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耘華 頁數(shù):45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以傳教士對儒家經(jīng)典的詮釋及其本土回應(yīng)為基本線索,擇取若干重要的儒學范疇、命題及傳教著述作為分析的個案,試圖揭示中西文化在相互遭遇之早期所發(fā)生的沖撞與反應(yīng)的深層機理。史料翔實,分析透徹,可引發(fā)人深層思考。
作者簡介
劉耘華,男,湖南省茶陵縣人,1964年4月生。曾先后獲得文藝學碩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和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頒發(fā)的博士后證書?,F(xiàn)為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近代中國、日本、歐美文化互動綜合研究課題組成員,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副教授。曾出版專著1部《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編著1部《新編比較文學教程》,并在《北京大學學報》、《中國比較文學》、《外國語》、《中國文化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等海內(nèi)外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40多篇。
書籍目錄
序一 一部令人回味反思的好書序二 回到思想史導論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關(guān)系研究的若干問題 一 主動因應(yīng)還是被動附會?——文化的雙重強制 二 對話,還是自說自話?——對話論可否成立? 三 錯位的契合》——天、儒之間的意義傳遞 四 從行動與反動到詮釋與再詮釋——中西文化交往中的理解問題第一章 來華傳教士的知識架構(gòu)與詮釋立場 一 基督教人文主義:來華傳教士的精神背景 1 斐洛之寓意解經(jīng)法與兩希文化的初次和解 2 基督教對希臘文化的攝取:保羅的貢獻 3 信仰與理性的沖突:西方文化內(nèi)部的一種結(jié)構(gòu)性緊張 4 基督教人文主義:信仰與理性的再度和解 二 耶穌會的教育理念與來華傳教士之知識架構(gòu)的形成 1 基督教人文主義與歐洲大學的興起 2 基督教人文主義與耶穌會的教育理念 3 從《西學凡》看耶穌的課程設(shè)計與耶穌會士的知識架構(gòu) 三 來華傳教士的知識架構(gòu)與詮釋儒家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 1 詮釋儒家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之一:傳教士的神學思想 2 詮釋儒家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之二:傳教士之行為規(guī)范與道德世界 3 詮釋儒家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之三:傳教士之天體觀、世界觀、時空觀 4 詮釋儒家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之四:傳教士之引入的希臘哲學思想第二章 來華傳教士對儒家經(jīng)典的應(yīng)用與詮釋 一 利瑪竇等早期傳教士的策略選擇及其文化意義 1 交談:奠定早期傳教方式的一個基礎(chǔ) 2 間接傳教的兩個基本特點 3 間接傳教的直接后果及其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二 補儒易佛:傳教士的身份定位與經(jīng)典的認同或別異 1 到中國,成中國人:傳教士的身份定位 2 經(jīng)典的認同與別異 三 超性與超儒:宗教立場對適應(yīng)原則的鉗制 1 陽儒陰天:傳教士的雙重身份 2 超性與超儒:宗教立場對適應(yīng)原則的鉗制第三章 傳教士域中的儒學范疇 一 傳教士視域中的儒學本體范疇:太極、理、性、心 1 太極 2 理 3 性 4 心 二 傳教士視域中的儒學道德范疇:仁/愛、教/敬 1 仁/愛 2 孝/敬 三 傳教士視域中的天命、君子和圣人 ……第四章 傳教士視域中的儒學命題第五章 傳教士對儒家經(jīng)典的詮釋:個案研究第六章 本土回應(yīng)之一:入教儒士第七章 本土回應(yīng)之二:反教人士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李之藻的信仰進路 如果說,徐光啟的皈依動機有點撲朔迷離、令人莫衷一是的話,那么,李之藻的信仰之路便可謂相當簡單清晰了。由癡迷于西方科學進而信仰天主教,李之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與他曾有密切接觸的葡萄牙籍傳教士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1585—1658)在所著《大中國志》(1641年以葡文出版,1642、1643、1645年即先后有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法文等譯本)里附有李之藻傳,其中指出李之藻深信“所有能讀,并且愛好讀書的人,都不能不對歐洲學術(shù)和科學產(chǎn)生好感,通過這些,他們必定達到對真實上帝的認識,接受主的圣律”。這句話至少能夠作為他本人之信仰進路的寫照?! ∷畛踅佑|利瑪竇的時間并不早,是在萬歷辛丑(1601年),即利氏再度進京并被獲準定居的那一年,這是他自己在天啟癸亥(1623年)所撰《刻職方外紀序》里所說的。那次,他一看到利氏居處之壁間懸有“大地全圖”,便立即被吸引住了。通過利氏的講解,他得悉地為圓形,萬國全圖是“以南北極為經(jīng),赤道為緯,周天經(jīng)緯捷作三百六十度而地應(yīng)之”而繪成,只是利氏所云“海水附地共作圓形,而周圓俱有生齒,頗為創(chuàng)聞可駭”。不過,自此便開始了與利氏等傳教士的密切往來,據(jù)其子李次膨的追述,他“自晤利先生京邸,嗣轍所之,必日偕西賢切蒯揚拖”,即不管走到哪,他總要想辦法和傳教士商討、切磋西方的學問。我們且把1601年以來,他與傳教士合作翻譯的西洋書籍羅列如下(以刊刻年代為序): 1602年,刊刻與利瑪竇合譯的《坤輿萬國全圖》(制為屏風); 1607年,刊刻與利瑪竇合譯的《渾蓋通憲圖說》; 1608年,刊刻與利瑪竇合譯的《圜容較義》(1614年有重刻本); 1614年,刊刻與利瑪竇合譯的《同文算指》; 1628年,刊刻與傅泛際合譯的《寰有詮》; 1631年,刊刻與傅泛際合譯的《名理探》?! ∷麑τ谶@些書籍的翻譯,態(tài)度極為嚴肅,要求極為嚴格,投入也竭盡身心之力,窮年經(jīng)月,死而后已,故能博得后世諸多美譽,尤其是《名理探》,完全有理由與徐光啟達辭之《幾何原本》,同被視為“字字精金美玉”,因兼得信達雅之長,故其“措辭之妙,往往令讀者忘其為譯文”。除開翻譯,晚年又參與修歷,輯選并刊刻《天學初函》,使傳教士早期的重要著述得以很好地保存下來。李之藻生性落拓不羈,仕途因此而坎坷不平,但其對于西方科學之癡迷與專注,整個晚明時代也罕有其匹(僅徐光啟堪稱其儔),曾德昭《大中國志》又稱其“好讀書,善學問,助西士翻譯書籍,潤色其文字,誦讀勿輟。宴會時,閑居時,手不釋書,目不停閱,即乘轎亦持書卷,不廢光陰。及一目失明,一目又不健,彼猶捧書近目,勉強誦閱。對于歐洲之書籍,非常喜悅。常問西士有何新書可誦,有何善書可譯。西士近今(1631年)所著譯之五十種書,無一書不經(jīng)過李子之手,或作序,或同譯者也”。后一斷語或許稍嫌不實,但其所描述李之藻之好學不倦則絕非虛夸?! ±钪逶诶敻]二度居京期間(1601—1610),與利氏有密切的往來,在學問授受之際,也締結(jié)了極深厚的友誼。利氏在寫給歐洲的信函及臨終“札記”里反復(fù)談及李之藻,說他除了曉習天文歷算之外,也知道許多天主教的事情,并且承認天主教為真正的宗教,向人宣傳,勸人信教,“就像他是個教友”。他之所以未能領(lǐng)洗,乃是因為神父發(fā)現(xiàn)他有妾?! ☆I(lǐng)洗的契機直至1608才來到,是年李之藻在北京忽染重病。當時,“邸無家眷”,利氏“朝夕床笫間躬為調(diào)護”,“時病甚篤,已立遺書,請利子主之。利子力勸其立志奉教于生死之際,公幡然受洗”。想必此時的李之藻已解決了出妾的問題。艾儒略將此“疾旋痊”之事歸之于天主之默佑,但是當時同在北京的熊三拔在1610年5月20日寫給歐洲某神父的信中聲稱,李之藻是由于利氏的細心侍候調(diào)治而受感動,遂愿接受洗禮。不管如何,他在受洗之前,已經(jīng)對基督教義有相當深入的了解與認同,而這恰恰是因追慕西方科學而造就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