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張捷 頁數:256
Tag標簽:無
前言
一、編寫目的為幫助學習者扎實地掌握和理解相關會計知識內容,并達到對所學知識嫻熟把握和熟練應用的目的,特編寫該指導書。顧名思義,學習指導書是應用于對學習者進行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等方面指導的工具書,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教學計劃時數等因素的制約,授課教師難以有更多時間與學習者之間進行學習指導方面的交流,而指導書卻可以架起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橋梁,彌補教學時數有限等方面的不足。俗語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教材編寫屬于“授人以魚”的話,那么,指導書的編寫應當屬于“授人以漁”,它既是傳授教材內容的一種必要輔助方式,也是為學習者提供的能夠使其盡快接受所學內容的必要手段。相信本書會達到這樣的理想預期。二、編寫理念(1)指導方法應具有通俗性。不同于教材編寫,指導書的編寫更應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由于受到專業(yè)術語使用規(guī)范和出版規(guī)范要求等方面的限制,將教材寫得通俗易懂往往比較困難。但學習指導書在遵循上述基本要求的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這些限制,用更為通俗的語言和簡潔的實例,將晦澀難懂的會計術語和方法加以通俗化描述,使學習者可以更為容易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并且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基礎會計》教材的內容編寫。各章內容大體按以下四個部分安排。 1. 學習內容指導:學習內容導讀、重點內容點撥、難點內容詮釋 2. 練習題:名詞解釋、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書籍目錄
第1章 會計的發(fā)展與會計目標 1.1 學習指導 1.2 練習題 1.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1.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2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2.1 學習指導 2.2 練習題 2.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2.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3章 賬戶設置 3.1 學習指導 3.2 練習題 3.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3.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4章 復式記賬 4.1 學習指導 4.2 練習題 4.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4.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5章 會計憑證 5.1 學習指導 5.2 練習題 5.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5.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6章 會計賬簿 6.1 學習指導 6.2 練習題 6.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6.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7章 一般企業(yè)主要交易和事項的賬務處理 7.1 學習指導 7.2 練習題 7.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7.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8章 成本計算 8.1 學習指導 8.2 練習題 8.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8.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9章 財產清查 91 學習指導 9.2 練習題 9.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9.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10章 財務報告 10.1 學習指導 10.2 練習題 10.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10.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第11章 會計處理組織程序 11.1 學習指導 11.2 練習題 11.3 練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11.4 教材習題參考答案與指導 模擬試題及解題指導 模擬試題一 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 模擬試題二 模擬試題二參考答案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資產等屬于企業(yè)的資產要素組成內容,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等屬于企業(yè)的負債要素組成內容等。但有些內容在理解上還是存在一定難度。例如,企業(yè)的應收賬款(銷售產品后暫未收回的款項)、預付賬款(由于向供應商購貨根據雙方協議預先向供應商支付的款項)也屬于企業(yè)資產要素的組成內容,就不大好理解了。因為將企業(yè)暫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和已經預先付出的預付賬款劃分為資產的內容,涉及企業(yè)會計處理基礎(權責發(fā)生制),需要在學習權責發(fā)生制等內容以后才會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在目前的學習階段,可從這些款項所體現的“權利”方面加以認識。例如,企業(yè)的應收賬款雖然暫時沒有收到,但已經向客戶提供了產品,因而,企業(yè)自然具有向客戶收款的權利;而企業(yè)預先付出預付賬款,意味著企業(yè)有了要求供應商向本企業(yè)提供產品的權利,在對方沒有向本企業(yè)提供產品之前,本企業(yè)仍然對預付的款項具有所有權。正是由于企業(yè)擁有以上這些權利,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才屬于企業(yè)的資產。另外,預收賬款屬于負債要素的構成內容也不大好理解。預收賬款一般是指本企業(yè)由于向客戶供應商品時根據雙方協議預先從客戶那里收取的款項(即客戶一方的預付賬款)。當企業(yè)預收賬款以后,應履行向客戶提供產品的義務。在沒有實際履行該義務以前,即使已經收到了款項,也并未實際擁有該款項的所有權,即只能確認為企業(yè)的負債。2.于會計要素確認的條件。在現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凈中,雖然對各會計要素都有明確的定義,但僅僅符合定義還不能就此認定為某一種要素,在對其加以具體認定的過程中,還要具備一些必需的條件,因而需要研究會計要素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夠加以確認。企業(yè)發(fā)生的某些事項只有既符合要素定義,又滿足所有確認條件,才屬于在會計上應當處理的交易或事項,也才能運用會計的方法做進一步處理。例如,假定你所在的A企業(yè)用銀行存款從供應商那里購人了一臺設備用于產品生產,已經投入安裝。這表明該交易已經發(fā)生,該資產也已為企業(yè)所擁有,并且該設備的使用預期會為企業(yè)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如通過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為企業(yè)帶來銷售收入),即符合資產的定義。但僅僅符合資產要素的定義是不夠的,因為資產要素的確認還必須同時符合“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人企業(yè)”和“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計量”這兩個條件。假如,在設備安裝過程中發(fā)現,該設備存在重大的設計質量方面的問題,不能正常使用,即“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流人企業(yè)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根本沒有可能,則仍然不能夠將其確認為企業(yè)的資產。可見,要素的確認條件在這里是至關重要的,是正確確認會計要素的保證。負債、收入和費用等要素的確認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也較難理解,可結合教材和課件中的舉例理解這些確認條件。
編輯推薦
《學習指導書》:教育部經濟管理類主干課程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