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佩森提尼 等著,王玉龍 等譯 頁數(shù):171
Tag標簽:無
前言
當人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會自助,想辦法自己解決。然而,事情并不總是那么幸運,很多時候需要借助于外力的支持和幫助,在自助的同時求助。對于求助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找到針對自己問題的最適合的解決方法、最好的幫助者或者機構(gòu);對于助人者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科學的、實用的、有效的治療方法,并將其靈活地、個人化地、具體化地應(yīng)用于求助者?!坝行У寞煼āJ知行為治療叢書”正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來做的。叢書主編戴維·H·巴洛(David H.Barlow)是國際最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之一,既有很扎實的理論和研究基礎(chǔ),又有豐富的臨床實務(wù)經(jīng)驗,是認知行為治療(CBT)方面的國際頂尖領(lǐng)軍人物,其相關(guān)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際臨床心理學領(lǐng)域具有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某一疾病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優(yōu)秀的認知行為治療師都參與了這套叢書的編寫。因此,叢書中每本書的作者均為相關(guān)方面的杰出學者和治療師,每本書都是他們的學術(shù)成果和臨床經(jīng)驗的積累。這套叢書按照問題或者疾病編排,每一種疾病都從兩個角度提供幫助:助人者和自助者,即“治療師指南”和“自助手冊”,以期治療師和來訪者共同努力,協(xié)同作戰(zhàn)。這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套叢書根據(jù)患者和臨床工作者的需要,還在不斷地增編和更新中。目前這套叢書已經(jīng)有48種,有的已經(jīng)出了第三版。我們首批翻譯出版了其中的17種。以后將會繼續(xù)跟進。作為這套叢書的引進者和中文譯本的主編,我不敢說熟悉這套叢書的每一位作者,但知道絕大多數(shù),部分很熟悉,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的專家和治療師。我有幸在巴洛教授的邀請和資助下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在波士頓大學臨床心理中心(Center for Anxiety and Related Disorders,Boston University)進修訪問。這個中心是巴洛教授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的臨床心理學領(lǐng)域以及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每天都有大量的求助者,有些人甚至要排隊等兩三個月。我就是在這個中心第一次接觸到這套叢書的。在這里,不論是臨床工作者還是來訪者都是人手一冊。看到這套叢書如此廣受歡迎,我當時就萌生了將其翻譯成中文,介紹給我國的治療師和求助者的想法。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治療師指南和與之配套的供患者使用的自助手冊是針對兒童和青少年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sorder,OCD)的。在美國,估計有2%的兒童患有OCD。如果不予治療,OCD對兒童的日常功能和家庭的應(yīng)對能力有明顯影響。OCD會導致焦慮和痛苦,降低生活質(zhì)量。研究顯示,認知一行為療法(cognt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對兒童青少年強迫癥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這本指南中概述的方案是以CBT的原理為基礎(chǔ)的,適用于8~17歲的孩子。除了針對兒童的癥狀和行為,該方案還通過教授有關(guān)OCD的知識來幫助其家人和所愛的人發(fā)展更正常的家庭互動模式和功能模式。在一個訓練有素的臨床醫(yī)生的幫助下,這一內(nèi)容廣泛的治療方案能夠大大改善兒童和青少年OCD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zhì)量。
作者簡介
約翰·佩森提尼(John Piacentini),PhD,ABPP,精神病學和生物行為科學教授,兒童強迫癥、焦慮和抽動障礙方案的負責人,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塞米爾神經(jīng)科學和人類行為研究院主管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部的兒童心理學。他從佐治亞大學獲取臨床心理學的博士學位,并在紐約州立精神病學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博士后訓練,然后作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部的一員在這里工作了七年。Piacentini博士在1995年來到UCLA,并很快創(chuàng)建了UCLA兒童OCD方案。Piacentini博士在UCLA是一位活躍的CBT教師和督導師,并在美國和世界各地主持了無數(shù)有關(guān)OCD及相關(guān)障礙的CBT工作坊。他出版了很多關(guān)于兒童OCD、焦慮和抽動障礙治療的成果,并得到來自美國健康協(xié)會和其他研究這些障礙及相關(guān)障礙的機構(gòu)的多次認可。Piacentini博士是美國臨床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并負責該學科的資格認證,創(chuàng)建認知治療協(xié)會的特別會員,Tourette綜合征學會行為科學協(xié)會主席。
書籍目錄
兒童青少年強迫癥:治療師指南》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第一次會談:心理教育和基本原理 第二章 第二次會談:創(chuàng)建一個癥狀等級體系心理教育 第三章 第三次會談:開始ERP挑戰(zhàn)消極假設(shè) 第四章 第四次會談:認知重建減少自責 第五章 第五次會談:處理強迫思維家庭對OCD的反應(yīng) 第六章 第六次會談:回顧治療進程兒童的治療責任 第七章 第七次會談:為ERP練習掃除障礙二次獲益 第八章 第八次會談:繼續(xù)ERP練習區(qū)分OCD與非OCD行為 第九章 第九次會談:解決困難的癥狀家庭自我照顧 第十章 第十次會談:解決困難的癥狀家庭問題解決 第十一章 第十一次會談:為結(jié)束治療制訂計劃預(yù)防復發(fā) 第十二章 第十二次會談:治療結(jié)束 附錄:評估量表 參考文獻《兒童青少年強迫癥:自助手冊》目錄 第一章 第一次會談 第二章 第二次會談 第三章 第三次會談 第四章 第四次會談 第五章 第五次會談 第六章 第六次會談 第七章 第七次會談 第八章 第八次會談 第九章 第九次會談 第十章 第十次會談 第十一章 第十一次會談 第十二章 第十二次會談
章節(jié)摘錄
插圖:3.個體試圖忽視或抑制那樣的想法、沖動或想象,或者用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為壓抑它們。4.個體認識到這些強迫性的想法、沖動或想象是其頭腦里的產(chǎn)物。強迫行為由兩點來定義:1.反復性的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理行為(mental act)(如祈禱、數(shù)數(shù)、默默地反復言語),個體感覺被一種強迫思維所驅(qū)使,或者是根據(jù)必須嚴格遵守的規(guī)則進行這些活動。2.行為或心理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阻止、減少痛苦,或阻止某種可怕的事情或情境;但是,這些行為或心理行為要么沒有用現(xiàn)實的方法同個體要壓抑或阻止的東西相關(guān)聯(lián),要么就是明顯地過于極端。B.在OCD病程的某一時刻,個體認識到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是過度的或不合理的。注意:這一點對兒童不適用。C.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導致明顯的痛苦,耗費時間(每天耗時1小時以上),或者明顯地干擾了個體的正常生活、工作(或?qū)W業(yè)),以及平常的社交行為或關(guān)系。D.如果出現(xiàn)另一個軸I障礙,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的內(nèi)容不受其限制(如,進食障礙中對食物的專注,拔毛癖中的拔頭發(fā),軀體變形障礙對外表的關(guān)注)。E.困擾不是一種物質(zhì)(如,一種濫用的藥物、一種治療藥物)或一般的醫(yī)學情況直接導致的心理效應(yīng)的結(jié)果。調(diào)查還表明,如果兒童強迫癥對家庭的消極影響證據(jù)充足,那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治療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還應(yīng)該包括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Barrett et a1.,2004;Piacentini,March,&Franklin,2006)。
編輯推薦
《兒童青少年強迫癥:治療師指南·兒童青少年強迫癥:自助手冊》:治療師必不可少的工具手冊本套叢書是美國心理治療領(lǐng)域的最新成果。叢書主編戴維·H·巴洛是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協(xié)會2000年“應(yīng)用心理學杰出科學獎”的獲得者。本套叢書按照問題或者疾病編排,每一種問題或者疾病都從兩個角度提供幫助:助人者和自助者,即“治療師指南”和“自助手冊”,以期治療師和來訪者共同努力,協(xié)同作戰(zhàn)。簡明、易懂的語言文字典型、豐富的治療案例具體、完整的治療過程配套的練習與自助手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