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余緒纓,汪一凡 主編 頁數:265
前言
本書是余緒纓主編的《管理會計學》(“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的修訂本,已列入“十一五”國家級重點規(guī)劃教材。根據出版社的要求,我們計劃進行修訂,以期更好地為實現我國21世紀偉大的戰(zhàn)略目標服務。然而,2007年9月,本書原主編,恩師余緒纓教授溘然病逝,留下未竟的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商請我們繼續(xù)完成修訂工作,薪火傳承,自是責無旁貸,此事也得到余先生親屬的支持。本次修訂力求充分體現當代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并致力于能較好地滿足高校相關專業(yè)本科專業(yè)的教學需要。管理會計作為一門會計與現代化管理融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內容和特點必然會隨著企業(yè)經營管理上的變革而變革、發(fā)展而發(fā)展。因而,企業(yè)管理適應世界經濟潮流而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組織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和相應的思想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也必然會具體反映到管理會計上來,使它從思想觀念和內容、方法上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即從廣度、深度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和第2版一樣,本書仍分為兩個分冊,第一分冊為高等財經、管理院校相關專業(yè)本科用的教材,著重論述管理會計領域基礎性、穩(wěn)定性的內容。本書修訂本同時還可用作實務界在職管理人員、財會人員的培訓教材和進修、提高的參考用書。第二分冊為大學相關專業(yè)不同層次研究生培養(yǎng)的教學用書,主要論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管理會計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進展和創(chuàng)新,使之能較好地體現學科前沿的重要開拓性成果,較多地具有研究性和前瞻性。秉承上述內容的要求,本次對第一分冊的修訂主要是:1.調整篇章結構。調整后的教材分為三篇,分別是基礎篇、決策會計篇和控制會計篇,以更好地體現基礎性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同時,對部分章節(jié)進行增刪。刪除原成本核算和質量成本會計的內容,保留標準成本計算法的內容,并將其調整到控制會計篇中。增加了作業(yè)成本計算法的內容。2.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修訂。豐富了一些例子,并補充完善了一些知識本書第一分冊由廈門大學現代管理會計方向博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學術帶頭人余緒纓教授和汪一凡(廈門大學會計系副教授)任主編;郭曉梅(廈門大學會計系教授)任副主編。主編負責總體框架的設計和全書的總纂與定稿。
內容概要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以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的增長為保證。這就要求作為國家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yè)不僅要在效益上不斷增長,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在效率上有長足的進步,這些都對作為企業(yè)管理重要手段的財會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梢哉f,在當今社會,財會管理在各個行業(yè)和各個領域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突出。 卓有成效的財會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流的人才去完成,由我社出版的久負盛名的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在培養(yǎng)一流財會管理人員的事業(yè)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放眼21世紀,我們認為應該有更為適用、更為全面地反映最新財會法規(guī)和科研成果的教材服務于培養(yǎng)一流財會人員的戰(zhàn)略目標。 為此,我們在充分了解國內市場和全面借鑒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會計教育和會計教材改革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組織資深會計專家、教授編寫了這套在內容和形式上有較大創(chuàng)新、旨在面向21世紀的會計系列教材。 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表現在: 1.簡明實用。教材將讀者群定位于普通高等院校(含??圃盒?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和企事業(yè)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財會人員,在內容上更貼近在校學生和在職人員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力求避免很多會計教材中經常出現的冗長的理論描述和煩瑣的公式推導。 2.體系完整。教材既包括目前各高等院校普遍開設的會計專業(yè)核心課程所用教材,又涵蓋了非核心課程,但卻是會計學科前沿課程或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力求體系上的全面和完整,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3.與時俱進。教材緊扣財會專業(yè)應用性強的特點,在會計實務方面以財政部最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為藍本;在公司理財方面以現代企業(y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營運資本管理、預算管理和分配決策為主線;在審計鑒證方面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的獨立審計準則為導向,力求體現最新的財會法規(guī)和企業(yè)理財實踐。 4.突出案例。教材在廣泛借鑒國外教材編寫方法和編寫思路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國人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突出案例在書本知識和財會實踐兩者之間的橋梁作用,力求通過案例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書籍目錄
第1篇 導論 第1章 現代會計的形成與發(fā)展 1.1 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 1.2 現代會計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2章 現代管理會計的特點、特性和職能作用 2.1 現代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 2.2 現代管理會計的基本特性 2.3 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第3章 現代管理會計學與相關學科 3.1 經濟學 3.2 預測、決策學 3.3 企業(yè)理財學 3.4 行為科學 3.5 倫理學第2篇 決策會計 第4章 成本性態(tài)分析與變動成本計算 4.1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類 4.2 成本性態(tài)分析 4.3 半變動成本的分解 4.4 變動成本計算 第5章 作業(yè)成本計算 5.1 作業(yè)成本計算法產生的原因 5.2 作業(yè)成本計算法的基本原理 第6章 本一量一利分析 6.1 盈虧臨界點的分析 6.2 有關因素的變動對盈虧臨界點及實現目標利潤影響的分析 6.3 本一量一利分析的擴展 6.4 新制造環(huán)境下的本~量一利分析 第7章 預測、決策原理 7.1 預測的基本原理 7.2 決策的基本原理 第8章 短期經營方案的分析評價 8.1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8.2 短期經營方案分析評價 8.3 資源稀缺條件下的產品組合決策 8.4 不確定性經營決策 第9章 長期投資方案的經濟評價 9.1 現金流量和貨幣時間價值 9.2 長期投資方案企業(yè)經濟評價的主要數量方法 9.3 長期投資方案的分析評價 9.4 長期投資方案經濟評價中的風險因素第3篇 控制會計 第10章 預算管理與責任會計 10.1 預算管理 10.2 全面預算的編制原理 10.3 預算控制的幾種形式 10.4 責任會計 第11章 成本控制與標準成本系統 11.1 標準成本系統綜述 11.2 標準成本的種類 11.3 標準成本的制定 11.4 標準成本差異分析 11.5 標準成本系統的賬務處理方法 第12章 企業(yè)財務業(yè)績評價系統 12.1 企業(yè)業(yè)績評價概述 12.2 企業(yè)財務業(yè)績的評價 12.3 企業(yè)非財務業(yè)績的評價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產品成本計算不準確由于傳統成本計算法采用單一標準(直接人工小時、直接人工成本、機器小時等)分配制造費用,而在新制造環(huán)境下,機器和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在某些工作上已經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不斷下降,與此同時,制造費用劇增并呈多樣化,其分配如果只用人工小時等單一標準已難以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由此將導致產量大、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成本偏高,而產量小、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產品之間成本的嚴重扭曲,從而可能導致生產經營決策的失誤。2.成本控制可能產生短期行為傳統成本會計中將預算與實際業(yè)績編成差異報告,即將實際發(fā)生的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但這一控制系統容易產生短期行為,例如為獲得有利的效率差異,可能導致企業(yè)片面追求大量生產,造成存貨的增加;另外,為獲得有利的價格差異,采購部門可能購買低質量的原材料,或進行大宗采購,造成質量問題或材料庫存積壓,等等。
編輯推薦
《管理會計學(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21世紀會計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