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任智勇 頁數:179 字數:17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任智勇編著的《晚清海關再研究——以二元體制為中心》梳理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的粵海關十三行及其后各口岸的領事?lián)V?、小刀會起義后的江海關三國稅務委員會、《天津條約》后的外籍稅務司之間的連續(xù)性關系,指出在清代財稅一體的海關體制中存在著海關監(jiān)督與稅務司并立的二元體制,即稅務司掌握估稅權,海關監(jiān)督掌握稅款收納、保管和分配權。這種體制在維持中外貿易穩(wěn)定發(fā)展的同時,也深深地埋下了禍根。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稅務司的活動使其成為一個獨立于中國政府之外的機構,而海關監(jiān)督的權力被剝奪殆盡。在傳統(tǒng)的解釋體系中,清政府對外來力量只有或抗拒或屈從兩種選擇。《晚清海關再研究——以二元體制為中心》的探討則為中國的近代化路程提供子一個新的面相:清政府半主動地將與其制度格格不入的稅務司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之中,并比較平穩(wěn)地維持了半個多世紀。
作者簡介
任智勇,1973年出生于浙江。1996年本科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隨后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工作至今。先后發(fā)表《光緒三十年粵海關改革再研究》、《晚清海關監(jiān)督制度初探》、《晚清海關二元體制沿革考》、《道光、咸豐朝粵海關監(jiān)督出身與任期考》等數十篇論文。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稅務司并非為晚清海關之全部
第一節(jié) 海關監(jiān)督的報告
第二節(jié) 稅務司=晚清海關——理解偏誤的產生
第二章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的榷關管理體制
第一節(jié) 戶關、工關與關監(jiān)督的派出
第二節(jié) 對榷關的管理
第三節(jié) 對榷關的考核
第四節(jié)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各關的稅收
第三章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以粵海關為例
第一節(jié) 粵海關監(jiān)督之設置
第二節(jié) 道光朝粵海關人員之構成
第三節(jié) 粵海關的征稅程序
第四節(jié) 行商與稅收
第四章 沖擊:從領事?lián)V频娇偠悇账?br /> 第一節(jié) 領事?lián)V贫鹊慕?br /> 第二節(jié) 三國委員會的建立
第三節(jié) 總稅務司
第四節(jié) 稅務司成立之后的領事報關制度
第五章 應對:海關監(jiān)督與海關道
第一節(jié) 從道員到海關監(jiān)督——以東海關為例
第二節(jié) 從榷關監(jiān)督到海關監(jiān)督——以山海關為例
第三節(jié) 對海關監(jiān)督產生的一般認知
第六章 晚清海關的二元體制
第一節(jié) 《北京條約》賠款的償付
第二節(jié) 海關監(jiān)督署的內部組織
第三節(jié) 海關監(jiān)督與稅務司設置的比較
第七章 辛亥革命與晚清海關二元體制的終結
第一節(jié) 海關與中國外債
第二節(jié) 總稅務司的人事變動與朝局改變
第三節(jié) 安格聯(lián)的逼宮
第四節(jié) 攫取關稅
第五節(jié) 稅務司與軍政府
第六節(jié) 裊裊余音
結語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稅務司并非為晚清海關之全部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有了一種印象:外國人把持海關之后,海關的一切都與清政府原有財政體系脫離了關系,各地海關由外國稅務司主持,稅務司之上是總稅務司,總稅務司對總理衙門負責。這就意味著,清朝除了原有的以戶部為主體的財政體系之外,又有了稅務司總稅務司一總理衙門這一新的財政體系。我想不起來這種誤差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造成的,但是,檔案史料明確告訴我: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易⒁獾?,晚清海關還有海關監(jiān)督?! 〉谝还?jié) 海關監(jiān)督的報告 為便于理解海關監(jiān)督在晚清中的職能,我在此處全文抄錄光緒二年六月初六日(1876年7月26日)的一份粵海關報告,并在每一段引文之下加以評注?! 《讽敶?、粵海關監(jiān)督、奴才文鋸跪奏:為具報光緒元年分洋稅第五十七結至第六十結一年期內大關并潮州新關收支總數,恭折仰祈圣鑒事?! “凑Z:我在這里首先解釋幾個概念。 “新關”一詞指由李泰國(Horatio Nelson Lay,又譯“李國泰”)、赫德(Robert Hart)所創(chuàng)建,由稅務司系統(tǒng)所控制,主要是征收中外商人進出口貿易稅的機構,有時也稱“洋關”?!芭f關”一詞則是指由海關監(jiān)督負責的,專門征收中國商人(但不包括使用輪船的招商局和在長江等地使用關照船牌的中國商人)沿海、沿江貿易轉口稅的機構,有時也稱“常關”、“老關”。新關與舊關,洋關與常關是兩組相互對應的概念,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征收主體和征收對象的不同。在后來的一些研究中,“海關”一詞往往意指新關,而不包括舊關。雖然這一概念與事實差距甚大,但一直沿用至今?! ?/pre>編輯推薦
任智勇編著的《晚清海關再研究——以二元體制為中心》第一章我將通過對粵海關監(jiān)督一份奏折的分析,試圖展示長久以來為很多研究者所忽視的一個問題:海關監(jiān)督究竟承擔著何種職能?繼而對海關史主要研究著作進行梳理,看看海關監(jiān)督如何被學界所忽略。第二章描述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之前清代的對外貿易管理體制。第三章描述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粵海關的外貿管理體制。第四章是關于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對清朝貿易體系的沖擊。第五章是關于清政府對通商口岸權力體系的調整。第六章是關于海關二元體制基本情況。第七章是關于海關二元體制的終結。最后是初步的結論。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