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自述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友蘭  頁數(shù):335  
Tag標簽:無  

前言

古之作者,于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后,每別作一篇,述先世,敘經(jīng)歷,發(fā)凡例,明指意,附于書尾,如《史記》之《太史公自序》,《漢書》之《敘傳》,《論衡》之《自紀》,皆其例也。其意蓋欲使后之讀其書者,知其人,論其世,更易知其書短長之所在,得失之所由。傳統(tǒng)體例,有足多者。    本書所及之時代,起自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迄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中國歷史急劇發(fā)展之時代,其波瀾之壯闊,變化之奇詭,為前史所未有。書于其間,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都凡四部分:日“社會”,志環(huán)境也;日“哲學”,明專業(yè)也;日“大學”,論教育也;日“展望”,申信心也。長短不同,舊日小說家所謂“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也。揆之舊例,名日“自序”。非一書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總序也。世之知人論世、知我罪我者,以觀覽焉。    “三松堂”者,北京大學燕南園之一眷屬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動亂殆將逐出,幸而得免。庭中有三松,撫而盤桓,較淵明猶多其二焉。余女宗璞,隨寓此舍,嘗名之日“風廬”,謂余日:已名之為風廬矣,何不即題此書為風廬自序?余以為昔人所謂某堂某廬者,皆所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風,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然之。    書中所記,有歷歷在目、宛如昨日者,而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余亦屆耄耋,耳目喪其聰明,為書幾不成字。除四、五、六章外,皆余所口述,原清華大學哲學系涂生又光筆受之,于書之完成,其功宏矣,書此志謝。    馮友蘭    1981年11月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世紀哲人馮友蘭先生在晚年回眸自己學林春秋的自述傳記。歷盡百年滄桑之后,馮友蘭先生以一種淡定的態(tài)度,娓娓道來自己求學、治學的經(jīng)歷,同時也展現(xiàn)了作者面對那個西風落葉的時代所懷有的心態(tài),以及同l時代一批學人輕舟激水、奮發(fā)圖強的精神??鼤帧吧鐣薄ⅰ罢軐W”、“犬學”、“展望”四部分,分別敘述了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學術(shù)成長、求學教學過程以及對“舊邦新命”的殷切矚望。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河南唐河人,字芝生,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被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教授譽為“真正學者的材料”。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部 社會
 第一章 清末帝制時期
 第二章 民國時期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第二部 哲 學
 第四章 二十年代
 第五章 三十年代
 第六章 四十年代
 第七章 五十年代及以后
第三部 大 學
 第八章 北京大學
 第九章 清華大學
 第十章 西南聯(lián)合大學
第四部 展 望
 第十一章 明志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過了新年,大哥、二哥、四哥和我四個人,還有些別的同學,一同起身往開封。先坐馬車到駐馬店去坐火車。當時從北京到漢口的火車,夜間不走,從北京到漢口要走三天。第一天由北京走到彰德,就停下了。旅客們都要拖帶著行李下車住旅館,等第二天再上車繼續(xù)前進。第二天,從彰德走到駐馬店,又停下來,旅客們又折騰一番,到第三天才到漢口。彰德和駐馬店稱為“宿站”,旅館業(yè)都特別興盛。駐馬店本來是一個小集鎮(zhèn),忽然變成宿站,很快地發(fā)展起來。在我們?nèi)サ臅r候,那些旅館都還是搭的席棚。我們到駐馬店已經(jīng)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頭一件事情就是到火車站去看火車,在火車站臺上,忽然覺得似乎是地動山搖,只見火車頭拉著列車,威風凜凜,差不多從南北兩方同時開進站來,當時覺得很壯觀?;疖囃O乱院?,旅客們拖帶著行李走出車站。車站門口,有各旅館的接客伙計,手里拿著小旗,夾道呼喊,各報自己旅館的名字。旅客們接到某一旅館的小旗,就把行李交給那個伙計,交代以后,他就自由自在地走向旅館,行李由伙計負責。第二天早晨,伙計又帶著行李,送旅客上車,代旅客找好座位,把行李安置好,然后向旅客告別。服務(wù)很周到,態(tài)度也好。他們也沒有學過“旅游學”,也沒有受過外國旅游學專家的訓練,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人,照著傳統(tǒng)的旅館業(yè)的規(guī)矩,就把事情辦得很好。我們于第二天坐火車到開封。我們要投考的中州公學的中學班設(shè)在開封南關(guān)外,據(jù)說是從前的一個書院??荚囉址譃槌踉嚭蛷驮噧纱巍N页踉嚳剂说诙?,復試第一名。四哥和其他高小畢業(yè)的人都落在后邊,當時我自己也有點驚奇。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我向哥倫比亞大學請求過獎學金。杜威教授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信相當?shù)亻L,最后一句話說:“這個學生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材料?!蔽覐膰饣貋怼袃蓚€前途可供我選擇:一個是事功,一個是學術(shù)。我在事功方面,抱負并不大,我只想辦一個很好的大學?!  T友蘭

編輯推薦

《學術(shù)大師自述文叢:馮友蘭自述》我向哥倫比亞大學請求過獎學金。杜威教授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信相當?shù)亻L,最后一句話說:“這個學生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材料?!蔽覐膰饣貋怼袃蓚€前途可供我選擇:一個是事功,一個是學術(shù)。我在事功方面,抱負并不大,我只想辦一個很好的大學?!T友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馮友蘭自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9條)

 
 

  •   被稱為“現(xiàn)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其著作《中國哲學簡史》被世界多國大學作為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而這本《馮友蘭自述》則是馮友蘭在波詭云譎的歲月里對自身以及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從家世淵源、求學異域再到執(zhí)教名府,作者“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欲望后人讀其書,知其人,論其世,品其書短長之所在,得知之所由。這是一本樸素有趣的書,作者拋開哲學家故作高深之語,有話即長,無話即短,其中不乏自省之語。體味馮友蘭平實文字里蘊涵的百味人生,看鮮活的生命如何與厚重的時代交相輝映。喜歡閱讀人物傳記、喜歡具有濃郁歷史感文字的讀者焉能錯過?
  •   塑膜封裝,對書的保護很好。馮友蘭先生自述,中國哲學必看。
  •   很崇拜馮友蘭先生寫的中國哲學史,經(jīng)典啊……有本先生的自述,希望借此對先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馮友蘭我很喜歡,讀他的自述感悟很多。我很喜歡讀大家的自述和自傳,就像跟圣賢聊天一樣,
  •   花了好幾個禮拜在午休的時間里靜靜地讀完了這本不太厚的書,時間雖則花了久了些,但對于這類書,還是得沈下心來慢慢的閱讀,方能了然書中之一二。書,從社會、哲學、大學等部分展開,每一個部分都由作者娓娓道來,看似分開的章節(jié),其實都有聯(lián)系。社會從前清、民國直到新中國,其篇幅大抵占了本書一半,幼時求學的不易直到在文革中的種種遭遇,也算精彩。哲學部分主要講其學術(shù)的探索之路,對于喜歡哲學的朋友,則是相當有益的吧,至少,也有激發(fā)讀一遍貞元六書、哲學史的欲望了。
  •   雖說馮友蘭號稱最容易讀懂,但借助其自述幫助了解最好
  •   馮友蘭,大家都知道,他的自述不多說...
  •   喜歡馮友蘭。這本書推薦
  •   今天剛收到,就迫不及待翻了幾頁,書的紙張和版面都很舒服。準備今晚就開始了解馮友蘭啦...
  •   很好的書,對了解馮友蘭的一生很有幫助。
  •   馮友蘭的文字時很獨特的,雖然年近八旬寫的,但卻很俏皮。
  •   讀馮友蘭,了解這一代知識分子。
  •   馮先生的博學是令人景仰的:從幼年時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到成年后的嚴謹求索治學……我看到了一位學術(shù)泰斗最平實也最厚重、最淡泊也最動人的人生。正如他所愿,只想辦好大學。然而在那些血風腥雨戰(zhàn)亂的年代,一個人能踏踏實實治學育人,?此為中華民族貢獻一份力量也是難能可貴的。尤其面對,那些錯綜復雜的政治格局時,尤其在文革的批判斗爭中,一位學者的無力與無奈,是很容易屈服的;而他總是那樣淡定,有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這樣的他,是真正的學者,真是人們崇尚的“教師”
  •   大家自述叢書哲學大家,文筆自不用說,最感興趣的是馮氏在1949年后的經(jīng)歷遭遇
  •   很喜歡看大師的自述集很能激勵人同時能給人很多的啟發(fā)
  •   喜歡大師自述,可以讀其心聲
  •   其實這本書我在圖書館里已經(jīng)看過了 買來只是想隨時能回味 很不錯的一本傳記 關(guān)鍵他的作者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
  •   非常好的書,仔細閱讀過后,別有心得!大哲學家的書,可以多看點
  •   看一下馮先生的自述。
  •   杜威說馮先生是真正的學者材料,果然沒走眼!馮先生的一生值得讀一讀。
  •   那個時代的學人做到的是現(xiàn)代學者遠遠不及的.
  •   大師自述,值得品讀
  •   民國之后無大師,為什么我們的教育不能培養(yǎng)出民國時期那樣的大家呢?我覺得從培養(yǎng)方式上可以找找不足之處;同時也喜歡看大師成長的故事,很輕松的閱讀感受。
  •   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過去很多規(guī)矩。培養(yǎng)對哲學的基本認識興趣。從認識馮老開始。
  •   體會大師百味人生
  •   書很喜歡 物流很快
  •   書拿到手里的感覺非常之好。又是大師的作品,又是特價。十分喜歡。
  •   非常期待的一本書,剛剛翻看了一下,就覺得不錯,很吸引人。老一輩學者,讓后人敬佩。
  •   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不斷推動我們前行
  •   一代哲學大師的風范
  •   老師要我們讀的,要寫讀后感,感覺書本還是好些,喜歡
  •   在閱讀中,喜歡
  •   大家的書,留下來慢慢讀
  •   一代大師晚年回首自己的一生,對于我們后輩來說值得一讀。
  •   老爺子講訴了文革遭遇。雖然篇幅不長,卻也澄清一些事。
  •   解放前的一段寫的比較詳細,反右文革期間的經(jīng)歷寫的很少。
  •   經(jīng)歷他所經(jīng)歷的,才能達到他的心境
  •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   什么叫思想家?真正之思想家的思想絕不是東拉西扯、拼湊而成,也絕不是由各家之言糅合而得──────各家之言你糅合得再好也只是 "雜家之言" ,稱不得 "一家之言",而一定是其自己所見到而別人未見到的東西,這些東西具個中心──────就好比一棵樹之根,因為這根而生出許多枝葉來。
  •   以這么低的價格買到大師的書,很驚喜!
  •   書很好,很值得擁有!??!
  •   有底蘊的大家寫的平易近人的書。
  •   一口氣買了好幾本 五元嘛 書沒少買 所以還沒看 !不過 外包裝和設(shè)計 都不錯!
  •   對于民國大家之治學及生平當有更為深入了解
  •   跌宕起伏的人生,波瀾壯闊的歷史側(cè)影,值得一看。
  •   還沒讀,為假期準備的精神食糧!
  •   很新,物流很給力
  •   杰出的人杰出之處??催^之后很有些仰視!
  •   了解一個可愛的學者
  •   想要卻沒貨,下次再買吧。
  •   看了下圖片,愿意讀下去
  •   好書。
    讀那些大師的生平,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   大學者的自傳,他的思想影響了不止一代人。
  •   很好看的一本書,了解歷史
  •   感覺很劃算,物超所值,內(nèi)容也很有深度。
  •   多可以的 喜歡
  •   物美價廉!快遞給力!好書!謝謝了!
  •   上學時圖書館只有一本,一直被我霸占了兩年。一般書店買不到。。。。。如獲至寶。。。
  •   膜拜大師
  •   特惠價格,先收藏。
  •   知道了許多不知道的東西,自序還是白話文呢!
  •   內(nèi)容還沒看,應(yīng)該很好的。僅僅看裝裱頁面,覺得是正版,視覺上面很舒服。
  •   不錯,沒想象的那么好。
  •   印刷不錯,紙質(zhì)略差
  •   還能說些什么呢?
  •   描述出了,那段歷史的的經(jīng)過
  •   系統(tǒng)已經(jīng)默認了
  •   大師的回憶
  •   寫的不錯,包裝也好,看了很有味道
  •   大師的自傳。
  •   不愧為大家之作
  •   大師之作 印刷質(zhì)量好
  •   又一位大師,大師對自己的評價,值得看看
  •   包裝很好,印刷也好
  •   非常棒!一直都想收到囊中的~
  •   內(nèi)容別處看過,既然促銷,買一本來翻翻總不錯。
  •   文質(zhì)兼?zhèn)?/li>
  •   以前有一本,但被借走了,一直沒還。所以又重新買了本。
  •   除了文革一段盡顯無奈、悲哀辛酸外,其余章節(jié)都很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