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晶,王凌詩 主編  頁數(shù):281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旨在讓科學教師從宏觀上理解科學課程,了解國外先進的科學教學理念,進一步認識教材中所蘊涵的學科思想和方法,掌握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水平與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全面提升科學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

書籍目錄

第一編 科學課程的理論
 第一講 科學課程理論概述
 第二講 科學主題與核心概念
 第三講 京版《科學》教材編寫的原則和結構
 第四講 FOSS體系及其教育價值
第二編 科學課堂教學設計
 第一講 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
 第二講 問題連續(xù)體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第三講 科學學習心理
 第四講 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
第三編 探究式科學學習
 第一講 探究式科學教學
 第二講 小學科學“建構-探究式”教學
 第三講 科學過程技能的基本問題
第四編 科學教學評價
 第一講 小學科學學習學業(yè)評價體系
 第二講 科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評價
 第三講 FOSS體系的評價特點——以“水”單元為例
 第四講 教學案例與反思

章節(jié)摘錄

  1.三維目標的整體性  小學科學新課程提出的科學知識、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課程目標體系,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它從根本上改變了重知識、技能而輕學生科學素養(yǎng),重結論而輕過程以及重傳授而輕探究的傳統(tǒng)教學思路,突出了關注、體驗、感受等心理過程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全面關注多維目標并將它們整合于統(tǒng)一的教學過程,即以“科學知識”為載體,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并將其充分地體現(xiàn)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而不應將它們設計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并分別操作?! ?.外顯行為與內(nèi)隱變化目標的整合性  對于科學知識、科學探究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是以結果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的形式呈現(xiàn)的。結果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邏輯聯(lián)系,即結果性學習目標是通過體驗性學習目標實現(xiàn)的,體驗性學習目標隨著結果性學習目標的達成可以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延伸、拓展。這就使認識的過程與認識的結果在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得到了統(tǒng)一?! ?.規(guī)范與靈活開放的兼容性  小學科學課程目標規(guī)定了學生在科學課程中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學習的要求,對教學起宏觀指導作用,為科學教學目標的確定提供了理論上和實際操作上的依據(jù)。而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它規(guī)定學生在指定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需要達到的學習要求,其制定更著重考慮學生的特點,因此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靈活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課程目標是一個由不同維度、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目標構成的有機體系。實施新課程,需要把握多維目標的內(nèi)涵,厘清多維目標之間關系。在實際教學中,要全面關注多維目標并將它們整合于統(tǒng)一的教學過程。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科學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