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1-1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彭吉象 頁數(shù):243 字數(shù):16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從美學角度探討電影藝術的書籍。本書追溯了近百年來電影發(fā)展的歷史軌跡,介紹了中外電影的主要流派,對電影語言、電影樣式、電影表演藝術表現(xiàn)手段進行了較詳細的闡述,特別是對電影藝術的呈現(xiàn)出來的美學特性的辯證關系、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現(xiàn)象和電影審美過程中所蘊含的心理奧秘進行了探索和揭示,提出了不少引人思索的獨到見解。全書在理論探討的同時,配合以大量的中外電影實例,內(nèi)容充實,趣味性強,有助于電影愛好者較系統(tǒng)地了解電影,欣賞電影這門藝術。
作者簡介
彭吉象,1948年10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2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1984年北京大學美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先后發(fā)表數(shù)十萬字美學、文藝美學、電影美學等方面的理論文章,其中有《散文詩電影的美學特色》、《散文詩電影與中國古典美學傳統(tǒng)》、《試論現(xiàn)代電影的情
書籍目錄
總序引言第一章 電影美學的歷史軌跡 一 “有意味的形式”——蒙太奇電影美學院 二 好萊塢的崛起——戲劇化電影美學觀 三 “把報影機扛到大街上!”——紀實性電影美學觀 四 從“先鋒派”到“新浪潮”——西方現(xiàn)代主義電影美學觀 五 五光十色的銀幕——當代電影美學觀 六 電影符號學——西方當代最有影響的電影理論第二章 琳瑯滿目的銀幕世界 一 電影語言 二 電影樣式 三 電影節(jié)奏 四 電影表演第三章 民影美學的辯證法 一 選型性與運動性 二 逼真性與假定性 三 綜合性與技術性第四章 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電影 一 時代的多棱鏡與社會的萬花茼 二 歷史的積淀與自覺的超越——電影追求的文化價值 三 民族美學傳統(tǒng)與世界文化背景——電影自身第五章 電影審美心理的奧秘 一 感性體驗與理性升華——銀幕世界的神奇魅力 二 夢幻世界與深層心理——無意識領域的秘密 三 “同化”與“順應”——觀眾審美心理的嬗變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