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建模研究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史代敏  頁數:194  

內容概要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建模研究》從微觀和宏觀兩個維度全面剖析居民金融資產數量與結構研究的相關問題,因此本書對居民金融資產的研究有著微觀和宏觀雙重目的。微觀目的是尋找居民金融資產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金融資產總量與結構的影響因素;解釋家庭金融資產如何影響居民消費和投資行為。宏觀目的主要是明確居民金融投資與金融市場、宏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發(fā)展對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與結構的影響,以及進一步分析其對居民的收入、生活狀況的影響,同時反過來也分析居民金融資產選擇對經濟金融的影響,從而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建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從理論上對居民金融資產總量與結構進行分析,包括居民金融資產形成原因、各種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同時也對相關變量選取、數據收集、數據計算等問題進行探討,作為宏、微觀分析的基礎鋪墊。其次,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此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共分為微觀分析和宏觀分析兩大部分。在微觀分析部分,運用抽樣調查得到的居民個體微觀數據,分別對居民金融資產的總量選擇和居民金融資產的結構選擇進行實證分析。在宏觀分析部分,依次研究我國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市場的相關性問題、居民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發(fā)展的相互影響問題,以及居民金融資產總量和結構的未來趨勢分析問題。最后,闡述本書得到的主要結論與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史代敏,男,1965年3月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F任西南財經大學統(tǒng)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普通高?!笆亚嗄杲處煛薄2⑷沃袊y(tǒng)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統(tǒng)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應用統(tǒng)計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工程學會委員。同時擔任《統(tǒng)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數理統(tǒng)計與管理》等多家期刊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時間序列分析、金融投資數量分析、應用統(tǒng)計。先后在《管理世界》、《統(tǒng)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多篇論文被《財經》、《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轉載;出版專著、教材6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首批科研項目、國家統(tǒng)計局重點科研項目等各級課題10多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10余項。承擔完成的中國人民銀行重點課題“人民幣現金總量與結構需求預測”,研究結論上報國務院主要領導后受到重視,建議被采納。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國內外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研究文獻述評
 1.3本書的研究內容、方法與思路
第2章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一般分析
 2.1概念界定及數據說明
 2.2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形成原因分析
 2.3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及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
 2.4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形成特點及影響因素特點
第3章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選擇實證分析
 3.1微觀數據樣本家庭基本狀況的統(tǒng)計描述
 3.2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的一般統(tǒng)計分析
 3.3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的數據探索分析
 3.4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的模型構建
 3.5tobit模型的估計與檢驗
 3.6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的實證分析
 3.7本章 主要結論
第4章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選擇實證分析
 4.1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的一般統(tǒng)計分析
 4.2各屬性變量對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影響的方差分析
 4.3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的模型構建
 4.4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的實證分析
 4.5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量與結構的相關性分析
 4.6本章 主要結論
第5章 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市場的關聯(lián)性研究
 5.1金融市場發(fā)展相關文獻述評
 5.2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市場發(fā)展關系理論分析
 5.3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資產收益率關系實證研究
 5.4居民金融資產總量與金融市場發(fā)展互動關系實證研究
 5.5居民金融資產結構與金融市場發(fā)展互動關系實證研究
第6章 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研究
 6.1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理論分析
 6.2居民金融資產總量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
 6.3居民金融資產結構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
第7章 結論、啟示及建議
 7.1微觀研究得到的結論及啟示
 7.2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市場相關性研究結論及啟示
 7.3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研究結論及啟示
 7.4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7.5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6-1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理論分析  居民金融的發(fā)展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一國經濟,居民金融資產總量變化、結構變化同經濟增長的關聯(lián)性更多地是通過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間接作用的。也就是說,居民金融資產的選擇最終還是要通過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也就是一國的金融市場,轉換為投資,通過投資推動經濟的增長。因此,本節(jié)將對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關聯(lián)性的理論分析分為四個層次,層層遞進,以清晰剖析二者的互動關系:第一,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一般性分析,從整體上粗略介紹二者關系線條,以便對二者的聯(lián)系有大體框架性的了解。第二,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金融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分析,作為關系傳遞的第一環(huán)節(jié),這一問題在第5章已經詳細分析過,本節(jié)只作簡要陳述。第三,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聯(lián)性分析,作為關系傳遞的另一環(huán)節(jié),二者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本部分將重點介紹二者間的相互影響關系。第四,連接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分析,重點詳細分析二者關系中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如何通過一方來傳遞對另一方的作用力的,通過這一分析使得二者間的關系鏈條更加清晰,同時也能為定量分析的指標選取提供參考,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作出的理論分析也可直接為政策制定提供建議。  6.1.1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關系一般性理論分析  盡管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與經濟增長需通過金融市場這一橋梁來聯(lián)結,但省略這一中間媒介,直接分析二者間的關系雖然不夠深刻,但更直觀,本部分就是為了達到直觀框架性地了解二者關系的目的。不難看出,居民金融資產的選擇與社會經濟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和重要的互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居民金融資產是支持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居民金融資產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參加國家經濟建設:一是直接投資,如股票、債券;二是間接投資,通過銀行存款,將資金送達使用者手中。在我國,居民儲蓄率一直很高。高儲蓄率意味著充足的國內資金支持,使投資率的提高有了實現的可能。這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有著重要的現實基礎意義。  第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有利于居民金融資產總量的擴大。居民金融資產總量的提高源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在既定的分配格局下,沒有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就沒有居民收入的整體提高?! 〉谌?,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優(yōu)化是我國經濟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如果不合理,必然形成金融風險。比如,在過高的儲蓄率背景下,居民金融儲蓄資產規(guī)模龐大,而企業(yè)自有資金嚴重不足。相應地,企業(yè)要求更多的融資。在直接融資規(guī)模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融資的途徑只能選擇間接融資,而間接融資屬于商業(yè)信貸,它與負債相聯(lián)系。因此,企業(yè)擴大融資就等同于企業(yè)增加負債。企業(yè)高負債必然帶來企業(yè)經營的高成本。此外,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yè)存在責、權、利關系含糊,經營行為缺乏約束的問題。這就導致存在兩種風險:一是隨著企業(yè)經營困難加大,銀行的不良信貨資產會逐漸增多。銀行作為金融系統(tǒng)的核心,其不良資產的增多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二是直接融資市場容量偏小會導致投機性過強。由于過度投機造成的虛假繁榮,資金市場的利潤率將大大高于生產企業(yè),從而誘使資金從生產領域轉移到資金市場,這就導致了泡沫的產生?! 〉谒?,經濟增長為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優(yōu)化提供了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程度不同,金融需求就不同,金融資產結構就會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主要是由兩條途徑實現的:其一,經濟增長不僅會增加居民金融資產總量,還會改變居民金融資產結構。這是因為經濟增長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從而擴大居民金融資產總量規(guī)模。同時,隨著財富水平的提高,其風險偏好也將發(fā)生變化,最終使得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其二,隨著經濟發(fā)展,經濟結構也會發(fā)生改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企業(yè)規(guī)模及類型結構的改變。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必然要求與更高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這意味著金融機構的融資規(guī)模必須擴大,融資效率必須提高,融資手段必須多樣化?!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建模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