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瑣記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法] 羅蘭?巴爾特  頁數(shù):270  字數(shù):130000  譯者:懷宇  
Tag標簽:無  

前言

把這些文章合情合理地放在一起,是為了在寫作時抓住直接的東西而進行努力。因此,這里所做的工作,既不是理論研究,也不是批評性的提問方式(“這是什么?”“這意味著什么?”)。我們很清楚,這并不是因為羅蘭·巴爾特曾經(jīng)認為他有可能對方法、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一竅不通。但是在這兒,他在改變方法的同時,也建議讀者與作者(本人)去“認同”——我們這里再次引用“長久以來,我早早入睡”見《語言的輕聲細語》(Le bruissement de la langue),313頁。[譯者補注:這是法國作家馬塞·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Du cté de chez Swann)開篇第一句話,而這句話在《語言的輕聲細雨》第313頁是一篇文章的標題。]這句話——更確切地講是與他的“寫作欲望認同”。“我把自己置于正在‘做事’的人的位置,而不再是放在就某事發(fā)表意見的人的位置:我不是在研究一種產(chǎn)品,而是在進行一種生產(chǎn)活動。我在話語之上取消話語。世界不再以一種客體的形式出現(xiàn)在我面前,而是以一種寫作的形式也8即以一種實踐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過渡到了另一種知識類型(愛好者的類型)……見《語言的輕聲細語》(Le bruissement de la langue),325頁?!庇袃刹糠治丛l(fā)表過的文字需要簡單加以介紹?!杜加霈嵱洝肥菍?968年至1969年在摩洛哥——主要是先在丹吉爾和拉巴特隨后在南部的所見、所聞的記錄和匯集。這部分文字當時都已準備好付梓印刷,并且羅蘭·巴爾特是想在《原樣》雜志上發(fā)表的。這是一種游戲:其目的完全不是摩洛哥本身,而是“傳奇故事”——羅蘭·巴爾特非??粗剡@種類型——例如,在摩洛哥的某種生活可以檢驗傳奇故事的定義。因此,我們在此找不到羅蘭·巴爾特對摩洛哥、對其人民、對其文化或?qū)ζ渖鐣栴}思考的任何一種解釋(這是必須立即避開的一種誤解)。但是,把所遇到的事情即“偶遇瑣事”寫出來——撇開沒有成型的各種性格或人物(無人物支撐的小說片斷),也撇開敘事文本的任何連續(xù)脈絡(luò)(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敘事文本具有一種“信息”)。這些“偶遇瑣事”簡直可以構(gòu)成一部小說的結(jié)構(gòu),“故事性”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片斷式的。這一點,也像是一種閱讀指導,而且羅蘭·巴爾特也希望這種閱讀是間斷的、活動的,如同短暫的快感。這一點,我們看得很清楚,《羅蘭·巴爾特自述》一書曾在兩處談到這種文本。在“寫作計劃”的標題下,9他寫到:《偶遇瑣記》(短小文本,短信,俳句,筆錄,意義游戲,一切像樹葉一樣落下的東西)見《羅蘭·巴爾特自述》(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法文版,153頁。。在“這意味著什么”的標題下,他寫到:“一本相反的書有可能被這樣構(gòu)想:這本書能講述無數(shù)的‘偶遇瑣事’,同時禁止在某一天從中獲得意義,這將正好是一本俳句書。”同上,154頁。我們注意到,在這里,實際上,體裁通常被對驚奇、對一體性的破壞、對不恰當性的一種特殊的注意鎖定。偶遇瑣事就是這種情況:它間接地落入那些規(guī)則中。    《巴黎的夜晚》是從1979年8月24日至9月17日期間,在二十天左右的時間里寫的,那時,他剛剛把《思考》(Réflexion)一文交給《原樣》雜志,在那篇文章中,羅蘭·巴爾特探討了當他“主持一種雜志”時信心不足的情況。手稿上寫好了題目,編好了頁碼,甚至——就像我們后來看到的那樣——包含著讓主題更明確的某些說明。這就表明,手稿是準備在某天發(fā)表的這里所指的練習或第一個片斷,從文章下文的一個附注中得到了證實:“一無所獲的夜晚到此結(jié)束(1979年9月22日)。1)為了不浪費時間和盡快地擺脫備課;2)為了我的那些記錄和在此后依據(jù)卡片寫作一切?!?。準確地講,它不是日記,但——正像題目所指明的那樣——卻是構(gòu)成羅蘭·巴爾特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方面的唯一敘述。他從不在自己的家里度過夜晚時分,甚至連周末也不在家里度過。10根據(jù)《思考》一文的介紹,這些日記曾被多次閱讀過:“對于一種‘隱私日記’(作為作品)的辨析,只可能是文學性的——絕對意義、甚至是懷舊意義上的文學性?!币姡骸墩Z言的輕聲細語》,400頁。羅蘭·巴爾特在此提出了四種“原因”:詩學原因——“提供帶有寫作個性、帶有‘風格’(有人早就這么說過)、帶有作者個人習慣用語的一種文本”;歷史原因——“一天一天地把一個時代的痕跡、把所有混合的個體事物都分散成塵埃”;烏托邦原因——“把作者變成欲望對象,對于一位使我感興趣的作家,我想了解他的內(nèi)心、他每天的造幣活動、他的追求、他的情緒、他的顧慮”;情愛原因——以崇拜句子之人的身份去建構(gòu)“不一定是‘美的’、但卻是正確的句子的加工車間,不停地……按照……與激情極為相象的……一種情緒……去完善陳述活動的正確性”?,F(xiàn)在,寬宏大度在該詞各種意義上都難以做到,某些人便趁機抓住這里所說的情況,有時懷疑現(xiàn)代性之形式,有時則在欲望之中喪失信心。在上面所述之后,我們還需要假裝不知道人們都很了解這種缺乏狀況嗎?在羅蘭·巴爾特看來,在寫作已經(jīng)建立,在其已經(jīng)成為寫作之后,他不是那種在陳述活動的危機面前退縮的人。正因如此,這些文章即便從倫理學上來講也是出色的。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書包含《偶遇瑣記》和《作家索萊爾斯》兩部分。
  前者由羅蘭?巴爾特在摩洛哥旅游時的一些生活散記、通常意義的兩篇散文和在“巴黎的夜晚”名下的16篇日記組成,典型的巴爾特式片段寫作,賦予了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意味。
  后者包括羅蘭?巴爾特在不同時期發(fā)表的6篇評述索萊爾斯作品的文章,他在這些文章中對索萊爾斯的文學探索采取了肯定的態(tài)度,積極評價了這些探索在符號學方面的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jié)構(gòu)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jīng)歷可大致劃分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后輝映,并被公認為是蒙田以來法國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chuàng)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jié)構(gòu)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fā)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xiàn)象的“記號體系”,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結(jié)構(gòu)主義立場,朝向有關(guān)意義基礎(chǔ)、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zhì)等后結(jié)構(gòu)主義和解構(gòu)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于西方未來學術(shù)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其學術(shù)遺產(chǎn)對于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fā)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lǐng)域?qū)拸V,其作品適合于關(guān)心人文科學各領(lǐng)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lǐng)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書籍目錄

偶遇瑣記
出版說明
西南方向的光亮
偶遇瑣記
今晚在帕拉斯劇院
巴黎的夜晚
作家索萊爾斯
對話
戲劇,詩歌,小說
(1965—1968)
拒不因襲(1968)
漠視(1973)
當前情況(1974)
波動(1979)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今天,是7月17日,天氣晴朗。我坐在長凳上,出于好奇,便像孩子那樣瞇起眼睛,我看見一株花園中常見的雛菊隨意地橫在前面公路另一側(cè)的草地上。 公路如一條平靜的河水向前延伸。公路上不時駛過輕騎摩托車或拖拉機(只有此時才出現(xiàn)真正的農(nóng)村的聲音,這些聲音最終也像鳥的歌聲一樣富有詩意。由于稀少,這些聲音更突顯了大自然的寂靜,并賦予其一種人類活動的標志),它一直通向村子遠處的住宅區(qū)。這個村莊雖然不大,卻總還有幾處偏離中心的宅第。在法國,村莊難道不總是某種矛盾的空間嗎?在法國,村莊都不大,卻集中,且延伸很遠。我的家鄉(xiāng)很典型,它只有一個廣場、一座教堂、一家面包店、一家藥店和兩家雜貨鋪(如今,我應該說是兩家自助商店)。不過,就好像執(zhí)意要打破人文地理的表面規(guī)律那樣,它還有兩家理發(fā)店和兩位醫(yī)生。法蘭西,是一個可以用大小來談論的國家嗎?從國家生活的各個層面上看,我們更可以說:它是一個多方面復雜的國家。 這些畫面,就像依照我們把握它們的感知層次那樣變化著,我的西南方也在以相同的方式延伸。就這樣,我主觀地感知到三個西南方。 第一個極為廣闊(四分之一法國那么大),一種頑固的連帶意識本能地為我指明了它(因為我并未完整地參觀過):來自于這個空間的任何消息都以個人的方式觸及我。仔細想來,這作為整體的大西南方,對我來講,似乎就是語言,而不是方言(因為我不會任何奧克語)。但是,這種語言帶有地方鄉(xiāng)音,因為西南方的鄉(xiāng)音無疑影響了我幼年時的說話聲調(diào)。在我看來,這種加斯科尼鄉(xiāng)音(從廣義上講)和南方的鄉(xiāng)音(即地中海一帶的鄉(xiāng)音)是有區(qū)別的。在當今法國,加斯科尼鄉(xiāng)音具有某種值得驕傲的東西:電影方面的(雷米,費南代爾)、廣告方面的(食用油、檸檬)和旅游方面的民俗性創(chuàng)作,均堅持采用這種鄉(xiāng)音。西南方的鄉(xiāng)音(也許更沉重,更不易于歌唱)無法用現(xiàn)在使用的字母來書寫。為了顯示自己,它只出現(xiàn)15在對橄欖球運動員的采訪之中。我自己也沒有鄉(xiāng)音。不過,我小時候還是有點“南方味”:我說“Socializme”,而不說“Socialisme”(誰知道會不會產(chǎn)生兩種“社會主義”呢?)。 我的第二個西南方不是一個地區(qū),而僅僅是一條線,一段經(jīng)歷過的路程。在我從巴黎出發(fā)驅(qū)車(我已無數(shù)次做過這種旅行了)經(jīng)過昂古萊姆市時,一個信號告訴我,我已經(jīng)進了家門口,進入了童年時的故鄉(xiāng)了。路邊一小片松樹,院內(nèi)一棵棕櫚,低低的云在地面投影出一副活動的面孔。于是,西南方高貴和妙不可言的燦爛光亮開始了。這種光亮從不灰蒙、從不淺淡(即便太陽不放光彩),它是一種宇宙之光,不由借以影響各種東西的色彩(就像在另一側(cè)的南方那樣)來確定,而是由它賦予大地的極適宜居住的性質(zhì)來確定。我只能這樣說:它是燦爛的光亮。應該在秋天(這是這一地區(qū)最好的季節(jié))來看這種光亮(我?guī)缀跸胝f,來聽這種光亮,因為它是富有音樂感的)。它是液態(tài)的、輻射的、令人憐惜的,因為它是一年中最后的美麗之光,它照出了每件事物的差別(西南方是小氣候地區(qū)),它使這一地區(qū)抵御所有庸俗、所有群居行為,使它無法隨意簡單地一游了事,并揭示出其內(nèi)在的高貴性(這不是一個階級問題,而是一個特征性問題)。在對此大加贊揚的時候,我無疑是小心謹慎的:西南方的天氣,就從來沒有令人討厭的時候嗎? 當然有,但對我來說,那不是陰雨天或暴雨天(盡管這種時候很多),也不是天空灰暗的時候。在我看來,光亮方面的意外不產(chǎn)生任何憂郁。這些意外不影響“靈魂”,只影響軀體:有時身上濕漉漉的,甚至帶有綠色的臟東西,有時則被西班牙方向吹來的風搞得精疲力竭——這種風使比利牛斯山變得既顯得很近又帶著點怒氣。這是一種模糊的感覺,這種感覺的疲憊最終包含有某種令人快活的東西,如同每當我的軀體(而不是我的目光)出現(xiàn)紊亂時所發(fā)生的情況。

編輯推薦

《明德書系?文化譯品園:偶遇瑣記 作家索萊爾斯》作者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后輝映,并被公認為是蒙田以來法國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chuàng)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jié)構(gòu)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fā)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偶遇瑣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還沒看,裝幀還不錯。沖著羅蘭巴特和索萊爾斯買的。
  •   理所當然。
  •   典型的巴爾特式片段寫作,賦予了這些作品以獨特的意味。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