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周光權(quán)  頁數(shù):34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立足于新行為無價值論的立場,承認行為規(guī)范違反和法益侵害對于犯罪評價的重要性,全面論述刑法基本原則、犯罪成立理論、未遂論、正犯與共犯、犯罪競合論以及刑罰論。本書的特色在于:(1)按照階層的而非平面結(jié)構(gòu)的理論,討論犯罪成立的主觀和客觀要件,實現(xiàn)體系上的創(chuàng)新,在“體系的思考”上邁出了關鍵步伐。(2)反思現(xiàn)行的刑法學研究方法:對于刑法總論的關鍵問題都提出了獨到、深入的見解,在建構(gòu)“精巧的刑法解釋學”方面進行了嘗試,在“體系的思考”中凸顯“問題的思考”。(3)重視社會發(fā)展和刑法制度變遷之間的關密關聯(lián)性,強調(diào)刑罰積極的一般預防功能,促進公眾認同與刑法制度之間的互動。(4)提倡學派論爭,對刑法諸問題的解釋,與作者一直堅持的刑法客觀主義立場保持緊密關聯(lián),最大限度地貫徹了思維的前后一貫性。

作者簡介

  周光權(quán),男,漢族,1968年1月出生,重慶市人。199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法律系,1996年至l999年期間,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陳興良教授學習刑法學,199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師(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博士生導師(2006年)?,F(xiàn)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內(nèi)近十家司法機關專家咨詢委員,多所大學、研究機構(gòu)兼職教授或客座研究員。曾兼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任客座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等。
  出版《注意義務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刑法諸問題的新表述》(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各論講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刑法學的向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各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犯罪論體系的改造》(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等個人專著9部;合著、主編、參編《刑法學的現(xiàn)代展開》(與陳興良教授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等刑法學著作二十余部。
  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一百二十余篇。
  2002年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shù)獎”;2004年獲清華大學“學術(shù)新人獎”(清華大學青年學術(shù)成果最高獎);2005年獲第二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shù)獎(法鼎獎)銀獎;2006年獲司法部優(yōu)秀法學科研成果二等獎;2008年人選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刑法學基本范疇
 第二章 刑法理論對立
 第三章 刑法基本原則
 第四章 刑法適用范圍
第二編 犯罪論
 第五章 犯罪論體系
 第六章 犯罪客觀要件
 第七章 犯罪主觀要件
 第八章 犯罪排除要件
 第九章 犯罪特殊形態(tài)Ⅰ:未完成形態(tài)
 第十章 犯罪特殊形態(tài)Ⅱ:正犯與共犯
 第十一章 犯罪特殊形態(tài)Ⅲ:犯罪競合
第三編 刑罰論
 第十二章 刑罰根據(jù)
 第十三章 刑罰種類
 第十四章 刑罰裁量
 第十五章 刑罰執(zhí)行
 第十六章 刑罰消滅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四)不作為與作為具有等價值性需要特別討論的是,行為人有作為義務,也能夠履行該義務,但其竟然未履行特定作為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后果,只是有可能被評價為某種不作為犯罪。而究竟能否最終被評價為某種特定的不作為犯罪,還必須從規(guī)范的角度,考慮該作為是否與作為行為在主、客觀方面性質(zhì)上大致相同,即具有構(gòu)成要件上的“同價值性”或者等值性。同價值性問題,在純正作為犯中,無須討論。而不純正不作為犯所對應的犯罪,在實踐中多由作為形式實施,因此存在著對不作為是否能夠與作為同等評價的“價值”判斷。法律并不處罰所有的不純正不作為,而只處罰在價值上可以與作為同等看待的不作為。那么,相當于“殺人”的不作為,需要具有與積極地打擊他人頭部、刺殺他人心臟殺人等作為同等的犯罪性。例如,母親不給嬰兒喂奶,致其餓死的行為,在規(guī)范上,視作與殺人的作為同價值的行為;在社會生活中,一般人也會將母親的不作為,評價為與作為具有同等程度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對于不作為與作為之間是否具有同價值性,需要結(jié)合具體的案件仔細判斷。例如,警察因職務上的要求,有制止違法犯罪活動、救助被害人的義務。某警察發(fā)現(xiàn)罪犯正在瘋狂殺害妻子,在履行保護、救助義務具有容易性、可能性的場合,拒不履行保護、救助義務,最后被害人死亡的,是否只成立玩忽職守罪,而絕對不可能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又如,消防隊員接到救火報告后,基于泄憤報復等惡意,明確拒絕前往火災現(xiàn)場,導致重大人身、財產(chǎn)損失的,是否成立不作為的放火罪?再比如,醫(yī)生接到病人的求救電話,拒不出診救助病人的,能否評價為不作為的故意殺人?又如,司機甲明知被自己撞的乙流血不止,生命垂危,仍然自行從交通肇事現(xiàn)場逃逸,乙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甲的不救助行為是與故意殺人罪具有同價值性,還是僅僅評價為交通肇事罪即為已足?這就需要分析警察、消防隊員、醫(yī)生、司機的行為和相應重罪之間,是否具有同價值性。對同價值性的判斷,有必要考慮:不作為行為人是否的確對法益所受損害進行了原因設定,即行為人的不作為是否有可能導致危害結(jié)果發(fā)生的抽象的、一般的危險。當然,更要進一步考慮的是:行為人是否對于結(jié)果惹起進行了現(xiàn)實性的、排他的具體支配、控制,并進而導致了危害結(jié)果?換言之,是否行為人在著手進行對結(jié)果的排他性支配后,按照社會一般觀念,其他人便無法干預,從而使行為人對某種社會關系的保護處于一定的排他保證地位,被害人由此處于無人救助的地位。因此,警察的不救助行為原則上成立玩忽職守罪。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其拒不履行保護、救助義務的不作為行為,也可能與作為的故意殺人行為具有等價值性。此時,應當主要考慮現(xiàn)場的情況和警察的犯罪心態(tài):如果其系現(xiàn)場唯一能夠保護、救助被害人的人,其履行保護、救助義務也比較容易,但是其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的故意心態(tài)極其明顯,則對該警察的行為可以考慮定故意殺人罪,而不認定為玩忽職守。消防隊員拒不履行救火義務的行為,屬于玩忽職守的行為,乃是純正的不作為行為,未援助的結(jié)果即使是財物被完全燒毀,也不直接發(fā)生不作為放火的作為義務。對此,理論上可以解釋為: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不能直接成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此外,在火災發(fā)生之際,火災的消除既取決于消防隊員的努力,但是更受制于先前火勢的大小。消防隊員前往現(xiàn)場,并不絕對地就能撲滅火焰,其明確拒絕救火的行為,很難說對結(jié)果有實質(zhì)的、排他的支配,所以,消防隊員拒絕救火的行為,與不作為的放火并不具有等價性,無論其拒絕救助的行為主觀惡性多重,都不應當構(gòu)成不作為的放火罪。

編輯推薦

《刑法總論(第2版)》是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刑法總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0條)

 
 

  •   本書立足于新行為無價值論的立場,承認行為規(guī)范違反和法益侵害對于犯罪評價的重要性,全面論述刑法基本原則、犯罪成立理論、未遂論、正犯與共犯、犯罪競合論以及刑罰論。本書的特色在于:(1)按照階層的而非平面結(jié)構(gòu)的理論,討論犯罪成立的主觀和客觀要件,實現(xiàn)體系上的創(chuàng)新,在“體系的思考”上邁出了關鍵步伐。(2)反思現(xiàn)行的刑法學研究方法:對于刑法總論的關鍵問題都提出了獨到、深入的見解,在建構(gòu)“精巧的刑法解釋學”方面進行了嘗試,在“體系的思考”中凸顯“問題的思考”。(3)重視社會發(fā)展和刑法制度變遷之間的關密關聯(lián)性,強調(diào)刑罰積極的一般預防功能,促進公眾認同與刑法制度之間的互動。(4)提倡學派論爭,對刑法諸問題的解釋,與作者一直堅持的刑法客觀主義立場保持緊密關聯(lián),最大限度地貫徹了思維的前后一貫性。
  •   繼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和山口厚《刑法總論》、《刑法各論》之后今年值得推薦的又一極具學術(shù)分量的教科書。
  •   體系清晰,周光權(quán)立足刑法新理論,娓娓道來,繁瑣文字幾乎沒有,推薦
  •   對刑法總論進行了深刻剖析,精辟。
  •   比起法律出版社的刑法總論,該書更適合初學者
  •   清華刑法三劍客之一的周光權(quán),分三部分介紹刑法各論的知識,較為少見。
  •   很好,周光權(quán)的刑法思想還是值得肯定的
  •   中國刑法不只有張明楷
  •   便宜點會更好了啊,清華刑法學就是特色鮮明,,,
  •   周老師是刑法學專家,教材很好,送貨很快
  •   好書,相見恨晚,哈哈。我應該多讀幾遍。開啟刑法學之門。
  •   泰斗人物的法學經(jīng)典著作
  •   這是剛出的一版,書是很好的書,都是很前沿的學術(shù)觀點,是教科書內(nèi)容的很好的補充,不過,個人認為有點深度,比較的難懂!
  •   周老師的著作,全書體現(xiàn)了行為無價值論的觀點。理論性與通俗性兼具,是本好教材。
  •   總論有些小簡單
  •   周光權(quán)的書比張明楷的好讀一些,還是不錯滴
  •   就是快遞慢了點,還有就是本來是貨到刷POS機,也不知道是哪里出問題了,結(jié)果快遞小伙伴沒有帶POS機,只能付現(xiàn)金了。其他的都還可以。
  •   書是正版,還是比較好,還可以!
  •   很多人推薦的,應該不錯
  •   力推三段論的第二桿大旗!沉下心慢慢讀后再評!只是包裝太破損!生氣啊!
  •   值得沒事看看
  •   書不錯,就是價格有些貴。折扣再低點就OK
  •   好,非常的好。
  •   很不錯。體例新穎
  •   javascript:;給兒子買的,內(nèi)容我就不清楚了。
  •   以后上課就用它了
  •   為準備考研買的,還可以順便復習司考用,講的很詳細
  •   喜歡周光權(quán)的書
  •   看起來不是很新 封面有破損
  •   挺好。。。很有用。。
  •   跟學校統(tǒng)一買的教科書一樣
  •   像是正版,挺好的,質(zhì)量不錯。
  •   物流太慢太慢了
  •   內(nèi)容比上課的深,可以參考
  •   質(zhì)量好可以,就是運送過程把書扎壞了,封面有點破損。
  •   周光權(quán)的大名在刑法界已經(jīng)不用多說了,和張明楷一樣是德日刑法的支持者?,F(xiàn)在馬克昌已經(jīng)去世了,高銘暄也年歲已高,等到蘇聯(lián)刑法學的這些權(quán)威過世之后,就是周光權(quán)、張明楷和陳興良三劍客創(chuàng)立新一代刑法的時候了。
  •   正品 可以推薦 老公用書
  •   周光權(quán)教授的思路值得大家學習——精細化耕作?。?/li>
  •   說是倡導學派之爭,可火藥味挺濃.觀點也是拿來主義,而且翻來覆去的.
  •   1、書本很臟,書頁顯然掉在地上過,有黑色污垢,我一頁頁用橡皮擦了半天2、外面只套了個尼龍袋,里面連個墊也沒有,以前還墊的,現(xiàn)在墊都沒墊。3、書本質(zhì)量不錯,但是這次買書對服務很不滿意。
  •   周光權(quán)教授,以行為無價值出發(fā)闡述自己的學理觀點,內(nèi)容清晰豐富,通俗易懂,對司考幫助極大,值得擁有~
  •   書還行,服務也可,就是價格太貴了!唉,被迫才買!讀書的時候,沒錢買書,有錢的時候,又沒時間也沒興趣看書了!我們的社會??!
  •   刑法總論(第2版) 這本書不錯
  •   速度快。有自己思想,倡導學派之爭
  •   內(nèi)容涉及了新的刑法理論,非常容易理解,而且敘述非常詳細。值得法學專業(yè)及參加司法考試的學生閱讀。
  •   個人覺得直接買柏浪濤的刑法攻略就好了,理論都是差不多的,沒必要買這本書!
  •   周老師的書都是值得一讀的。
  •   本來想了解一下周光權(quán)老師的刑法觀點,買回來后因為時間的關系所以可能會擱置一段時間了。更推薦剛開始學法學的人看,了解更多有關的觀點。
  •   yes very good
  •   內(nèi)容不錯,可惜自己買得太遲。
  •   這是周老師的一本好書!
  •   周老師的這套刑法教科書顛覆了我的很多傳統(tǒng)的觀念和看法,這種感覺和當初讀張明楷教授的書的感覺是極其相似的。感覺二人雖然都主張向大陸法系刑法學習,都主張新行為無價值論,都主張改造我們現(xiàn)有的刑法體系... 閱讀更多
  •   不錯不錯,降價挺超值的
  •   個人專著,有獨立見解
  •   周老師的著作,值得買的
  •   書還是不錯的,需要好好閱讀!
  •   新行為無價值論···
  •   周光權(quán)老師的書是大師級的著作,值得一看!
  •   聽“(新)行為無價值論”接著講
  •   刑法總論第二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