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0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孟二冬 頁數(shù):28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開拓與新變是中唐詩歌的主要創(chuàng)作趨向。本文即以此為題,試圖在中唐文化的廣闊背景上,對中唐詩歌的總體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 本文緒論部分,強調中唐詩歌在中國詩史中的重要地位;并通過對盛唐詩歌的簡單回顧,指出中唐詩人所面臨的“極盛難繼”的困境,以及詩歌創(chuàng)作開拓新路的必要性。 第一章闡述中唐詩歌創(chuàng)作的社會文化背景。首先考察了中唐的社會風氣及其成因。政治之險惡、世風之謬戾、人情之淡薄,促成一種反常的社會心理。其次說明廣泛傳播的宗教思想與宗教文化在沖擊儒學傳統(tǒng)地位的同時,也為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指出,古文的復興,傳奇、變文的興起,詞由民間創(chuàng)作到文人創(chuàng)作的過渡,書畫藝術的發(fā)展等,對中唐詩歌的發(fā)展趨勢所起的作用。 第二章重點論述中唐詩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中唐詩歌眾多的流派與風格。盡管創(chuàng)新求變的方法、途徑不同,但詩人們主觀上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唐的社會背景(如藩鎮(zhèn)割據(jù)、朋黨之爭、科舉考試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諸因素),為詩人群體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也促使不同群體形成風格各異的詩歌流派。 第三章對盛唐與中唐詩人的審美趣味、詩歌的情感基調、氣象境界、藝術風貌作了廣泛的比較,并由此說明中唐詩歌新變的主要特征。 中唐詩歌以徘徊苦悶、哀怨惆悵、凄涼感傷為基調;氣象內斂,意境狹窄。中唐詩人或雕琢煉飾,追求麗藻與遠韻的統(tǒng)一;或崇俗尚質,追求淺切盡露的平易之風;或崇奇尚怪,追求“筆補造化”的人工之美。這都與盛唐詩歌形成鮮明的對照。 齊梁詩風在中唐的復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皎然在理論上的明確倡導,強化了向齊梁回歸的趨勢。刻意追求詩歌藝術的新變,是齊梁與中唐這兩個時期詩人們的共同之處。然而中唐 詩人模仿齊梁卻不為齊梁所囿,如王建的《宮詞》、李賀的樂府,都能創(chuàng)變出獨具中唐特色的風格。 第四章集中論述宗教對中唐詩歌新變的影響。中唐時期流行的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思想。許多文人,包括以道統(tǒng)自居的儒者,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與宗教文化的熏染。本章從宇宙與人生,心性與神思,禪玄與意境,直觀與幻象四個方面,說明宗教不僅直接影響了詩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認識論和方法論,使他們有機會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認識宇宙、人生和自我,而且也為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詩歌在藝術想象、藝術構思、意境的構成、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造等方面,都具有新穎奇異的特點,從而有別于盛唐。 總之,中唐詩人在時代氛圍的孕育中,以異乎尋常的膽識與魄力,打破了“極盛難繼”的困境,在盛唐詩歌之后,開創(chuàng)了新的途徑,展示了新的美學風范,為詩壇帶來了“再盛”的局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書籍目錄
序提要緒論第一章 一個多變的時代 第一節(jié) 政治局勢和社會心理的變化 第二節(jié) 道教佛教對傳統(tǒng)儒學的沖擊 第三節(jié) 新的文藝形式第二章 詩人的創(chuàng)新與分化 第一節(jié) 詩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節(jié) 眾多的流派與風格第三章 審美趣味與詩風的變化 第一節(jié) 由外拓到內斂 第二節(jié) 由天然到鍛煉 第三節(jié) 由昂揚到低沉 第四節(jié) 齊梁詩風的復興第四章 詩思與佛性玄心的融合 第一節(jié) 宇宙與人生 第二節(jié) 心性與神思 第三節(jié) 禪玄與意境 第四節(jié) 直觀與幻象結論附錄一 中唐詩歌年表附錄二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