想,為近代化學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因而后人稱拉瓦錫為近代化學之父。

書籍目錄

序言《化學基礎論》導讀漢譯者前言英譯者告白序第一部分  論氣態(tài)流體的形成與分解,論簡單物體的燃燒以及酸的形成 第一章 論熱素的化合以及彈性氣態(tài)流體或氣體的形成 第二章  與我們大氣的形成和組成有關的一般看法 第三章  大氣的分析,將其分為兩種彈性流體:一種適宜于呼吸,而另一種則不能被呼吸 第四章 大氣的幾個組成部分的命名 第五章 論用硫、磷與炭分解氧氣,酸形成通論第六章  論酸的普通命名,尤其是從硝石和海鹽中提取的酸的命名 第七章  論用金屬分解氧氣以及金屬氧化物的形成 第九章 論從不同種類的燃燒離析出的熱素的量  磷的燃燒  炭的燃燒  氫氣的燃燒  硝酸的形成  蠟的燃燒  橄欖油的燃燒 第十章  論可燃物質的相互化合 第十一章  關于具有幾種基的氧化物和酸的觀察,關于動物物質和植物物質組成的觀察 第十二章  論依靠火的作用對植物物質和動物物質的分解 第十三章  論酒發(fā)酵對植物氧化物的分解 第十四章 論致腐發(fā)酵 第十五章 論亞醋發(fā)酵 第十六章 論中性鹽及其不同基的形成  論草堿  論蘇打  論氨  論石灰、苦土、重晶石與黏土  論金屬物體 第十七章  對于成鹽基及中性鹽形成的繼續(xù)觀察第二部分  論酸與成鹽基的化合,論中性鹽的形成第三部分 化學儀器與操作說明 第一章 論確定固體和液體的絕對重量與比重所必需的儀器 第二章 論氣量法,即氣態(tài)物質的重量與體積之測量 第三章 量熱計即測量熱素裝置的說明 第四章 論分離物體的機械操作 第五章 論不經分解使物體粒子彼此分離以及使其再次結合的化學手段 第六章 論氣體學蒸餾,金屬溶解以及需要極復雜儀器的其他某些操作 第七章 論封泥的組成與用法 第八章 論燃燒與爆燃操作 第九章 論爆燃 第十章 論在極高溫度中處理物體所必需的儀器附錄 附錄一 吩即十二分之一時及吩的小數向時的十進小數的變換表  附錄二用時和十進小數表示的在氣體化學裝置的廣口瓶中觀察到的水的高度向相應的汞的高度的變換表  附錄三  普里斯特利博士采用的盎司制向法制和英制立方時的變換表  附錄四  列氏溫度計度數(R.)向與其相應的華氏溫標度數(F.)的折合表  附錄五  法制衡量和度量向相應的英制單位的變換規(guī)則  附錄六  用英制度量和英制金衡表示的不同氣體在28法時即29.84英時氣壓計壓力和10度(54.5度)溫度的重量  附錄七  不同物體的比重表 附錄八  計算英制度量一立方Ⅱ尺和一立方時的任何已知比重的物質的英制金衡絕對重量的規(guī)則 附錄九  金衡盎司、打蘭和格令向12盎司的金衡磅的十進小數以及金衡磅向盎司等的變換表 附錄十  根據埃弗拉德的實驗計算的與一定金衡重量的55度溫度的蒸餾水相應的英制立方時和十進小數表  圖版 人名譯名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第十五章 論亞醋發(fā)酵亞醋發(fā)酵不過是酒①在空氣中通過吸收氧所產生的酸化或氧化而已。產生的酸就是亞醋酸,即通常所稱的醋(vinegar),它由氫和炭按照尚未弄清的比例結合起來所組成,并靠氧變成酸狀態(tài)。由于醋是一種酸,我們可以由類比斷定,它含有氧,但毫無疑問,這是由直接實驗提出的:首先,不與含氧的空氣接觸,我們就不能把酒變成醋;第二,這個過程伴有空氣體積的減少,這是由于氧的吸收引起的;第三,酒可以通過任何其他的氧化方式變成醋。蒙彼利埃(Montpellier)的化學教授夏普塔爾(chaptal)先生所做的一項實驗,不倚賴于這些事實所提供的通過酒的氧化產生亞醋酸的證明,使我們對于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有了一個清楚的了解。他往水中注入約與其自身容積相等的來自發(fā)酵啤酒的碳酸,并將此水置于與空氣相通的地窖的容器之中,不一會兒全部轉化成了亞醋酸。從發(fā)酵的啤酒桶中獲得的碳酸氣不太純,含有少量溶解狀態(tài)的醇,因此注入了它的水含有形成亞醋酸所必需的一切材料。醇提供氫和部分炭,碳酸提供氧和其余的炭,大氣提供將此混合物變成亞醋酸所必需的其余的氧。由此觀察得出,將碳酸轉化為亞醋酸除了缺氫之外什么也不缺;或者更一般的說,根據氧化度,用氫可以把碳酸變成一切植物酸;相反,使任何植物酸喪失氫,它們就可以轉化為碳酸。盡管與亞醋酸有關的主要事實眾所周知,然而,在比迄今為止所完成的更為精確的實驗提供精確的數值之前,就仍然會缺乏這種精確的數值;因此,這就個主題我將不做任何進一步的詳述。我已經說過的就足以表明,一切植物酸和氧化物的組成與醋的組成都是極為相似的;但是,要給我們講授所有這些酸和氧化物中組成元素的比例,則還需要有進一步的實驗。然而,我們易于察覺,化學的這個部分如同它的其他部分一樣,在快速前進,趨于完善,而且,它已經比以前所認為的要簡單得多了。

編輯推薦

拉瓦錫的《化學基礎論》成為產學史上的絕唱?!痘瘜W基礎論》:彩色插圖、超級珍藏?!肮埠蛧恍枰獙W者!”200多年前的一天,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就這樣被他的法國同胞送上了斷頭臺。大科學家拉格朗日悲憤地說,“吹掉他的腦袋只需一瞬,但再長出一顆這樣的頭顱也許要等一百年!”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歷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讓我們一起仰望先賢,回眸歷史,體悟原汁原味的科學發(fā)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化學基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7條)

 
 

  •   拉瓦錫的《化學基礎論》,化學的經典著作,化學專業(yè)學生必看!
  •   化學經典,站在當時人們的位置來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 《科學素養(yǎng)文庫》,目的就是學會科學的思考方式。
  •   科學著作,經典不需要多解釋!??!
  •   這一系列的書是科學經典,適合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者以及感興趣的在讀高校理科學生。但作為普通讀者則沒必要閱讀,比較專業(yè)。
  •   這是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的著作。
  •   是一本培養(yǎng)孩子科學素養(yǎng)的好書
  •   孩子要求買的,能夠提高科學素養(yǎng),增加很多課外知識,非常棒的書!。
  •   閱讀經典,豐富人生,
  •   書不是很厚 但是裝頁面排版啊什么的都不錯哦~ 尤其是書本后面都附有各種各樣的化學實驗工具 都有標明序號 前面也附有彩頁~ 很贊!
    書本內容也不錯 語言也很通暢 沒有看不懂的地方 很長知識!
  •   能夠提高你的化學素養(yǎng)
  •   同過這本書來了解化學,要比學校的教材好上太多倍,對化學的本質理解的更清晰透徹。
    當當網的圖書包裝太簡陋,快遞途中總是被壓皺,包裝還時有破損,強烈建議改成紙盒包裝。
  •   喜歡化學的但是此書基本上看不明白,
  •   初中化學沒學好
  •   是兒子要求買的,他很喜歡!對提高化學的興趣很有幫助。就是定價有點高啦!折扣也太少啦@
  •   化學人必修書
  •   書剛到手時與一位藥科大學的朋友分享其喜悅。誰知道他居然在莫能兩可的情況下對其挑錯。我的專業(yè)知識不如他(我非此專業(yè)亦是剛接觸此領域),但我很平靜的告訴他,我們中學就能學牛頓定律了。可問題不是知識的深淺,更不是因為有其不可撼動的正確性。問題是為什么我們出不了一個牛頓???要想找份好工作你學要的是一份顯赫的學歷,也許這本書在今天所謂的一些專業(yè)人士眼力過于籠統(tǒng)。但此書真正的價值是一個天才的思考方式!
  •   這個叢書我都很喜歡,配圖明顯易懂。
  •   可以部分了解蒸汽時代和熱兵器的發(fā)源史
  •   現在對孩子來說,太枯燥,留到以后再看。
  •   幫弟弟買的,質量和內容都很好~~
  •   因為喜歡,內容很好,有看的價值。
  •   給孩子看的,書很好,是正版。
  •   一下子擁有這么多這個系列書,高興。
  •   書是很不錯的,質量真的不錯!
  •   值得,推薦!
  •   好?。?!必讀?。?!
  •   沒有修辭的文章看起來好累,書很好,推薦~!
  •   適合初高中學生看
  •   和在書店的價格差不多
  •   看著 挺不錯的書包裝也挺好就是送來后有點折了
  •   值得收藏,養(yǎng)眼。
  •   沒看完,看了一點,還可以
  •   書本質量不錯 翻譯相對比較準確
  •   替別人代的書,反應還可以
  •   看上去似乎不錯的樣子。就是感覺翻譯的略顯生澀。
  •   一位堪稱近代化學之父的經典著作,科學史上得絕唱。
  •   很好的書,科學元典叢書很不錯。也很值得收藏。
  •   科學經典。不過對于初中生來說艱深些。希望孩子能慢慢去讀。
  •   化工專業(yè)的人 必看吖 經典 非常喜歡
  •   作為化學史資料,便于隨手查閱。
  •   他的確超出很多人,但這本書畢竟是200年前的了,收藏很好
  •   裝幀精美,內容豐富!這套書不錯!
  •   業(yè)余時間自學科普知識,豐富大腦。
  •   書很新,沒有破損,內容也不錯,總的來說不錯
  •   還可以,和想象中的差不多。。。
  •   雖然我們今天已經可以解釋分子間作用力,但此書是源頭
  •   用紙箱裝,沒用塑料袋包,有些灰塵
  •   讀書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凈化了人的心靈。
  •   老公覺得是正版書,他喜歡
  •   書是好書,但翻譯不太敢恭維,不知道為什么,會喜歡用長句,有時讀來很云里霧里,當當作科普書活動時買的,當時還買了鳳凰決定的幾本,個人覺得那系列翻譯更好,排版也更好,拿在手中有更厚實的感覺,最主要的,是讀來不痛苦
  •   我看不懂,孩子喜歡吧
  •   太學術,缺乏趣味性,非專業(yè)勿進
  •   這套書都非常好!之前我買了這套書的其中幾本,書到手后發(fā)現只有這本《化學基礎論》沒有外層的塑料封紙,也沒有書脊上的紅色絲帶頁簽,其他的幾本都有塑料封紙和絲帶頁簽,我立刻就覺得這本書一定不是全新品。所以就想退掉這本《化學基礎論》,然后到西單圖書大廈按書的原價買本帶封紙的全新品。沒想到到了西圖我才發(fā)現我誤會卓越了,西圖是將這套書整套擺放在一起的,每一種都有好幾本,我買的那其他的幾本的確是都有封紙的,但是唯獨《化學基礎論》在書架上擺放的那幾本全是沒有封紙也沒有絲帶頁簽的,我終于明白了,原來這本書進貨時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絲帶頁簽沒有塑料封紙,看來卓越發(fā)給我的確實是新書,是我誤會了!總之,這本書是非常好的,值得買來收藏!
  •   這是那個混蛋翻譯的,翻譯成這個樣,建議懂得英文的人區(qū)看看英文版的,對于知識上,這書絕對是經典阿
  •   拿到手里覺得很漂亮 很能吸引人一遍遍的讀對于文科生來講可能有點難 但是有基礎的話應該不成問題
  •   發(fā)現這么幾個現象:我放到收藏夾里的東西常常會漲價,不知是不是有專門的人來檢查讀者的收藏夾的,這工作量可是不小,辛苦了sniper,英文叫狙擊手東西漲價是1塊多,1塊多的漲,而偶爾降價時呢,卻1毛、1毛地降,讓我像等待一只破股票,爺就是不買,看你幾時降下來。哈哈
  •   這本書挺大(16開以上)印刷用紙:普通紙(墨很臭,刺鼻,嚴重影響閱讀)與銅版紙(還可以)字很小,很扁不過拉瓦錫的時代與我們相去甚遠,長知識的話還是學的化學歷史。建議為學化學知識而買書的讀者到別處去看看吧。
  •   和專業(yè)相關書目之一 必看
  •   東西很不錯,我的孩子很喜歡。
  •   這個系列的書非常好,書面好看重點是內容特別好,值得收藏和閱讀
  •   經典的書,制作不錯,內容很好
  •   經典著作值得擁有。
  •   本書堪稱經典,內容詳實,但部分內容陳舊,與當前理論脫節(jié)??偟膩碚f是一本好書,但不推薦化學基礎較低的朋友閱讀。
  •   只有一種壞,非批判
  •   這個系列的書都很好,買齊了全套慢慢看
  •   化學基礎論
  •   經典收藏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