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洛蕾利斯·辛格霍夫  頁數(shù):176  譯者:劉永強  
Tag標簽:無  

前言

午休時的意大利濃咖啡,周末的全家出游,一頁寫滿戀人絮語的紙條……要讓生活更有滋味,其實人們無需付出太多的時間或金錢。相反,我們只需有意識、不間斷地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一些小小的儀式,為生活增添幾分魔力,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在風雨飄搖的時代,儀式令人們有所依傍。儀式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窘境,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靈的港灣和力量的源泉。儀式增強了人的自信,鼓勵人們面對充滿壓力的環(huán)境。任何一種戀愛關(guān)系和家庭生活都不乏小小的日常儀式。借助儀式,戀人們更有安全感,他們會更信賴對方,深感自己備受呵護和珍愛。這與儀式的長短毫無關(guān)系。無論是清晨的一個吻、一個小時的泡泡浴還是周末的一頓豐盛早餐,效果都同樣出色。甚至戀人間的矛盾也常常帶有一些不自覺的儀式意味。下次有戀人發(fā)生爭執(zhí)時,您可以稍微觀察一番,誰先讓步,誰先開始大嚷,誰先開始哭泣。還有一種典型的戀人爭執(zhí)儀式:床頭吵架床尾和。

內(nèi)容概要

良好的習慣能使我們心靈安穩(wěn),處事泰然,能更好地面對生活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呵護儀式。借助這本小書,您將會重新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戀人關(guān)系和家庭中儀式的魔力。書中列舉的例子將會指引您,為生活添加令人幸福滿意的亮色?;蛟S這些例子也能激發(fā)您的靈感,開始追求和營造生活中適合您的儀式。

作者簡介

洛蕾利斯·辛格霍夫,在大學里主修教育學、心理學和醫(yī)學。最初從事社會和教育行業(yè)的工作,隨后在出版社做了多年的編輯,在拉文斯堡出版社曾主管健康與家庭部門。
  曾與家人在坦桑尼亞生活過一年半的時間,參與女性和兒童項目的建設。
  目前是一名職業(yè)作家,生活在匈牙利。女性、兒童、家庭以及健康是她寫作的重點。

書籍目錄

第1章 日常生活的魔力時刻 第2章 心靈的穩(wěn)固支撐 第3章 個人生活中的儀式 第4章 伴侶之間的儀式 第5章 家庭中的儀式第6章 孩子們的儀式 第7章 節(jié)日風俗的儀式 第8章 異國他鄉(xiāng)的儀式 第9章 尋找專屬于你的儀式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日常生活的魔力時刻今天,您舉行儀式了嗎?起床的時候,用衛(wèi)生間的時候,早餐的時候,工作的路上,或與愛人告別的時候?儀式是日常生活中的魔力時刻,它們隨處可見:家庭、學校、工作單位,甚至政壇。顯而易見,儀式正在漸漸復興,這是因為人有一種對儀式的天然需求。即便人們不再是教堂的一員,在子女出生、受洗、婚禮或葬禮這些重大場合,人們依然會將極大的精力傾注在這些教堂儀式中。在一個家庭中,大家共進晚餐或共同玩耍都是一種儀式。它表明:我們屬于一個整體,彼此關(guān)愛,相互支持。親密的女友們會專門留出一個晚上來閑談,在這樣的夜晚,我們會覺得自己受人喜愛,有可以信賴的朋友。每天傍晚,我們都會抱抱小貓,或帶著小狗一同去散散步,這些活動令我們心情平靜,為緊張的日常生活添加了一座寧靜的島嶼。戀人或父母子女之間也有充滿愛意的儀式,如清晨的親吻,或傍晚的溫馨時刻,這些能令我們更堅強,更自信。在今天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社會,傳統(tǒng)的交往形式和安逸感幾乎流失殆盡。因此人們渴望自己的生活能獲得一種結(jié)構(gòu),一些溫暖的特別之處。儀式能令我們在自由和秩序之間達到一種平衡,更有意識地去感覺、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時刻。我們的祖先就已領(lǐng)悟了這一點,他們通過儀式在自然能量和四季更迭間建起了聯(lián)系。儀式的特點尤其體現(xiàn)在生活的轉(zhuǎn)折點和危機時期:出生、成年禮、參加工作、建立穩(wěn)定的戀愛關(guān)系或親人的逝世。在對儀式意義的重新發(fā)現(xiàn)中,我們獲得了導向,生活也變得充滿靈感和生氣。不僅是節(jié)日慶典或重大過渡性質(zhì)的儀式具有重要意義,生活中的小型儀式也不可或缺,它為我們賦予了靜謐的一刻,為我們灌輸能量和靈性。然而儀式必須要為個人風格留出空間,這樣一來,履行儀式的人才能領(lǐng)會其中的意義?!⌒睦韺W家認為人們應在生活中重新引入儀式,讓其成為一種有意識的習慣。因為它能為生活賦予一套結(jié)構(gòu)。緩解每日的壓力,調(diào)和與愛人的關(guān)系,豐富人們的家庭生活,例如人們可以每天下班后喝一杯清茶,或每天清晨趕在全家人不同的上學或工作時間前一同吃頓早餐。如果說從前每周日的教堂禮拜是一種慣例,那么在今天的社會,每天清晨在大自然中的慢跑或散步也是一種有益的儀式。儀式與節(jié)日都是一種不斷重復的行為程式,它們銘刻了我們的社會——無論社會本身是否意識到了生活的儀式化。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們曾對生活的儀式化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批判。人們的懷疑情緒主要出于政治和宗教對儀式的濫用,人們譴責政治與宗教對人的擺布及其建立的等級秩序。最近幾年,人們對儀式的態(tài)度開始轉(zhuǎn)變。儀式的意義越來越得到了認可。尤其在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時刻,儀式使人們超越了普普通通的每日程序。每年一度的生日,某些地區(qū)流行的起名日、婚禮、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新年等,我們每年都會經(jīng)歷無數(shù)節(jié)慶。然而除此之外,日常生活的儀式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每天夜幕降臨時,愛人、朋友們坐在燭光中,一起隨意聊天,這樣的生活不也宛如節(jié)日嗎?這些根據(jù)個人喜好舉行的儀式無需遵照單一呆板的模式,可以隨時更改。它能在規(guī)范性和自發(fā)性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如果將儀式視為一種心愛的習慣,那么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愿望增加新儀式,或舍棄陳舊無用的古老儀式。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這為生命增添了一些愉悅的亮色。通過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一切習慣的日常儀式——如餐桌上的碰杯——曾經(jīng)都是一種迷信。以前的人認為,玻璃器皿碰撞發(fā)出的吱嘎聲能驅(qū)走惡魔。此外人們還相信一分錢帶來的好運氣。每逢新年佳節(jié),我們都會互寄印有幸運硬幣的賀卡,或互送帶有幸運硬幣的小豬、三葉草、煙囪清掃工玩偶等吉祥物。這種傳統(tǒng)同樣起源于古老的迷信。以前朋友和戀人之間經(jīng)?;ベ涖~幣,人們認為銅能夠驅(qū)散惡毒的魔法,而且由于銅屬于維納斯的管轄范圍,因此它能夠增強人們愛的能力。這些一度是迷信行為的日常儀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雖然我們已不能認出它們背后的歷史淵源。重新發(fā)現(xiàn)儀式近年來,儀式重新浮現(xiàn)在我們的視域中。在社會的許多領(lǐng)域,人們已在重新思索儀式對社會性的形成、社會群體的構(gòu)建以及集體感所起的作用。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逝世和新教皇本篤十六世的登基儀式清楚地向世人證明,儀式對生與死的過渡和機構(gòu)的延續(xù)有多么重要。通過媒體,一個重要事件會對世界所有人發(fā)揮影響,并進入他們的生活。儀式的魅力,即使那些平日遠離教堂甚或反對教會的人也無法逃避。宗教儀式和政治慶典也是權(quán)力的演繹。它們從情感上打動、吸引觀眾。參與儀式活動的人相信儀式的功效和必要性,而這種信仰又會引發(fā)和強化儀式的作用。當今社會,各種不同的社會實踐都可以被稱做儀式。除了教堂的禮拜儀式、慶典和節(jié)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儀式還可以分為:過渡儀式(出生、成年、死亡)、就職儀式、定期儀式(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生日、紀念日和國慶日等)、強化儀式(慶祝、愛、性)、反叛儀式(和平運動、生態(tài)運動、青年儀式)、交往儀式(打招呼、告別、沖突)。儀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對孩子和家長而言,最重要的家庭儀式包括圣誕節(jié)、孩子的生日、餐桌儀式和至少每年一次的家庭度假。一同吃早餐,看電視,共度夜晚和周末,這些儀式讓家人感到他們彼此屬于對方,珍重對方。星期天早上平靜地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心中就會頓時明亮起來;抽出時問來一起聊聊家里的事情,對大家都有益處。對孩子而言,上床睡覺的儀式非常重要。通過晚上的儀式,孩子學會毫不害怕地從白天進入黑夜,從清醒進入睡眠。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父母策劃一次慶?;顒?,讓過生日的孩子和他的朋友們成為當天慶祝活動的主角。此外,家庭度假也能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度過一段特殊時光,它不同于平時的日常生活,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們可以接觸到并了解許多新事物。近年來“儀式和象征”這個主題重獲生機,人們似乎開始轉(zhuǎn)換思路,許多人為重要的生活情景尋找新的儀式,或?qū)⒐爬系膬x式拿來為己所用。像過去一樣,在這樣一個紛繁喧鬧的世界,儀式為人們提供導向,它能喚起生命的意義,增加集體的凝聚力。在瑞士蘇黎世的一家醫(yī)院,治療師們在工作中采用許多新儀式。他們?yōu)槟切┽t(yī)治很久之后即將出院的病人舉行告別儀式。在儀式上,繼續(xù)住院的病人送給那些離別者一些象征性的禮物,并告訴后者這些一起度過的歲月對他們多么重要。其中一位參與者送給一位離別者一個火柴盒,里面裝著許多小石塊,其數(shù)量與醫(yī)院的病人數(shù)正好重合。在之后的日子里,這位離別者每當遇到困難,只要搖搖火柴盒,就能想起他們在醫(yī)院一起度過的時光。這樣一個美好的儀式也許能激發(fā)您去構(gòu)想自己的儀式。意義深遠的象征導向意義本身,因此它們往往優(yōu)美動人。為儀式的慶祝投入一點想象、對細節(jié)的喜愛以及時間,讓它在自己的關(guān)注之下完成,將會很有意義。借助儀式,人們能夠克服社會存在的差異,建構(gòu)社會秩序和共同的歸屬感。儀式使人們有可能在共同的行動中邂逅、相知并相互融合。儀式傳遞情感上的安全感和社會可靠性——在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不穩(wěn)定的時代,這一點非常重要?,F(xiàn)在儀式的再度復興其實并不奇怪:失業(yè)像嚇人的怪物一樣潛伏在生活中,即使想要得到一個實習的崗位都非常困難,許多人瀕臨破產(chǎn),退休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此時,重新發(fā)現(xiàn)儀式,充分利用儀式的魔力,為其加入新的生命,這對于加強社會的凝聚力和穩(wěn)定性都很有幫助。什么是儀式?我們?yōu)楹涡枰獌x式儀式意味著人類共同體的神秘秩序嗎?一個細密的網(wǎng)絡,覆蓋著萬物,為我們的行動賦予意義?抑或它是一件我們無法擺脫的文化緊身衣(比如說,圣誕節(jié)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20世紀70年代反對空洞儀式的浪潮漸漸平息之后,人們慢慢衍生出一種對儀式的渴望和對其內(nèi)在價值的感受。如果有人試圖找一個“儀式”的清晰定義,他一定會遭遇到各種文化限制下的不同評判。文學中也總是不斷出現(xiàn)各種闡釋。因此諸如“禮儀”、“慶典”、“風俗”之類的稱呼也就慢慢為世人所接受了。雖然我們無法對儀式進行科學意義上的闡釋,它都在日復一日地發(fā)揮作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覺,在季節(jié)的循環(huán)返復之中,還有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但儀式從哪里開始,習慣在哪兒結(jié)束?儀式的象征及其含義構(gòu)建著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它將習以為常的行為歸人大的關(guān)聯(lián)體系中。所以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儀式不是過去的殘留,而是人類成長中重要的認知工具。

編輯推薦

《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在風雨飄搖的時代,儀式令人們有所依傍。儀式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窘境,儀式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情感,儀式是心靈的港灣和力量的源泉。儀式是什么:并非繁文縟節(jié),并非刻板程式,儀式就是一個個心愛的習慣,就是對自己心靈的寵愛。宛如一個個美好的魔法時刻,儀式為疲累和匆忙的日常生活添上一抹抹愉悅的亮色。儀式就是:每天清晨閉目靜思的那幾分鐘。想象自己站在山頭,俯瞰今天的所有工作,一切都清晰可鑒,頓時充滿斗志和力量。每天與您的伴侶一起刷牙的那個時刻。一個眼神,幾句言語就能增進彼此間的熟悉感和親近感,化解之前的矛盾。每天下班后的半小時運動時間。這個過程中,拋灑的不僅是汗水,還有工作壓力和煩惱。每天晚上給孩子講的兩個故事。不管故事的內(nèi)容是什么,這段與父母共處的時刻都讓他們擺脫白天的雜亂,獲得休憩和安穩(wěn),準備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每天臨睡前的一小段札記或思考。今天要感謝什么呢?是與老朋友相遇,還是可口的午飯?是與家人愉快的談話,還是順利的工作?儀式,關(guān)乎美好、感恩、意義和珍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文化人類學的良好讀本。
  •   作為教育教學的參考讀物,可以看看借鑒。
  •   內(nèi)容很詳實,非常值得一讀。
  •   買了好久才買到。慢慢看。
  •   送人利器,看似深奧,很易懂。
  •   很有感觸,有用
  •   書的印刷不錯,送貨很快。很好。
  •   不是學術(shù)書籍,本來想找福柯的《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后來買錯了,作為心靈雞湯看看可以 哈哈
  •   個人覺得這本書的內(nèi)容還可以。但書很薄,拿到的時候,我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不過這本書,我建議那些不太跟孩子交流的家長看,看了也許會對你們很有感覺
  •   還好啊,翻看了幾頁,提供了一些設立儀式的建議,正是我這段時間想要的。
  •   德國人的思維是相當傳統(tǒng)的,提出了不少能改善生活的建議。小小的儀式給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有些觀點我也很贊同,比如早安吻和晚安吻。良好的習慣是在強大生活壓力下高幸福感的保證!
  •     長久以來,我習慣性的發(fā)條“啵下,晚安,我愛你!”的消息給LP,若在一起,則親面說。不做完這件事,一天似乎就沒正式結(jié)束。原來,“特定的儀式是給予愛人們親密感覺的良方?!碑吘梗捌降娜粘I钔{著夫妻的感情關(guān)系”。
      
      我習慣性的把買來的新書,寫上名字,購買時間和地點(網(wǎng)站),隨后還要蓋上印章,這讓我很有滿足的感覺;我每隔三個月,就會大幅度的清理桌面、櫥柜,扔掉兩個月內(nèi)從未動過的文件或物品,原來,“清理房間的目的并非是要把東西從一個角落挪到另一個角落去,而是要為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建一種必要的生活秩序?!?br />   
      我不是那么喜歡節(jié)日,可翻閱這本書時,美國正式進入2010年的凌晨時分。很遠處的密西西比河岸,大朵造型單一的煙花升起。人們用煙火這種儀式,慶祝新年的到來。我也小有興奮,即便國內(nèi)朋友的新年短信已在一天前就已轟炸。
      
      我相信,在那些特殊的時節(jié)里,人們的心情總是會十分愉悅。盡管,從表面看來,昨天、今天與明天,太陽照常升起,別無二致??赡憧傆X得,在節(jié)日那天,心情會輕快不少。我們確知,那是因為時刻的特殊,而應和節(jié)日的各種儀式,則“賦予我們依傍和安全感”。
      
      “儀式與節(jié)日都是一種不斷重復的行為程式,它們銘刻了我們的社會——無論社會本身是否意識到這種生活的儀式化。”即便圣誕老人不會灰頭土臉的從煙囪里鉆出來,可人們?nèi)韵矚g查看圣誕襪子里是否裝滿北極送來的禮物。因為,圣誕里的這些儀式,是一種紐帶,維系著家庭關(guān)系的和諧親密,相互的饋贈之情。
      
      作者認為,現(xiàn)在的儀式正在復興之中?;蛟S,這與“失業(yè)像嚇人的怪物一樣潛伏在生活中…許多人面臨破產(chǎn),退休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瓜葛。事實上,全書很多章節(jié),像是緩解家庭、愛侶、親子關(guān)系緊張的方案解決書。大概,在那些尷尬無依的時刻,儀式成為寄托,以調(diào)停的方式介入你我之間,直至兩座孤立的城堡相互敞開。作者還說,儀式對于“加強社會的凝聚力和穩(wěn)定性很有幫助”,若以此出發(fā),或許不難理解十萬人阿里郎的壯觀場景,不難理解集體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性。
      
      《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像是一本心靈導引手冊,它翻來覆去的在敘說儀式之與人生的重大意義,它將如何支撐你讀過完美的高質(zhì)量生活。可是,你也會發(fā)現(xiàn),像任何一種勵志、心靈書一樣,它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換言之,運用“儀式”這一概念,替代習慣、習俗等詞藻,整合已有內(nèi)容,為你的人生重建儀式感。比如說,強迫癥變身為強迫性儀式,然后耗費五頁紙說絮叨強迫癥的種類和表現(xiàn)。
      
      事實上,有太多種勵志、經(jīng)管、心靈方面的書籍,僅看一眼標題和目錄,就能讓你獲得大概意圖。每本書的詳細內(nèi)容,其實是作者在反復的向你強化,你不走我說的路,你的人生將擺滿杯具的。實情卻是,那些讓你兩天內(nèi)熱血沸騰、渾身有勁的書們,壓根不是你的勵志好友。它不能隨時隨地的調(diào)整與提醒,它壓根就是死的。事實上,前年有人告訴我,這個領(lǐng)域里只消看并且執(zhí)行一本書,那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它衍生出很多拓展培訓課,要求人們切身執(zhí)行。遺憾的是,這本很特別的書躺在我的柜子里,沒有被繼續(xù)翻動。
      
      《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這本書,語言絮叨的跟那跳大神的一樣,像一把輕柔的狐毛刷,不停的撫弄或搔刮你的小心房。你可以被引導或蠱惑,也可以皺眉,帶著批判的神情。如果說第二章是對死亡祭禮的歷史回顧與比較,第三章則完全是健康養(yǎng)生書的范。他教你皇家沐浴的步驟、西藏五式的體位擺設,怕你不明白,還以圖示意。第四章成為愛侶保持婚姻鮮度的儀式教科書,第五章則是親子,第七章完全成為介紹各國節(jié)日儀式。最簡短的第九章,不足千字,十分技巧性的羅列幾個能立馬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儀式。
      
      他們分別是,下班之后去運動,每晚兩個故事(給孩子),不再單獨刷牙,起床后的小運動,不含咖啡因的提神方法,小小的早間儀式,晚間儀式,緩解緊張的氣氛,減壓的呼吸練習,對自己好一點,暫時從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傊磺械囊磺?,儀式是讓你確知它真的能豐富你的人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若把上述這些條目壓縮下,無非就是過更健康的生活,更加注重親(愛)情,讓自己充滿成就感,感覺不是loser。某些時候,成為你自己,小淘氣一番“對自己好一點”。
      
      事實上,當一個道理只需要用一頁紙就闡述明白,卻被延展成一本書的時候,就變得面目可憎起來。儀式感這玩意,最好是某個你有所困惑的冬日下午,有人與你落座對談,聊性正濃時,這樣幾段醍醐灌頂?shù)脑挘屇忝┤D開就已足夠。于我而言,下面幾段有點意思就夠啦。
      
      “良好的早間儀式包括:準時起床,安心洗漱與穿衣,在充裕的時間里享受早餐。良好的早間儀式還包括騰出時間想想昨天晚上的經(jīng)歷,今天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br />   
      “生日讓我們記起,步入人類社會的那個偉大時刻。生日也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可以在這天回顧過去的生活目標,設定新的目標?!?br />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在早上起床與夜晚入睡這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在進行著一些看似微小,但是對自己來說卻非常重要的儀式:吃早餐的時候讀報紙,到辦公室喝上一杯咖啡,永遠是在餐館的同一張桌子上吃午飯,回家的時候又是走同一條近路。”
      
      “事實上,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儀式是一種空間,我們可以在其中搜尋我們的思想、回憶、渴求、愿望以及我們的想象。”
      
      
  •     主題內(nèi)容,讓我們做一些習慣性的動作來調(diào)節(jié)一些浮動或疲憊的心情等等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本以為會從心理上來引導讀者接受這個,但講得還是方式,并沒有深入的讓讀者明白平??此破匠5膬x式對我們很重要,
      并不值得看,
  •   還剛看到第8頁。今天才到貨的書。也是打開就發(fā)現(xiàn),么有我想的那么學術(shù)和深奧,貌似也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心靈的書籍。但是儀式這個詞,倒是給了幾許新鮮的感覺。所以會繼續(xù)看下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