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宏山 頁數:284 字數:428000
內容概要
《市政管理學(第3版)》以中國政府治理轉型為背景,以公共管理和公共經濟理論為基礎,系統(tǒng)論述了市政管理學的相關理論、技術和方法。全書注重對國外城市管理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注重吸收近年來城市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以適應城市發(fā)展和治理創(chuàng)新的實際需求,并精選了一些閱讀材料和案例,可增強讀者的學習興趣及對重點問題的理解。與第二版相比,第三版在增加了第12章“城市環(huán)境管理”,同時在一些章節(jié)增加了“政府采購管理”、“城市安全管理”、“數字化城市管理”等內容,并對各章進行了修訂和刪減。
作者簡介
楊宏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院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北京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稱號、中國人民大學先進工作者稱號。主要從事政府改革與城市管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市政管理學》、《府際關系論》、《當代中國政治關系》,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行政管理》、《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60余篇。
書籍目錄
第1章導論
1.1市政與市政管理的含義
1.2市政管理學的歷史發(fā)展
1.3市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
1.4市政管理學的研究意義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的形成與發(fā)展
2.2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2.3世界的城市化進程
2.4中國的城市化政策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3章城市管理理論
3.1 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
3.2 市場失靈與公共管理
.3.3 城市公共產品的供給
3.4城市管理的理論發(fā)展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國外市政體制
4.1國外市政體制概覽
4.2國外市政體制舉要
4.3國外市政體制比較
4.4大都市區(qū)市政體制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5章當代中國市政體制
5.1中國市政體制沿革
5.2當代中國市政體制
5.3市政縱向組織結構
5.4市政管理體制改革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城市規(guī)劃管理
6.1城市規(guī)劃的含義與作用
6.2城市規(guī)劃的理論發(fā)展
6.3城市規(guī)劃的編制和實施
6.4城市規(guī)劃的挑戰(zhàn)與變革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城市公共經濟管理
7.1城市公共財政管理
7.2城市政府采購管理
7.3城市政府規(guī)制管理
7.4城市自然壟斷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8章城市基礎設施管理
8.1城市基礎設施概述
8.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8.3基礎設施運營體制
8.4城市交通運輸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城市房地產管理
9.1城市土地權利制度
9.2城市土地市場管理
9.3城市房產市場管理
9.4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 城市社會管理
10.1城市人口管理
10.2城市安全管理
10.3城市社會保障
10.4城市社區(qū)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1章城市公共服務管理
11.1公共服務與政府職能
11.2社會公平的制度安排
11.3城市事業(yè)單位改革
11.4事業(yè)單位分類改革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2章 城市環(huán)境管理
12.1 城市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污染
12.2 外部效應與環(huán)境保護
12.3 城市環(huán)境管理體制
12.4 城市垃圾收集與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3章城市經營與治理創(chuàng)新
13.1 城市經營的理念
13.2 城市經營的發(fā)展
13.3 城市治理變革
13.4 數字化城市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6)宏觀經濟問題。 市場經濟是在經濟主體分散決策的基礎上建立的自發(fā)秩序。各種經濟主體依據市場發(fā)出的價格信息實行自主經營和分散決策,決策者都只關心自己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個人理性選擇的結果卻可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由于市場供求關系引起價格變化的信息反饋存在一定的時滯性,各個分散決策主體作出行動反應也有時滯性,加之信息不對稱或判斷失誤引發(fā)非理性行為,容易引起市場總供求失衡,造成經濟劇烈波動。雖然市場可以自發(fā)地對宏觀經濟失衡進行調節(jié)。但這種調節(jié)是事后調節(jié),它不僅具有滯后性,而且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在市場機制的自發(fā)作用下,宏觀經濟難免會發(fā)生周期性的波動和總量失衡。當存在超額供給時,會引起生產過剩、經濟衰退和大量失業(yè);當存在超額需求時,會誘發(fā)過度需求,引起通貨膨脹。 3.2.3 公共管理的使命 市場失靈問題為公共管理提供了正當性和合法性。公共管理的基本使命在于: 1.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個人不論付費與否都可以坐享其成,因此,人們都希望他人去提供公共產品。市場機制在公共產品供給上存在的失靈問題,客觀要求政府機制進行補位。政府最基本的職能就是負責組織和供給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包括提供道路、機場、碼頭等公共產品,提供治安、消防、教育、衛(wèi)生等公共服務,提供法律法規(guī)、公共政策等制度安排。 2.糾正外部效應的不良影響 在政府缺位的情況下,不論是正外部效應還是負外部效應,都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正外部效應引發(fā)利益外溢時,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和利益補償機制,就會導致供給不足。例如,見義勇為者付出“血”的代價,其行動外溢為社會收益,但成本由個人獨自支付。如果缺少相應的補償機制,這類行為就會供給不足。為鼓勵見義勇為,近年來,許多城市都提高了政府獎勵力度。對于具有負外部效應的行為,如環(huán)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等,則須通過行政、經濟和法律措施進行制裁。 3.消除市場壟斷的不利影響 市場壟斷容易扭曲價格機制,抑制市場競爭,降低經濟效率。當前,中國城市管理中,最容易導致不利影響的壟斷現(xiàn)象主要為行政性壟斷和自然性壟斷。針對這兩類壟斷現(xiàn)象,需要繼續(xù)推進政企分開,引進激勵性規(guī)制,提高政府規(guī)制的透明度,擴大公民參與,放松經濟性規(guī)制,強化社會性規(guī)制,建立健全決策權、執(zhí)行權和監(jiān)督權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行政管理體制。
編輯推薦
《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市政管理學(第3版)》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