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馬西姆·利維巴茨 頁數(shù):25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界人口簡史》一書是馬西姆·利維巴茨的代表作之一,著力闡釋自然、文化和人口的關系,也尋求防止未來環(huán)境惡化和人類大災難產生的途徑,同時探討人口增長方式的改變,移民、戰(zhàn)爭、疾病、技術和文化對人口發(fā)展的影響等問題。該書自1992年出版后,一直是世界人口史方面的權威著作。本書是《世界人口簡史》的第三版,作者在原書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新的數(shù)據(jù)和內容,擴寫了部分章節(jié)。
作者簡介
馬西姆·利維巴茨(Massimo Livi-Bacci)是佛羅倫薩大學的人口統(tǒng)計學教授,在1989-1993年期間擔任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lián)盟主席,出版了大量關于人口史和人口統(tǒng)計學的書籍。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人口增長的空間和策略 一 人類和動物 二 除和乘 三 比基夫婦和居永夫婦 四 生育和生存 五 增長空間 六 雨水、土地與能量 七 數(shù)據(jù)上的古人與今人第二章 人口增長:在選擇和約束之間 一 限制、選擇、適應 二 從獵手到農民:新石器時代的人口轉變 三 黑死病和歐洲人口的劇減 四 美洲的悲?。汗爬系募毦托律娜丝? 五 法裔加拿大人:一個人口興旺的事跡 六 愛爾蘭和日本:兩個島國,兩個歷程 七 站在當代世界的門檻上第三章 土地、勞動力和人口 一 遞減的收益和人口發(fā)展 二 歷史的證明 三 人口壓力和經濟發(fā)展 四 人口增長:壓力,還是動力? 五 空間、土地和發(fā)展 六 人口規(guī)模與繁榮 七 增加還是減少的收益?第四章 走向秩序與效率:近代歐洲和發(fā)達世界的人口 一 從浪費到經濟 二 從無序到有序:生命的延長 三 從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 四 歐洲移民:一個獨有的現(xiàn)象 五 總結:人口變遷的結果 六 人口與經濟增長之關系的理論因素 七 經驗觀察中人口的力量第五章 貧困國家的人口 一 一個不同尋常的階段 二 生存狀況 三 生育率的地理分布 四 生育率下降的狀況及前景和人口政策 五 中國和印度 六 兩種模型:Fertilia和Sterilia 七 對矛盾的解釋第六章 未來
章節(jié)摘錄
生孩子的頻率 它是生產間隙相反的作用結果。在給定自然生育率——人口統(tǒng)計學家用來描述沒有有意識地采取避孕措施(為了控制出生數(shù)量或生產時間)的前現(xiàn)代社會的術語——的情況下,生產間隙可以被分為四個部分: 1.每次生產后的不育期。因為兩個月后重新排卵才會開始,但是非排卵期會隨著哺乳期而延長,在此期間是不可能受孕的。哺乳期通常持續(xù)到第二個階段,有時甚至到第三個階段,約為嬰孩時期的一年。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哺乳期長度變動極大,以至于不育期的上限和下限為3—24個月。 2.等待時間。它由正常排卵到正常受孕之間所需要的平均時間構成。有些婦女,或者偶然地或者自然地可能在第一次排卵期就受孕,而其他一些婦女,甚至一直都保持持續(xù)的性行為,經過許多周期卻仍然有可能沒有懷孕。我們以5個月和10個月作為我們的下限和上限?! ?.懷孕的平均時間。大家都知道大約為9個月?! ?.胎兒死亡率。大約每5個孕婦就有1個因為流產不能順利分娩。根據(jù)一些重要的研究結果,似乎這是一個人群與人群之間差別不大的頻率。在流產之后,新的懷孕在正常的等待期(5—10個月)之后開始。由于5次懷孕中只有1次對生產間隙這一時段有影響,平均下來折合為1—2個月?! w納1、2、3、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我們發(fā)現(xiàn)生產間隙幅度在18—45個月之間(或大約1.5—3.5年)。但是由于合并最大值或最小值并不合理,此間隙通常就被定為2—3年之間。上面的分析對于沒有生育控制的自然生育率人群是確然的。當然,如果加入生育控制的因素,生產間隙可能被任意擴大。P11
編輯推薦
為什么當今世界的人口恰好是60億,而非更多或更少?人口隨著時間而增長的決定因素是什么?它和資源及其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艱難均衡又是怎樣的?這些都是相當熟悉的問題,本書分析了這些基本問題,著力闡釋自然、文化和人口的關系,也探討了隱藏在其背后的假設、議決的解決方案。本書是馬西姆·利維巴茨的代表作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