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

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利薩·泰勒  頁數(shù):247  譯者:吳靖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媒介研究通常被分為三個研究領域,這也是本書所用的分類模式:文本、機構和受眾。全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媒介研究領域的分類、主要概念、核心問題、研究切入點等,為初學者提供了進入這個學術領域并能夠利用專業(yè)的概念和思路參與討論的基礎知識。作者提供的文本分析“工具”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內容:通過梳理關于媒介機構的爭論,作者審視了提供媒介內容的組織機構,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媒介產(chǎn)業(yè);在有關受眾的章節(jié)中,作者對受眾的各種情況及其對媒介的消費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從本書的內容和組織結構還可以看出以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為核心的歐洲媒介研究與美國主流大眾傳播研究在課程設置、思路和方法論上的一些差別,以及二者近些年來在學術界的互動與融合。

作者簡介

利薩·泰勒,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媒介與文化研究高級講師。她在媒介研究的再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目前從事的研究領域是園林的文化空間。
安德魯·威利斯,英國索爾福德大學媒介和表演講師。他在再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有著相當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文本 1 媒介怎樣進行傳播  媒介形式及表達成規(guī)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成規(guī):《X檔案》  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2 解讀媒介中的形象  場面調度分析  符號學分析  文本分析中的問題  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3 意識形態(tài)  什么是意識形態(tài)  阿爾都塞  霸權理論  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4 再現(xiàn)  再現(xiàn):一種定義  刻板形象  內容分析  霸權主義的分析視角  青年人的媒介形象  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5 類型片  類型片:一種定義  類型片和節(jié)目制作  類型片與電影  類型片研究與電影批評  類型片與電視  電視中的西部片  類型片與意識形態(tài)  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6 敘事…… 7 互文性第二部分:機構 8 對機構的研究視角 9 公共服務廣播與市場 10 媒介專業(yè)主業(yè)主義與行為規(guī)范 11 獨立媒介第三部發(fā):受眾 12 想象及測量媒介受眾 13 媒介對受眾群的影響 14 媒介消費的社會環(huán)境 15 少數(shù)群體受眾與媒介 16 新技術與媒介受眾  17 媒介消費與社會地位 18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公眾參與尾聲:媒介研究的研究方法結論參考書目索引

編輯推薦

傳播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睹浇檠芯?文本、機構與受眾》(中文版)對傳播學中媒介研究的三個領域:文本、機構和受眾分別進行了闡述,并系統(tǒng)介紹了媒介研究領域的分類、主要概念、核心問題、研究切入點等,為初學者提供了進入這人學術領域并能夠利用專業(yè)的概念和思路參與討論的基礎知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媒介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7條)

 
 

  •   這本書對于媒介研究的框架給予了值得學習的范本,文本、機構與受眾
  •   傳播效果研究的經(jīng)典圖本,從文化批判的角度解讀媒介,有別于經(jīng)驗學派的實證性受眾研究。
  •   絕對是學術類的經(jīng)典之作!!!分析了大眾傳播領域的眾多核心問題,介紹各種基礎的理論.對于傳播學的初學者來說,是一本必讀好書,能幫助人很快進入到傳播學領域的專業(yè)研究.同時也是一本文獻綜述的典范.本人受益頗深,絕對5星!!!
  •   基本沒有多余的廢話,國外學者治學嚴謹,書后的參考書資料就幾十頁,文中沒處引用都會指出來源。
    最重要的就是,涉及新聞傳播學學科所用到的種種研究方法,都在書中有了非常準確的說明,讓人受益匪淺
  •   非常棒的一本書,屬于提綱挈領性質的,需要根據(jù)樹上的內容再進一步研究??急贝笙嚓P專業(yè)必讀?。~
  •   真的超有趣

    有很多例子

    還有推薦繼續(xù)研究的方向

    很平實而親切的書籍

    很薄,卻能學到很多。
  •   傳媒研究必讀的書,范圍比較廣,不適合當入門讀物。
  •   專業(yè)要求的書,文本不是特別晦澀,不錯的說。
  •   紙質還好,關鍵是內容給力啊。經(jīng)典的傳播書籍 啊
    寫作業(yè)要用的書,就是快遞太不給力了,太慢了,等了十好幾天啊
  •   學習傳播學的朋友最好能看看,很好的
  •   傳播學考研用書,大傳方向必備
  •   傳播學入門級讀物吧,學術性很強,條目也很清晰分明。讀之有味。
  •   根據(jù)北大傳播學學長的書單買的,但現(xiàn)在看起來有些費勁。
  •   是正版圖書,也很新,價格也比較適中,不錯,以后還會再光顧的
  •   喜歡? 這本書對我的科目幫助很大
  •   挺好,沒問題
  •   書有點薄,但是內容很充實,值得一讀。
  •   這個商品很不錯,印刷和內容都很不錯,性價比很高,值得推薦。
  •   挺好,封面挺好,價格有點貴
  •   吳靖老師的書,很好,好好看可以秒殺其他的書。
  •   很好很好,正版書,速度快東西好!
  •   非常好的一本書,讀后受益匪淺。
  •   好書啊 很值得一讀!
  •   看了一下目錄,感覺編的應該不會差的
  •   北大老師翻譯的
  •   為了考研買得。值得一讀
  •   吳老師翻譯的,贊!
  •   明天開始看,希望自己要給力,看完后很有收獲
  •   朋友推薦閱讀,還沒來得及看
  •   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   還不錯,是好書啊
  •   速度很快,可是我買錯了一本,怎么辦?
  •   題名中,作者用了media studies,已經(jīng)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內容基于媒介,而不是一些空泛泛地說“傳播”,也沒有用到research。整本書的思路也是這么下來的,感覺很實在,不同于中國人綜述類的教材,沒有懸在空中的大而空的東西。但是也不同于美國,一味地強調經(jīng)驗主義的,效果論的。此書分成文本、機構與受眾三個視角,每個視角里面又介紹了許多詳細的研究,一些流行而實用的方法。但書中多強調批判式的,強調英國多數(shù)文化研究受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
  •   書中內容在深度上值得稱贊,不適合初學者讀,不適合教學課堂中,如果有考研的同學需要倒可以買來一看,注意:復習考研的時間不夠就不用看了,因為要反復讀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和內化理解,不是像傳播學教程一樣背背記記就可以在考試中用上的。有一種經(jīng)典表述,考110——120分要看十本書,但考120——130分就要看五十本書甚至更多,so,obviously,this book is the latter one。
  •   書的思路和章節(jié)內容的安排都很好,還有案例。不是基礎的入門書,語言也稍微有點晦澀,不過書還是不錯的,大小和封面都挺好。
  •   還行,北大吳靖老師譯的,其實也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傳播
  •   書的內容很好,印刷紙張比較差,太薄
  •   這本書 很經(jīng)典; 百看不厭
  •   總體感覺很好,紙張一般
  •   外國人寫的,譯者翻譯得很不錯。里面有很多例子,讀起來很有趣。
  •   剛收到,紙質看起來不錯,回去慢慢看
  •   發(fā)貨速度快,書也很不錯……
  •   包裝不錯 對于新聞者來說是本好書
  •   書不錯,角度比較新.
  •   還可以,下次繼續(xù)買這類型的書
  •   整體來說是不錯的教材,就是一些術語的翻譯和以往的習慣不統(tǒng)一,對于初學者來說還要花時間重新熟悉這些被翻譯過的術語和概念。
  •   內容還沒看;紙張和印刷質量相當讓人頭疼,很薄的紙,字能背投。
  •   本書對考研幫助不大,看一遍就可以
  •   一群學者對于國外學者觀點的復述,沒有新意!
  •   沒有收到你們怎么說簽收了!
  •   這本書從文本、機構與受眾三個角度去介紹媒介研究的方法,看似沒有作者的個人思考,但在對這些方法的選擇、評析中卻見作者的匠心??傮w來說這本書是作者對媒介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閱讀本書至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獲益。一、從宏觀上掌握媒介研究的方法。本書先是介紹了媒介研究應從文本、機構與受眾三個角度綜合研究媒介,并在最后一部分將這三個角度綜合,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總結了對媒介研究的常規(guī)方法。二、清晰地梳理了各角度涵蓋的各種概念。書雖然不厚,對每一方法的介紹雖不多,但精準、曉暢。諸如場面調度、符號學、互文性、意識形態(tài),公眾媒體、獨立媒體,少數(shù)群體與媒介、媒介消費與社會地位、媒介受眾與新技術等等,都在簡潔的介紹、評述中理清。從這本書也能看出作者對媒介研究的觀點,他們主張從符號與過程(費斯克語),或說定量與定性,生產(chǎn)與消費綜合來研究媒介,這正是現(xiàn)階段媒介研究的共識。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翻譯很到位,讀來不晦澀。(我曾經(jīng)就某個段落對照過中英文版本,發(fā)現(xiàn)翻譯很精準)
  •   雖然英文版再翻譯成中文版出版都已經(jīng)五年過去了,但基本原理很實用。
  •   作為傳播學的學生都應該讀一讀,這是對傳播學研究方法的總結和概括
  •   挺有意思的,很喜歡,物流也很快
  •   書本質量挺好的。下次還會光臨
  •   傳播學理論比較有幫助的一本書
  •   內容應該是比較充實的,包裝不錯,
  •   書還不錯,很有用,就是邊角有點毛糙,不過總體挺好的
  •   不錯的,還沒開始看呢。。
  •   書的質量不錯,但是個人認為翻譯的有點不夠順
  •   還不錯 脈絡還算清晰
  •     真應當先看利薩?泰勒的《媒介研究》再去看阿伯克龍比的《電視與社會》的,兩本都是英國人寫的書,閱讀時間隔了整整一個學期,中間沒有看任何一本關于媒介研究的書籍,原因是當初讀完《電視與社會》,我就覺得自己對媒介研究這一領域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不愿再翻開與此相關的任何書籍了,只覺得再讀也不過浪費時間,疲勞雙眼,折磨精神罷了。
      近來因了寫期末論文的緣故才硬著頭皮讀起《媒介研究》來的,讀著讀著才發(fā)覺我是錯怪媒介研究這門學科了,其實這里面有許多金銀財寶,這是一個大金礦。我是被之前那本書誤導、被自己的偏見蒙蔽了。所以說在你剛進入一個領域的時候選擇一本好的書來讀是多么重要。否則,它會誤導你,使你一想起這門學科就惡心、生厭,它會成為枯燥的代名詞。我慶幸自己遇到了這本好書,使我及時覺察到了自己的偏見和無知。
      當然,我也總結出了一條小小的讀書經(jīng)驗,那就是:帶著目的去讀書比漫無目的地瞎翻一氣效率要高得多。尤其是讀專業(yè)課的書。要不是為了寫論文,我怕是怎么也挖掘不到這本書里那么多看似平凡實則極有價值的富礦的。
      還是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吧,前言中有一段話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本書內容:第一部分,“本文”,介紹了一系列分析文本的工具,如符號學、場面調度分析、敘事模式和類型片分析。學生們可以用它們來解讀每天遇到的大量媒介文本。第二部分,“機構”,主要關注那些制作媒介文本的機構。學生們在這里將了解用來分析媒體工業(yè)的占主流地位的批評框架。另外,這一部分還介紹了媒介研究內部關于機構的主要爭論,比如,對媒體組織管理的放松意味著什么,以及獨立媒體的意義和地位等。第三部分,“受眾”,探討了形態(tài)各異的研究受眾的模式,從效果研究到文化研究的民族志視角。同時,這部分探討了關于媒介和消費的爭論,舉例來說,人們如何通過對衛(wèi)星天線到“高雅”電視劇等媒介技術和媒介節(jié)目的購買和利用,來表達和確立自己的社會身份?通過介紹這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部分,本書對媒介研究的主要線索做了一個基礎性的全面總結。
      貫穿全書的思想是要“幫助學生適應高等教育的學習方法”,“將學生們在媒介研究的課上可能遇到的核心觀點和議題介紹給他們,并描述一般的研究形式”。因此,“每一章的結尾都會有一些課后閱讀和研究的建議,這些能鼓勵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應用學到的批評視角,幫助他們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
      書中一直強調本書是針對媒介研究的初學者,或者說是剛進入高等教育本科一年級的學生而寫的。由此看來英國的高等教育水平和國內的比起來真是要超前太多了。在國內,一個傳媒專業(yè)的學生如果不進入研究生院學習的話恐怕是絕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一類知識的吧。想到這些,內心不免暗暗嘆息了一聲。
      
  •   LZ請問下這本書是不是并比較入門?視角近似法蘭克福學派那種對文化工業(yè)的批判?thanks
  •   看到最后好感動。
  •   伯明翰
  •   同二樓,看到最后好感動。
    如果看一本書能有這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   真的這么好咩,借我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