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fā)生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姜濤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早期“新詩集”為研究對象,通過考察“新詩集”的出版、接受、編撰及歷史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重視審視“新詩的發(fā)生”這一歷史命題。從一種整體性的社會、文化視角,盡量回到原初現(xiàn)場,從共時角度展現(xiàn)錯雜、紛亂的歷史表象,從而對一般的有關新詩的線性歷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質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fā)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仔細讀了它的上編。下編是跳讀的。很不錯的一本書,資料特別豐富,從中了解了新詩發(fā)軔期一些有趣的筆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學者做學問最大特點就是在資料上“竭澤而漁”,每一章的注釋都多到令人汗顏,書末列的參考文獻也多得驚人!總之很扎實,所以能從中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思路、新線索特別多。收獲不小??!
  •     似乎在目前的文學史教材敘述中,自胡適的《嘗試集》開始的現(xiàn)代“新詩”,差不多在“第一個十年”中就是一整塊的,雖則有著風格的不同,但仍然可以通過“三階段論”的提法依次編排胡適、郭沫若、徐志摩等人。姜濤在這本論述新詩的書里,把基于整體印象的這種劃分稱為“殺豬式”處理。那么,《“新世紀”與中國新詩的發(fā)生》是如何處理“新詩”這個棘手的問題的?
      如本書題目所示,這并不是一本探討新詩或現(xiàn)代詩具有什么“本質”的書;恰恰相反,作者希望通過對“新詩”發(fā)生時的外部物質環(huán)境以及圍繞新詩的爭論和實踐所形成的文學場域來為“新詩”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剛開始的歷史時期進行定位。因此,與其說本書探討的是“新詩”,不如說是“新詩話語”。雖然“上編”關注整個社會機制方面的條件,而“下編”相對來說較為重視關于“新詩”本身的探討,但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斷裂感并不如作者自己所稱的那樣大,整部論述都與“就詩論詩”的方式有很大區(qū)別。在這個意義上,是否有必要劃分兩編,在我看來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上編伊始,作者就指出了“新詩”話語的形成,在發(fā)表制度上具有怎樣的土壤:“無論是報紙發(fā)表,還是詩集刊刻,舊體詩文的既有傳播空間,構成了新詩發(fā)生的基本背景?!保?1)然而,發(fā)表和傳播不僅僅是一個“閱讀空間”的生產(chǎn),更重要的是,“新詩”借助印刷媒體得以廣泛傳播之后,讀者的閱讀行為就為一種新式的現(xiàn)代人格和內在情感體驗的創(chuàng)生提供了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將郭沫若的《女神》與胡適的《嘗試集》看作一個線性的敘事,可以說順其自然:甚至《嘗試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女神》的導引。這就是作者所說的:“讀者通過閱讀《女神》獲得了一種被普遍分享的‘代際經(jīng)驗’?!保?2)這種“內在性的主體”的確立,貫穿了新詩的各個層面,不論是寫景還是寫情、論理,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心事”發(fā)萌期都強烈地在主體感建立的意義上區(qū)別于古典詩歌。(頁117)針對“新詩”的鼻祖《嘗試集》,作者指出:
      胡適新詩構想的三個層面呈露出來:“實驗”的態(tài)度,表達的是一種先鋒可能性立場;“作文如作詩”的方案,涉及的是詩歌與“現(xiàn)時”歷史的關聯(lián);而白話詩的提倡,則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形式的變革。(頁132)
      問題來了:在“主體感”建立背后,隱藏著一種詩歌固有的張力,這戲劇性地體現(xiàn)在“新”和“詩”兩個詞之中。作者指出,在胡適這里,由于新/舊的二元對立是如此強烈,以至于讀者對《嘗試集》的接受往往與胡適對白話文的強調聯(lián)系起來,而由此壓抑了“詩/文”之間可能產(chǎn)生的沖突。當時有人指出,對“新詩”的討論“都偏重于詩的作用價值,及詩人的修養(yǎng)……卻于詩的形式,大概存而不論”(參頁117),就顯示了一個無法排遣的矛盾心態(tài)——通俗點講,就是沒有章法。甚至是文藝多在多年后衛(wèi)現(xiàn)代詩定下的三條創(chuàng)作原則(也就是他所說的“戴著鐐銬跳舞”),也并不受到廣泛認同——記得有不少人指出,聞一多自己根據(jù)三條標準創(chuàng)作的詩歌也不見得好——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直到今天,人們還會為“現(xiàn)代詩”到底是什么樣子爭論不休,最典型的體現(xiàn)莫過于不久前出現(xiàn)的“梨花體”算不算詩歌問題。作者指出:
      胡適等人是依靠“新/舊”的對立,來追尋一種“正統(tǒng)”,建立一個新詩壇的,而在新一代那里,“詩/非詩”的邏輯,開始成為重整詩壇格局、重新確立“正統(tǒng)”的新的區(qū)分工具。(頁204)
      可以想見,如果把對“詩歌”的審美規(guī)范意義上的話語建構納入進來,一種同樣線性發(fā)展的從《嘗試集》到《女神》的敘事就有可能抹煞了“新詩”初創(chuàng)時別樣的可能性。早期新詩突出說理、寫實等等因素,雖然受到種種挑戰(zhàn),但無可否認的是,其中的積極可能恐怕也隨著后來的詩歌“審美機制”的建立而消失了:
      “血與淚”表面上是對文學經(jīng)驗的單一性強調,但在功能上卻能打破固有的詩美空間,擴大詩歌的經(jīng)驗范圍,葉圣陶等人對作為詩歌泉源的“充實的生活”的重視,其實就是將新詩的前途,寄托在對現(xiàn)代復雜經(jīng)驗的介入上。(頁199)
      然而,更為復雜的是,作者指出胡適《嘗試集》本身也經(jīng)歷了一個“純化”的過程,對于“打油詩”和“律詩”的排斥顯現(xiàn)出這本詩歌集的某種內在的眼光,而正是這個先在的眼光導致了“新詩”話語的確立無可避免地陷入一種“我思故我在”的悖論之中:
      擯除“打油氣”恰恰使“白話詩”符合了一般的詩美規(guī)范,使白話新詩更能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可,其“詩體解放”的總體敘事也有了合法性基礎,而新詩發(fā)生時其粗糙的美學活力對一般“詩美”規(guī)范的沖擊,便不得不被犧牲了?!?br />   無論是律詩的排斥,還是“打油氣”的擯除,《去國集》與《嘗試集》“第一編”中的編選過程中,某種自我“純化”的機制被悄然啟動,在“純化”中,“詩體解放”的總體敘事或是被正面呼應,或是得到了曲折的助益。(頁141)
      在“嘗試”的態(tài)度過去之后,讀者不得不詢問“詩歌”的審美標準到底在哪里;然而,問題毋寧說在于,甚至在“嘗試”之前,一個挑選的眼光已經(jīng)存在,如果說“律詩”的排斥相對來說理直氣壯,那么,“打油詩”的擯除就頗為曖昧,甚至打油詩的缺席使《嘗試集》本身注定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打油詩集”。作者指出:“新詩作為歷史的創(chuàng)生物,是對另一種美學可能的追尋,但既有的詩歌‘期待’仍是其閱讀的前提,這就形成了某種‘標準’的錯位?!保?12)或許,“心事”在初創(chuàng)時期的內在困境致使他至今未能走出纏繞的“審美規(guī)范”的界定,但需要看到的是,在“什么是詩”這個問題下,如果看不到其背后的內部場域形成過程以及外部機制的塑形作用,當其發(fā)生的歷史時刻被遺忘,人們就難免重新用一種新型的對古典詩歌的肯定來否認“心事”的合法性:這背后恰恰忘記了,對“古典詩歌”的閱讀機制已經(jīng)無形中由“新詩”話語規(guī)定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