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之風

出版時間:2004-12-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董洪川  頁數(shù):32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T.S.艾略特是一位具有世界意義的英國現(xiàn)代派大師,他對中國新詩的發(fā)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成為現(xiàn)代中西文學與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的一個經典個案。本書將艾略特置于西方歷史文化、現(xiàn)代派文學觀念發(fā)展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語境中加以考察,系統(tǒng)地整理、分析和闡釋艾略特在中國的譯介、傳播、影響和研究,不僅對艾略特在中國的廣泛影響提出了科學依據和解釋,糾正了我國翻譯艾略特及釋讀艾略特中的若干問題,還評析了我國不同時期研究艾略特的成果,歸納了艾略特對中國新詩發(fā)展的主要貢獻,分析了中國詩人對艾略特的創(chuàng)造性接受,并借此個案對文化語境與文學接受的辨證關系給予了充分的闡述。

作者簡介

  董洪川,男,1965年生,文學博士,四川外語學院國語文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學術興趣在英美詩歌和比較文學。曾在商務印書館、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了專著及編、譯著十二部(含合作),并在《外國文學評論》等,獲得過兩次省部級政府獎。

書籍目錄

序緒論第一章 T.S.艾略特:開啟英美現(xiàn)代派詩風的大師第一節(jié) 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歷史文化背景與思想藝術特征1.現(xiàn)代派文學的邊界2.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派文學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2.1 社會背景2.2 文化思潮背景2.3 文學發(fā)展背景3.現(xiàn)代派文學的思想和藝術特征3.1 思想特征3.2 藝術特征第二節(jié) 艾略特與20世紀初英美詩歌1.艾略特與維多利亞后期詩歌2.艾略特與意象派2.1 艾略特與休姆2.2 艾略特與龐德第三節(jié) 繼承與創(chuàng)新:艾略特的創(chuàng)作與詩歌理論1.艾略特的生活和思想歷程2.艾略特的創(chuàng)作2.1 《杰·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及其他2.2 《荒原》2.3 《四個四重奏》3.艾略特的詩歌理論小結第二章 T.S.艾略特在中國的譯介第一節(jié) 西學東漸與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傳人中國1.西學東漸與國人觀念的改變2.西學東漸與社科及文學翻譯2.1 西學東漸與社科翻譯2.2 西學東漸與“我化”的文學翻譯3.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傳入3.1 “五四”對待傳統(tǒng)的態(tài)度3.2 “五四”對待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態(tài)度3.3 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傳人第二節(jié) 艾略特在中國的譯介1.三四十年代的艾略特譯介1.1 葉公超:“一位T.S.Eliot的信徒”1.2 趙蘿蕤:《荒原》譯介第一人1.3 30年代其他期刊譯介情況1.4 瑞恰慈、溫德、燕卜蓀等與艾略特在中國的傳播1.5 《杰·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和《四個重奏》的譯介2.“新時期”的艾略特譯介2.1 撥亂反正:《荒原》譯介先行2.2 一詩多譯:艾略特名作譯介成為亮點2.3 裘小龍與《四個四重奏》2.4 其他譯介3.文化語境與文學譯介:艾略特譯介反思3.1 “遲到”的艾略特3.2 譯介艾略特:中國新詩發(fā)展的需要3.3 艾略特譯介策略分析……第三章 T.S.艾略特研究在中國第四章 “荒原”意識:T.S.艾略特在中國的影響與接受結語主要參考文獻附錄一 T.S.艾略特重要生平事件與著作年表附錄二 T.S.艾略特作品中譯本及國內艾略特研究主要論著目錄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荒原”之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