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友蘭 頁數(shù):335
Tag標簽:無
前言
古之作者,于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后,每別作一篇,述先世,敘經(jīng)歷,發(fā)凡例,明指意,附于書尾,如《史記》之《太史公自序》,《漢書》之《敘傳》,《論衡》之《自紀》,皆其例也。其意蓋欲使后之讀其書者,知其人,論其世,更易知其書短長之所在,得失之所由。傳統(tǒng)體例,有足多者。 本書所及之時代,起自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迄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中國歷史急劇發(fā)展之時代,其波瀾之壯闊,變化之奇詭,為前史所未有。書于其間,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都凡四部分:日“社會”,志環(huán)境也;日“哲學”,明專業(yè)也;日“大學”,論教育也;日“展望”,申信心也。長短不同,舊日小說家所謂“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也。揆之舊例,名日“自序”。非一書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總序也。世之知人論世、知我罪我者,以觀覽焉。 “三松堂”者,北京大學燕南園之一眷屬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動亂殆將逐出,幸而得免。庭中有三松,撫而盤桓,較淵明猶多其二焉。余女宗璞,隨寓此舍,嘗名之日“風廬”,謂余日:已名之為風廬矣,何不即題此書為風廬自序?余以為昔人所謂某堂某廬者,皆所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風,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然之。 書中所記,有歷歷在目、宛如昨日者,而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余亦屆耄耋,耳目喪其聰明,為書幾不成字。除四、五、六章外,皆余所口述,原清華大學哲學系涂生又光筆受之,于書之完成,其功宏矣,書此志謝。 馮友蘭 1981年11月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世紀哲人馮友蘭先生在晚年回眸自己學林春秋的自述傳記。歷盡百年滄桑之后,馮友蘭先生以一種淡定的態(tài)度,娓娓道來自己求學、治學的經(jīng)歷,同時也展現(xiàn)了作者面對那個西風落葉的時代所懷有的心態(tài),以及同l時代一批學人輕舟激水、奮發(fā)圖強的精神??鼤帧吧鐣薄ⅰ罢軐W”、“犬學”、“展望”四部分,分別敘述了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學術(shù)成長、求學教學過程以及對“舊邦新命”的殷切矚望。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河南唐河人,字芝生,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被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教授譽為“真正學者的材料”。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部 社會
第一章 清末帝制時期
第二章 民國時期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第二部 哲 學
第四章 二十年代
第五章 三十年代
第六章 四十年代
第七章 五十年代及以后
第三部 大 學
第八章 北京大學
第九章 清華大學
第十章 西南聯(lián)合大學
第四部 展 望
第十一章 明志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過了新年,大哥、二哥、四哥和我四個人,還有些別的同學,一同起身往開封。先坐馬車到駐馬店去坐火車。當時從北京到漢口的火車,夜間不走,從北京到漢口要走三天。第一天由北京走到彰德,就停下了。旅客們都要拖帶著行李下車住旅館,等第二天再上車繼續(xù)前進。第二天,從彰德走到駐馬店,又停下來,旅客們又折騰一番,到第三天才到漢口。彰德和駐馬店稱為“宿站”,旅館業(yè)都特別興盛。駐馬店本來是一個小集鎮(zhèn),忽然變成宿站,很快地發(fā)展起來。在我們?nèi)サ臅r候,那些旅館都還是搭的席棚。我們到駐馬店已經(jīng)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頭一件事情就是到火車站去看火車,在火車站臺上,忽然覺得似乎是地動山搖,只見火車頭拉著列車,威風凜凜,差不多從南北兩方同時開進站來,當時覺得很壯觀?;疖囃O乱院?,旅客們拖帶著行李走出車站。車站門口,有各旅館的接客伙計,手里拿著小旗,夾道呼喊,各報自己旅館的名字。旅客們接到某一旅館的小旗,就把行李交給那個伙計,交代以后,他就自由自在地走向旅館,行李由伙計負責。第二天早晨,伙計又帶著行李,送旅客上車,代旅客找好座位,把行李安置好,然后向旅客告別。服務(wù)很周到,態(tài)度也好。他們也沒有學過“旅游學”,也沒有受過外國旅游學專家的訓練,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人,照著傳統(tǒng)的旅館業(yè)的規(guī)矩,就把事情辦得很好。我們于第二天坐火車到開封。我們要投考的中州公學的中學班設(shè)在開封南關(guān)外,據(jù)說是從前的一個書院??荚囉址譃槌踉嚭蛷驮噧纱巍N页踉嚳剂说诙?,復試第一名。四哥和其他高小畢業(yè)的人都落在后邊,當時我自己也有點驚奇。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我向哥倫比亞大學請求過獎學金。杜威教授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信相當?shù)亻L,最后一句話說:“這個學生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材料?!蔽覐膰饣貋怼袃蓚€前途可供我選擇:一個是事功,一個是學術(shù)。我在事功方面,抱負并不大,我只想辦一個很好的大學?! T友蘭
編輯推薦
《學術(shù)大師自述文叢:馮友蘭自述》我向哥倫比亞大學請求過獎學金。杜威教授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信相當?shù)亻L,最后一句話說:“這個學生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材料?!蔽覐膰饣貋怼袃蓚€前途可供我選擇:一個是事功,一個是學術(shù)。我在事功方面,抱負并不大,我只想辦一個很好的大學?!T友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