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實用教程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雷振華 編  頁數(shù):319  

前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以知識創(chuàng)新和新技術變革為基本特征的知識經(jīng)濟和信息化社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挑戰(zhàn),并由此引發(fā)了社會各領域的深層次變革。在教育領域,這些挑戰(zhàn)和深層次變革帶來的影響,最為核心、最為根本的,莫過于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的轉變與重樹,“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yǎng)人”成為這一時期我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不可回避的時代命題。如何回應這一時代命題?從普通民眾到教育工作者,從教育部門到高等院校,從中央到地方,人們都在思索,都在求解。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紀之交,我國在基礎教育領域率先吹響了回應號角,掀起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力圖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環(huán)節(jié)和突破口,打通一條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革新之路?! ∪欢蛲ㄟ@樣一條路并非一帆風順。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和實施,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樣容易,即通過對原有的教師進行培訓自然就可以達成。事實證明,僅僅通過培訓來推行新課程改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新課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等一系列從教育理論到教學實踐的全面變革和轉向,特別是一線教師和新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全新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以及將之轉變?yōu)橛行У慕逃虒W實踐行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做到,它需要從師資培養(yǎng)的源頭做起,即重新檢視傳統(tǒng)師范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體制機制和模式,將職前教師教育改革(師范教育)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實質性地對接起來,主動搭建和打造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與實施要求的師資培養(yǎng)平臺。如何將職前教師教育改革(師范教育)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進行實質性的對接,如何搭建和打造這個平臺?這些問題無疑要落實到教師教育改革與實踐的頭上,而作為地方基礎教育師資培養(yǎng)的主體和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地方高師院校必須主動出擊,以理論探索和實踐行動的勇氣與自信作出積極回應。

內容概要

  注重大學語文的工具性和應用性。全書分九個單元,旨在了解、鞏固、提高學生記敘、議論、說明和布局謀篇的能力。《大學語文實用教程》注重大學語文教學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選文新穎、健康、有趣,文后特設閱讀提示,便于學生自學。每一單元的說明指明教學目標,單元練習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以便教、學收到實效。

書籍目錄

上編第一單元 再現(xiàn)與記敘1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戰(zhàn)國策?燕策》2 李將軍列傳(節(jié)選) 司馬遷3 冬至之晨殺人記 林語堂4 方巖紀靜 郁達夫5 面黃饑瘦的孩子 [法]杜拉斯第二單元 發(fā)現(xiàn)與議論6 非攻(上) 墨子7 諫逐客書 李斯8 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 梁啟超9 容忍與自由 胡適10 個狗主義 韓少功第三單元 了解與說明11 園日涉以成趣 陳從周12 看看我們的地球 李四光13 古代的服裝及其他 吳晗14 我們的抗敵英雄 高士其15 歷史上的北京城 侯仁之第四單元 應用與寫作(一)16 條據(jù)17 申請書18 求職信19 計劃20 總結21 演講稿22 通知23 通訊下編第五單元 立意與選材24 正氣歌并序 文天祥25 鑄劍 魯迅26 雅舍梁實秋27 災難中挺立偉大的中國 任仲平28 哈姆雷特(節(jié)選) [英]莎士比亞第六單元 布局與結構29 天道(節(jié)選) 莊子30 進學解韓愈31 百合花 茹志鵑32 受戒 汪曾祺33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第七單元 語體與修辭34 采薇 《詩經(jīng) 雅 小雅》35 黍離 《詩經(jīng) 風 王風》36 別賦 江淹37 斷魂槍老舍38 鴨窠圍的夜 沈從文39 山中雜記之七 冰心第八單元 應用與寫作(二)40 調查報告41 論文42 申論試題及答題技巧第九單元 交流與學習43 文心雕龍 知音 劉勰44 藝概 文概(節(jié)選) 劉熙載45 我學國文的經(jīng)驗 周作人46 語言的功能與陷阱 王蒙47 我怎樣學習語言 老舍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與記敘文、說明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記敘文是以情感人,說明文是以知授人,而議論文則是以理服人?! ∫话阏f來,議論文具有論點、論據(jù)、論證三大要素?! ≌擖c就是文章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論點的提出和確立要注意:(1)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于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于作者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么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2)鮮明性。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非常鮮明,而不能模棱兩可,含混不清。(3)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到、新穎。  論據(jù)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依據(jù)。論據(jù)分為兩類,即事實論據(jù)(包括具體的事例、概括的事實、統(tǒng)計數(shù)字、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等)和理論論據(jù)(包括前人的經(jīng)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間的諺語和俗語、科學上的公理、規(guī)律等)。使用論據(jù)的要求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1)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jù)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含義。(2)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語文實用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