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謝冕  頁數(shù):28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是謝冕對中國百年文學作的專題研究,分為“中國文學的歷史命運”、“論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文學的新時期”、“‘后新時期’與文化轉型”、“世紀末的回望與前瞻”等幾個部分。作者以宏觀的歷史視角,深入考察了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發(fā)展變遷,既有對文學作品和文學思潮的探尋,又有對宏觀社會環(huán)境、時代背景的精到分析。因其思考的深入性與前瞻性,《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yōu)秀成果獎。

作者簡介

  謝冕,我國當代著名詩歌評論家。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著有專著《湖岸詩評》、《共和國的星光》、《文學的綠色革命》、《新世紀的太陽》、《1898:百年憂患》、《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等,散文隨筆集《世紀留言》、《流遠方的水》、《心中風景》,主編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10卷)、《百年中國文學經(jīng)典》(8卷)、《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2卷)等。

書籍目錄

中國文學的歷史命運一 百年中國的憂患與夢想二 中國悲劇文化的特殊時空三 近代思想文化革命的宏闊背景四 作為基本觸媒的世紀末憂患五 從思想革命到工具革命六 現(xiàn)代文明的盜火者七 民主精神與包容性八 歷史的傾斜與歧變九 中國文學“兩面人”的品質十 糾正失衡的代價論中國當代文學一 置身于特殊的人文環(huán)境中二 時代頌歌與民族悲歌三 功利性與目的遷移四 代言者與文學個人主義五 運動的文學與文學的運動中國文學的新時期導論:文學思潮的歷史投射一 歷史傾斜與文學異化二 巨大的標準化工程三 文化性格的悲劇性四 失常時代及其解體五 人性——從廢墟醒來的靈魂六 疏離化:秩序的反抗七 從現(xiàn)代更新到多向尋求八 潘多拉魔盒的開啟九 結構的錯動十 沒有主潮的文學時代十一 不作宣告的革命附:文壇就是競技場“后新時期”與文化轉型一 社會發(fā)展與中國新文學二 新時期文學的概念溯源三 新時期文學的特質及其終結四 后新時期文學:商業(yè)社會的文學形態(tài)五 世紀末情緒與“90年代文學”六 后新時期文學的特征與品質世紀末的回望與前瞻一 回望百年文學二 秩序的重構三 從文學中國到中國文學四 參與世界的中國文學五 世紀之交的文學轉型六 百年反思與文學期待七 開放的社會與開放的文學八 無法拒絕的隱憂九 理想的召喚附錄一 文學的紀念附錄二 新文學一百年第一版后記與世紀共命運——《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新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文學是全體公眾的事業(yè),它表現(xiàn)全社會各個層面、各色人等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文學的動機和結果都是作家基于自己的良知和素養(yǎng)獨立的和自由的認知,它就不會依附于他人,特別不會依附于權力和金錢。作家與政治代言人應當有區(qū)別。文學面對的是整個人類,而不是按照各種利益加以劃分的某一群體或某一集團的規(guī)定代言人。中國當代文學在它的發(fā)展中受到的狹隘功利的危害極為深重。海峽彼岸的反共的“戰(zhàn)斗文學”也是一種例子。雖然要求依附的政治有著不同的內涵?! 『m認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理論中心只有兩個,即“活的文學”和“人的文學”。據(jù)他自述,前者指文字工具的革新,后者指文學內容的革新。他當時所謂“人的文學”是指“健全的個人主義”。胡適引用易卜生《娜拉》(又譯《玩偶之家》)中的一句話來表達他當時的思想:“無論如何,我務必努力做一個人?!钡m思考的核心也是文學對人的解放的關懷。在這種思考的背后,是漫長的封建暗夜帶給中國平民的非人境遇?! ≡谥袊F(xiàn)代文學史上涉及人的文學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學》。這篇文章以先驅的姿態(tài)把“五四”新文學關于人的命題大大向前推進了,它已超越當時和事后概括的個性解放的內容。周作人說:“我所說的人道主義,并非世間所謂‘悲天憫人’或‘博施濟眾’小慈善主義,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边€說:“我說的人道主義,是從個人做起。要講人道,愛人類,便須先使自己有人的資格,占得人的位置?!薄 ≈茏魅说娜说奈膶W的基礎和前提,是個人的自我本體的建立,是一個人對于作為個體的我的尊嚴與權利的確認。這種理論,當然意在張揚個性,鼓勵創(chuàng)作的自由。它造出了“五四”初期解放的文體以及奔放而灑脫的藝術風格,它使一種無拘無束的心態(tài)充盈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這是“五四”新文學最可貴的本質的自然呈現(xiàn)。  20世紀20年代革命文學的理論大興,階級論盛行,它從創(chuàng)作的個體意識與群體意識的角度,對“五四”新文學的主張作了一個方向的強調。

媒體關注與評論

  謝冕以他的方式找到了一個人文工作者與這個時代的契合關系。他是為這個時代而生的,為在這個時代里思想而生的。他不辱世紀人文學者的使命?!  段乃嚑庿Q》,1996年第4期  他開放、闊展的思想觀念,為當代文學學科注入了新質和活力,極大地帶動和促進了學科的成熟和發(fā)展?!  懂敶骷以u論》,1998年第6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