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平臺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霍韜晦  頁數(shù):257  
Tag標簽:無  

前言

建國六十年,人間一甲子。中國走過了漫長的革命斗爭的道路,如今正在開放,經(jīng)濟生活正在改善,國際地位正在上升,百年宏愿逐漸得成。中國文化則來遲一步,現(xiàn)在仍未得到全面復蘇;她的通透的歷史智慧與對生命意義的尋求尚未為國人所悉,大家仍然擠著登上由西方開出的全球化列車。但令人寬慰的是,中國文化復蘇的條件已經(jīng)出現(xiàn):隨著西方霸權(quán)沒落,金融體系崩潰,人類在追求財富、追求享受的軌道上迷失之后,必然要對自己的歷史作出深刻的反省.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文明,由石器時代到今天的科技社會,由爭奪獵物到今天的爭奪市場,由以物易物到今天的競相消費,人類究竟要往何處去?在地球資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應付資本主義的高速運轉(zhuǎn)?更嚴重的,為了產(chǎn)品的銷售,必須鼓吹享受和擁有,成功以財富衡量。背后的推動力,就是人類無限的貪欲和自我。這樣下去,就不只是經(jīng)濟危機,而是文化危機和人類生存的危機。

內(nèi)容概要

生命的成長應該有一個“平臺”,人生的出發(fā)要有一個“基地”。這個基礎(chǔ)如果建造得好,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事業(yè),建立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價值。本書正是探討建好這個平臺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人生應該訂立什么目標?人應該怎樣看待所學專業(yè)?人為何要讀書、要讀什么?人應該為何思考?人為何要有修養(yǎng)?人應該追求怎樣的愛情?怎樣才能成就人生的無憾之道?相信讀完本書,您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對自己的人生會有新的認識,從而終身受用。

作者簡介

霍韜晦,當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學者?,F(xiàn)任香港東方人文學院院長、新加坡東亞人文研究所所長,并被北京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聘為客座教授,亦為北京中國文化書院海外導師。
  霍韜晦早年從事哲學與佛學研究,成果豐碩。近二十年轉(zhuǎn)向生命成長教育,提倡新人文主義,創(chuàng)立性情學。
在思想上,主張文化應該回歸生命,先有生命實踐才有社會實踐;提倡生命儒學、生命佛學,批判當代以西方文化為基源的科學主義、自由主義、理性主義及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以重建新人文主義,并為《“酉年儒學”會議宣言》撰稿人,影響巨大。
在教育上,提倡性情教育、生命教育,并身體力行,開設學院、研究所、出版社、企業(yè)培訓公司、自然生態(tài)山莊,主持富有創(chuàng)意的對應性成長課程——喜耀生命,以提升人的素質(zhì)。事業(yè)遍及香港、中國內(nèi)地及東南亞。因其知行合一的理念與成果,被譽為王陽明后第一人。
 霍韜晦著書,立足原典,融貫中西哲學、歷史、文化,視野廣闊,學養(yǎng)湛深,思想敏銳,說理通透而語言精簡,深受讀者歡迎。 人的意義何在?生命的奧秘是什么?這本來就是人類文化的永恒課題,此中有極深刻的智慧,要俯瞰歷史來體會,而非向眼前尋求。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講 人生的目標 人類文化大開大合的時代 文化資源的豐富與選擇的能力 馬斯洛說人生五種需要 唐君毅先生所說人生七種追求 印度人的四種目的 中國文化中的成德要求 生命成長的方法與追求 成長就要把問題問到底第二講 人生與專業(yè) 專業(yè)化的普遍化 古人求貢獻自己 專業(yè)是籌碼 知識的分化 專業(yè)的要求和壓力 專業(yè)可以追趕嗎? 有專業(yè)就有保障? 人要懂得回頭 現(xiàn)代人的彷徨 沒有選擇的自由世界 專業(yè)的操守 分工與團隊 契約精神的體現(xiàn)與局限 工具化 假期 專業(yè)與常識(通識) 西方文化的批判精神 突破你的有限人生 開發(fā)你的性情第三講 人生與讀書 為何要讀書? 為生存與安全感而讀書 為增加知識而讀書 知識的特性 認知心靈的格局 知識的局限 為修養(yǎng)自己而讀書 為繼承前人理想而讀書 為成長自己而讀書 體會 變化氣質(zhì)與社會素質(zhì)提升 什么是素質(zhì)? 人人不同的書單 讀什么書? 人生必讀的幾本書 如何讀書? 體會的方法學第四講 人生與思考 人為什么要思考? 在無情的競爭中,現(xiàn)代人被迫思考……第五講 人生與修養(yǎng) 第六講 人生與愛情第七講 人生終極

章節(jié)摘錄

這個講座叫“人生的平臺”。人生的出發(fā)要有一個基地,這個基地如果造得好,我們不單可以在上面建造大廈,還可以建立自己的體系,建立自己的事業(yè),建立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價值;“平臺”便有這個意思。所以,你要建立自己的平臺,使自己的成長有個基礎(chǔ)。人類文化大開大合的時代今天,我們面對一個紛亂的世界,一個大開大合的時代,這是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果。按西歷的記載,耶穌誕生至今已兩千多年,在此之前西方已有它的文化源頭,包括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至于中國和印度,亦有三千年以上的文化。歷史的行程,經(jīng)過了三千年的推移,原來孤立、分途發(fā)展的文化,終于會合起來,發(fā)生了不少碰撞,或者引起很多對立和斗爭,激起很多的火花與回響?;仨戇^后,文化大河便會更加波瀾壯闊,更加震撼人心。到了2l世紀的今天,可以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波瀾;正是這個時候,東西文化甚至全球人類數(shù)千年來的文化,由獨立分途各別發(fā)展,到了今天,真正全球化了。因此,全球化不是經(jīng)濟的問題,亦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文化的問題。但今天許多人只從經(jīng)濟解放看全球化,只關(guān)心市場的開拓、生產(chǎn)成本的降低與發(fā)展中國家資源的運用。為了達到目的,于是又關(guān)心制度的銜接,正如中國要加人世界貿(mào)易組織,要與世界銀行、世界貿(mào)易組織打交道,便要接受別人的制度,所以制度亦必然全球化。制度是文化的大門,門打開了,往來更順暢,跟著來的一定是文化的全球化問題。文化的全球化其實已在進行中,這是無聲的變革。我們見到很多人示威,例如八國峰會,又或者世界經(jīng)濟論壇,不論在何地舉行,都有人趕去示威,這正顯示了文化的沖突;香港亦有這類事情的發(fā)生。也就是說,一方面大張旗鼓,搞貿(mào)易之戰(zhàn),但其實背后進行的,則是無聲的革命。這個無聲的革命才是最重要,才是影響深遠又重大的。人往往只留意一些聽得到的聲音,而注意不到那些無聲的變革。本課程就是為了開發(fā)大家的耳朵,禪宗所謂“只手之聲”(白隱禪師語),誰能聽到?你聽得到嗎?若能聽見,便會震動,這聲響若巨雷,比雙手所發(fā)出的聲音還要大,甚至比一百雙手加起來還要大。你能聽見,那就是你的本事。在今天,當人生面對東西文化真正地交匯、大開大合的時候,眼光、視野、問題都與以往不同了。若還是用以前的思考方式,那是不行的了。但是,說以前的思考不行,并不是說把以前的東西全部棄掉,一切得重新開始的意思。事實上,太陽底下無新事,不可能一切都重新開始的。事件可以是新的,但其中的訊息所給予你的啟發(fā)就不一定是新的。語言可以是新的,我們可以用新的語言和術(shù)語,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你思想通透,便發(fā)覺,所謂新都不過是舊瓶新酒。從前陳寅恪就喜歡這樣說,只不過大家在心理上厭倦了一些語言,而換上一些新的表達罷了。就像文學藝術(shù)不斷追求新的意念、新的創(chuàng)作,從技巧上看是新的,但深入下去,便會發(fā)覺所有的都是生命的感受。文化就是從生命出。你若對自己都還未了解,便一味求新,那能新到哪里去呢?文化資源的豐富與選擇的能力人類有文字可稽的文化歷史,至今已經(jīng)超過三千年了?,F(xiàn)今不同的源流已經(jīng)匯成巨流,大開大合,問題真的不同了,至少我們可用的資源已經(jīng)不同了。以前我們只活在一個傳統(tǒng)中,只能用一種文化資源;但今天,從“用”的立場上看,我們可以用到很多不同的資源,西方的、印度的、阿拉伯的,乃至不同宗教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都可以給你不同的啟發(fā)。從這個方面看,你有無數(shù)的資源可用。

編輯推薦

《人生的平臺:專業(yè)之外》:仁是性情這是人成長的基地,一切人所追求的東西都要由此出才會有健康、才會有光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生的平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非常有思想的好書,值得一讀。
  •   一本真正較你走向獨立人格的書,霍先生的每本書都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