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實務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金波 編  頁數(shù):287  

前言

  金融業(yè)是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中心和樞紐。隨著我國經(jīng)濟日益與國際接軌,金融業(yè)的國際化速度將越來越快,各行各業(yè)對國際金融領域操作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yè)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專業(yè)技能。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生產(chǎn)、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涉外知識、能面向國際市場、適應國際競爭、富于開拓精神的,高素質的外向型、整合型、實踐應用型高等職業(yè)技術專門人才。為了適應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后中國經(jīng)濟與世界接軌的新形勢,培養(yǎng)出具有新型職業(yè)素質、專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國際金融實務》的作者依據(jù)多年從事國際金融教學的經(jīng)驗并結合對國際金融實踐領域的深入研究編寫了這本適合高職高專層面的教材?!  秶H金融實務》的獨特之處在于:  1.新穎性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即國際金融基礎篇、外匯交易實務篇、國際融資實務篇、國際結算實務篇、實訓篇,將國際金融基礎知識與實際業(yè)務結合起來,在詳述理論的基礎上介紹了各種國際金融業(yè)務和操作策略,結構上較為新穎;將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有關的國際金融知識和國際金融業(yè)務納入《國際金融實務》的相關章節(jié),做到新穎性和豐富性的統(tǒng)一。另外在編排上,我們本著國際金融的基礎知識夠用、重點強化實際操作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策略,相對弱化了國際金融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強化了國際金融中的外匯交易、國際融資、國際結算等實務操作部分?! ?.技能性  針對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對國際金融、國際貿(mào)易等專業(yè)的學生文化水平和職業(yè)要求,注重培養(yǎng)應用性職業(yè)崗位群所需的新型人才要求的一切特定素質、知識及能力要素,并將這些要求體現(xiàn)在每章的內容和習題上,用具體的技能訓練和實訓來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上,更注重實際動手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復合型能力或技能的人才。

內容概要

本書將國際金融基礎知識與實際業(yè)務結合起來,在詳述理論的基礎上介紹了各種國際金融業(yè)務和操作策略,強化了外匯交易、國際融資和國際結算等實務操作部分的內容。本書針對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對國際金融、國際貿(mào)易等專業(yè)學生的要求,注重培養(yǎng)應用性職業(yè)崗位群所需的新型人才要求的一切特定素質、知識及能力要素,并將這些要求體現(xiàn)在每章的內容和習題上。用具體的技能訓練和實訓來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的知識。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國際金融基礎篇 第一章 外匯與匯率   第一節(jié) 外匯   第二節(jié) 匯率   第三節(jié) 匯率的決定和變動   第四節(jié) 匯率制度 第二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jié) 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二節(jié)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第三節(jié) 國際收支的失衡與調節(jié)    第四節(jié) 國際儲備 第三章 國際金融市場   第一節(jié) 國際金融市場概述   第二節(jié) 歐洲貨幣市場   第三節(jié) 外匯市場第二篇 外匯交易實務篇 第四章 傳統(tǒng)外匯交易方式   第一節(jié) 外匯交易一般原理   第二節(jié) 即期外匯交易   第三節(jié) 遠期外匯交易   第四節(jié) 外匯掉期交易 第五章 衍生外匯交易   第一節(jié) 外匯期貨交易   第二節(jié) 外匯期權交易   第三節(jié) 互換交易 第六章 外匯風險管理 第一節(jié) 外匯風險及其類型 第二節(jié) 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第三篇 國際融資實務篇 第七章 國際直接融資實務 第一節(jié) 國際融資概述 第二節(jié) 國際直接融資的形式 第八章 國際間接融資實務   第一節(jié) 國際間接融資概述   第二節(jié) 國際間接融資的形式   第三節(jié) 外債管理實務第四篇 國際結算實務篇 第九章 國際結算的票據(jù)   第一節(jié) 國際結算概述   第二節(jié) 票據(jù)概述   第三節(jié) 匯票   第四節(jié) 本票與支票 第十章 國際結算方式   第一節(jié) 匯款結算方式   第二節(jié) 托收結算方式   第三節(jié) 信用證結算方式   第四節(jié) 其他結算方式 第十一章 國際結算中的單據(jù)   第一節(jié) 國際結算的基本單據(jù)   第二節(jié) 國際結算的附屬單據(jù)第五篇 實訓篇  實訓一 外匯與匯率  實訓二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與分析  實訓三 國際黃金市場與外匯市場  實訓四 外匯交易實務  實訓五 國際融資實務  實訓六 國際結算的票據(jù)與單據(jù)  實訓七 匯款與托收結算方式  實訓八 信用證結算方式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幣的金額不變,始終為一定的單位,應收外幣的金額隨著本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單位的本幣換得的外幣數(shù)額減少,稱為外匯匯率上浮,本幣匯率下浮。反之,如果一定單位的本幣換得的外幣數(shù)額增多,說明本幣的匯率上浮,外匯匯率下浮。因此,我們可以說本幣價值與外匯率呈同方向變動?! ∈澜缟喜捎瞄g接標價法的國家主要是以英國和美國為代表的少數(shù)幾個國家。英國是資本主義發(fā)展較早的國家,當時倫敦是國際性的金融中心,因此英鎊成為最早被廣泛使用的國際結算貨幣,另外英鎊在1971年以前一直沒有采用十進制,如果用直接標價法計算起來極不方便,因此長期以來,倫敦外匯市場一直采用間接標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的經(jīng)濟實力迅速增強,美元逐漸成為國際結算、國際儲備的主要貨幣,各國所公布的匯率多半為本幣兌美元的匯率。為了便于計價結算,從1978年9月1日開始,紐約外匯市場也改用間接標價法,以美元為標準公布美元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匯價,但美元對英鎊仍沿用直接標價法?! 。ㄈ┟涝獦藘r法 對于某個國家或某個外匯市場來說,本幣以外其他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無法用直接或間接標價法來判斷。實際上,非本國貨幣之間的匯價往往是以一種國際上的主要貨幣或關鍵貨幣為標準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由于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確立,美元成為中心貨幣,各國外匯市場上公布的外匯牌價均以美元為標準,這種標價情況被稱為“美元標價法”(US doIlar quotation),“美元標價法”與前述兩種基本的標價并不矛盾,銀行匯價掛牌時,標出美元與其他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如果需要計算美元以外的兩種貨幣的比價,必須通過各自與美元的比價進行套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際金融實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發(fā)貨慢了點,上課應該很有用
  •   這本書我是買當輔助教材的,學校發(fā)的書版本老舊了。這本書是一本不錯的教材,這本書簡明易懂,條理清晰,內容較新,國際金融的基本內容都有所涵蓋,而且有結合的例子加以分析,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教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