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建淼,江利紅 著 頁數(shù):371
內(nèi)容概要
《行政法學》特色:從理論、法律制度以及行政實踐三個層面進行綜合探討,結(jié)構合理,邏輯清晰。在遵循傳統(tǒng)行政法學體系的基礎上,結(jié)合現(xiàn)代行政現(xiàn)實以及我國行政法制發(fā)展的特點,構建了獨特的行政法學體系。從“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學”三個行政法學最基本的概念人手探討行政法的定位、特征、存在形式以及行政法學的對象、方法、體系等,繼而分析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原則;并從現(xiàn)代行政法的民主法治理念出發(fā),將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作為平等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闡述兩者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權利義務等。 在探討行政行為的概念、類型論、效力論等傳統(tǒng)行政行為理論的同時,結(jié)合現(xiàn)代行政實踐以及我國行政法制的特點,考察行政行為及其他各種行政的活動形式;鑒于我國政府及學界對行政程序法的重視,單獨對行政程序的獨立價值、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等進行探討;詳細論述行政救濟的目的、原理、途徑,并闡述行政復議法與行政賠償法的制度內(nèi)容。
作者簡介
胡建淼,195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F(xiàn)為浙江工商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9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人民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中國法學會授予全國“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稱號;1997年被列入“全國百
書籍目錄
第一編 行政法基礎理論 第一章 行政與行政法 第二章 行政法 第三章 行政法學 第四章 行政法的理論基礎 第五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第二編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第六章 行政法律關系理論 第七章 行政主體 第八章 行政組織法 第九章 公務員法第三編 行政活動法 第十章 行政行為理論 第十一章 行政立法 第十二章 行政征收 第十三章 行政許可 第十四章 行政處罰 第十五章 行政強制 第十六章 其他行政活動形式第四編 第十七章行政程序法 第十七章 行政程序法第五編 行政救濟法 第十八章 行政救濟 第十九章 行政復議 第二十章 行政賠償
章節(jié)摘錄
1.公正模式公正模式是指行政程序法以控制行政權和保障公民權利為主要價值取向,在保證公正價值的基礎上兼顧提高行政法效率的模式,當公正與效率價值發(fā)生沖突時,主張公正價值優(yōu)先。因此,公正模式的特征在于注重聽取公民的意見并為公民提供參與的機會,重視對公民權利的救濟。根據(jù)側(cè)重點的不同,公正模式又可細分為權利模式、民主模式、控權模式、保權模式、保護模式等。2.效率模式效率模式是指行政程序法以提高行政效率價值為主要價值取向,在保證效率價值的前提下兼顧控制行政權和保障公民權利的公正價值的模式,當公正與效率價值發(fā)生沖突時,主張效率價值優(yōu)先。效率模式的特征在于強調(diào)程序的協(xié)調(diào)、迅速、便利,行政活動的過程、步驟力求緊湊,重視行政程序的可操作性,實行較多的簡易程序和緊急程序。(二)我國行政程序法目標模式的選擇從我國行政法的現(xiàn)狀來看,應當選擇公正模式作為行政程序法的目標模式。即行政程序法主要應當注重程序?qū)π姓嗟目刂坪蛯ο鄬θ藱嗬谋U?,在此基礎上,注重保障行政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三、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則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是指行政主體進行行政活動過程中,在程序上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對所有的行政程序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指導性。從行政程序法的公正模式來看,行政程序法中應當體現(xiàn)公開原則、公正原則、參與原則、效率原則。(一)公開原則公開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進行行政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特定制度讓相對人以及利害關系人了解有關該行政活動的情況。原則上,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外,行政活動的情況都應向相對人以及社會公開,以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監(jiān)督行政職權的行使。公開原則是相對人知情權的要求,行政公開為相對人了解行政過程提供了機會,也是相對人參與行政活動、對行政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監(jiān)督的前提。公開原則的要求包括:第一,行政活動的據(jù)以作出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規(guī)章以下規(guī)范性文件等依據(jù)必須事前公開,未經(jīng)公開的法律規(guī)范不得成為行政活動的依據(jù);第二,行政活動過程中的信息必須公開;第三,行政決定必須公開。為實現(xiàn)公開原則的行政程序制度包括信息公開制度、告知制度、說明理由制度、表明身份制度、聽證制度等。
編輯推薦
《行政法學》:21世紀行政法學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