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證技術學

出版時間:1990-5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徐立根|主編:曾憲義//王利明  頁數:320  

內容概要

  第四版《物證技術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區(qū)別于上一版:
   1.修正了一些文字、圖表及表述錯誤;
   2.增加了“物證技術學的基本原理”作為本書的第二章,全面介紹了物質可分性原理和物質交換原理;
  
3.完善并充實了原第二十一章(本版第二十二章)“音像物證技術(二):聲音及其鑒定”、原第二十二章(本版第二十三章)“音像物證技術(三):圖像物證及其檢驗”;
   4.修改、調整、更新了原第二十三章(本版第二十四章)“電子物證技術”。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物證、物證技術、物證技術學 
 第一節(jié) 物 證 
 第二節(jié) 物證技術 
 第三節(jié) 物證技術學 
 第四節(jié) 物證技術學和鄰近學科的關系 
第二章 物證技術學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物質可分性原理 
 第二節(jié) 物質交換原理 
第三章 物證技術學的同一認定和種屬認定理論 
 第一節(jié) 同一認定概述 
 第二節(jié) 同一認定的主體和客體 
 第三節(jié) 同一認定的依據和條件 
 第四節(jié) 同一認定的類型 
 第五節(jié) 特征反映體檢驗的一般方法 
 第六節(jié) 種屬認定的概念及與同一認定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第七節(jié) 種屬認定中物質屬性檢驗的一般方法 
 第八節(jié) 研究同一認定和種屬認定理論的意義 
第四章 物證攝影技術 
 第一節(jié) 物證攝影的概念、作用和特點 
 第二節(jié) 近距離攝影 
 第三節(jié) 物證原物大、直接擴大和顯微攝影方法 
 第四節(jié) 陰影攝影和脫影攝影方法 
 第五節(jié) 文書翻拍和物證分色攝影方法 
 第六節(jié) 紅外線、紫外線、激光在物證攝影中的應用 
 第七節(jié) 物證技術中的數碼攝影 
第五章 形象痕跡技術(一):指紋、足跡、牙痕及其鑒定 
 第一節(jié) 形象痕跡概述 
 第二節(jié) 指紋及其鑒定 
 第三節(jié) 足跡及其鑒定 
 第四節(jié) 牙痕及其鑒定 
第六章 形象痕跡技術(二):工痕、槍痕、車痕及其鑒定 
 第一節(jié) 工痕及其鑒定 
 第二節(jié) 槍痕及其鑒定 
 第三節(jié) 車痕及其鑒定 
第七章 文書物證技術(一):可疑文書概述 
 第一節(jié) 文書及可疑文書的概念 
 第二節(jié) 文書物證技術的類型和作用 
 第三節(jié) 案件中可疑文書的勘驗和送檢 
第八章 文書物證技術(二):筆跡鑒定 
 第一節(jié) 筆跡的概念、實質和筆跡鑒定的科學性 
 第二節(jié) 筆跡的特征體系 
 第三節(jié) 筆跡鑒定中的筆跡樣本 
 第四節(jié) 筆跡鑒定的一般方法 
 第五節(jié) 偽裝筆跡的常用手法及偽裝筆跡的鑒定可能性 
第九章 文書物證技術(三):偽造、變造文書及印章印文的檢驗 
 第一節(jié) 偽造文書及其檢驗 
 第二節(jié) 變造文書及其檢驗 
 第三節(jié) 偽造印章印文及其檢驗 
 第十章 文書物證技術(四):文書物質材料及文書制作時間的檢驗 
 第一節(jié) 文書物質材料及文書制作時間的概述 
 第二節(jié) 文書物質材料的檢驗 
 第三節(jié) 文書制作時間的檢驗 
第十一章 文書物證技術(五):其他文書物證的檢驗 
 第一節(jié) 打印文書的檢驗 
 第二節(jié) 靜電復印文書的檢驗 
 第三節(jié) 被損壞文書的檢驗 
 第四節(jié) 被涂抹文字的顯現 
 第五節(jié) 抑壓文字的顯現 
第十二章 化學物證技術(一):概述 
 第一節(jié) 化學物證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化學物證技術的任務和作用 
 第三節(jié) 化學物證的發(fā)現和提取 
第十三章 化學物證技術(二):爆炸、縱火物證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爆炸與燃燒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炸藥與燃物質 
 第三節(jié) 爆炸、縱火物證的收集 
 第四節(jié) 爆炸、起火情況的分析 
 第五節(jié) 爆炸物證、縱火物證的檢驗 
第十四章 化學物證技術(三):泥土、玻璃、纖維物證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泥土物證及其檢驗 
 第二節(jié) 玻璃物證及其檢驗 
 第三節(jié) 纖維物證及其檢驗 
第十五章 化學物證技術(四):塑料、橡膠、油脂、涂料物證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塑料、橡膠的性質和分類 
 第二節(jié) 塑料和橡膠物證的特點及提取方法 
 第三節(jié) 塑料和橡膠物證的檢驗 
 第四節(jié) 塑料和橡膠助劑的檢驗 
 第五節(jié) 油脂物證及其檢驗 
 第六節(jié) 涂料物證及其檢驗 
第十六章 化學物證技術(五):毒品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毒品的概念及分類 
 第二節(jié) 常見毒品簡介 
 第三節(jié) 毒品檢驗的一般方法 
第十七章 化學物證技術(六):毒物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毒物及毒物分析概述 
 第二節(jié) 毒物物證的分析 
 第三節(jié) 氰化物、乙醇中毒的檢驗 
 第四節(jié) 亞硝酸鹽中毒的檢驗 
 第五節(jié) 砷化合物中毒的檢驗 
 第六節(jié) 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的檢驗 
 第七節(jié) 生物堿類藥物中毒的檢驗 
 第八節(jié) 有機磷殺蟲劑中毒的檢驗 
 第九節(jié) 一氧化碳中毒的檢驗 
第十八章 生物物證技術(一):概述 
 第一節(jié) 生物物證及生物物證檢驗的任務、作用 
 第二節(jié) 生物物證的發(fā)現、提取、包裝、保存和送檢 
第十九章 生物物證技術(二):血痕的檢驗 
 第一節(jié) 血痕的勘驗和可疑血痕的定性 
 第二節(jié) 人血與動物血的鑒別 
 第三節(jié) 人血紅細胞血型的檢驗 
 第四節(jié) 人血紅細胞酶型的檢驗 
 第五節(jié) 人血清型和白細胞型的檢驗 
 第六節(jié) 人血的nna檢驗 
第二十章 生物物證技術(三):毛發(fā)、精斑、唾液斑及植物物證檢驗 
 第一節(jié) 精斑、唾液斑的檢驗 
 第二節(jié) 毛發(fā)的檢驗 
 第三節(jié) 植物物證 
第二十一章 音像物證技術(一):概述 
 第一節(jié) 音像物證的概念和特點 
 第二節(jié) 音像物證的種類及音像物證檢驗的任務 
第二十二章 音像物證技術(二):聲音及其鑒定 
 第一節(jié) 聲音、語音、聲(語)音辨識及聲紋鑒定 
 第二節(jié) 聲紋鑒定的主要內容及說話人鑒定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jié) 說話人鑒定的主要儀器設備、方法和聲紋譜 
 第四節(jié) 聲紋鑒定的樣本提取及說話人鑒定的結論種類 
第二十三章 音像物證技術(三):圖像物證及其檢驗 
 第一節(jié) 圖像概述 
 第二節(jié) 人像照片檢驗 
 第三節(jié) 變造、偽造圖像的檢驗 
 第四節(jié) 模糊圖像處理與圖像測量 
 第五節(jié) 動態(tài)圖像攝錄設備的檢驗 
 第六節(jié) 動態(tài)圖像內容的檢驗 
第二十四章 電子物證技術 
 第一節(jié) 電子物證的概念、特征與分類 
 第二節(jié) 電子物證的發(fā)現與提取 
 第三節(jié) 電子物證的鑒定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物證技術學作為自然科學與法學相交叉的邊緣學科,是物證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從19世紀中葉始,為同日益增長的犯罪作斗爭,歐洲的化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就相繼研究利用科學技術方法發(fā)現、記錄、提取和檢驗案件中的物證的問題。最早出現的是毒物檢驗技術,后來又有血型檢驗技術、指紋檢驗技術以及其他物證技術出現。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努力,針對各種物證進行發(fā)現、記錄、提取和鑒定而研究的種種科技方法,終于形成一個嶄新的科學領域,即物證技術領域。我國物證技術是在20世紀初隨著西方司法制度的傳人而逐漸建立的,但在不實行法治的社會制度下,物證技術不可能得到重視和發(fā)展。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物證技術的發(fā)展有了適宜的土壤。為了適應同犯罪作斗爭的需要,公安機關展開了以物證技術和法醫(yī)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刑事技術工作的組織建設和業(yè)務建設。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公安系統(tǒng)內中央和省市一級均已建立了相應的技術機構,并且培訓了一大批專業(yè)技術人員;司法部系統(tǒng)也在上海建立了從事物證技術鑒定和法醫(yī)鑒定的司法鑒定科學研究所。然而,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受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政法領域出現了片面強調依靠群眾辦案、忽視技術工作的傾向.技術工作發(fā)展的良好勢頭受到了遏制;而“文化大革命”期間,技術工作像其他專門工作一樣,更受到徹底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包括物證技術在內的各項刑事技術工作,又走上恢復和發(fā)展的道路。經過一二十年的努力,公安系統(tǒng)和檢察系統(tǒng)都已建立了為偵查服務的“三級技術點”,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技術工作發(fā)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物證技術教育方面,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有較大的發(fā)展。公安部和多數省市都積極發(fā)展了專門培養(yǎng)刑偵和刑技專業(yè)人員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學校政法院系也為物證技術教育和物證技術學學科建設作出了很大努力;一些條件較好的法學院系開始招收物證技術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有些法學院系經國家司法主管部門批準,還利用本單位實驗室設備和專業(yè)師資力量創(chuàng)辦了非官方的物證鑒定機構,為社會提供鑒定服務。這一切都表明,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國物證技術已經獲得空前的發(fā)展。正是物證技術的這種發(fā)展形勢,促進了新學科——物證技術學的產生。1985年國家教委正式將物證技術學列入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寫計劃。1990年5月我國第一部《物證技術學》教材經國家教委審定,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在1993年7月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和專業(yè)簡介》中,物證技術學被規(guī)定為法學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課程之一。

編輯推薦

《物證技術學(第4版)》是高等學校文科教育,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物證技術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物證的入門圖書
  •   蛋疼的第四版
  •   教材,好書!
  •   很好用的一本書,結合老師講課內容
  •   給同學買的 他說挺好啦啦啦
  •   詳細,有體系,教科書
  •   質量好。。書倒是不厚
  •   書沒看,老師推薦的~~
  •   就是細節(jié)不是很全。質量不錯。
  •   其中,第三版的錯誤的地方修改了一部分,也把第三版比較絕對的表述完善了一些。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三版,那么大小的書。這本書的部分地方,排版和內容還是有些不完善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