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主 編:(美)羅伯特?L?西蒙 頁數(shù):374 譯者:陳喜貴,中文翻譯總主編:馮俊
Tag標簽:無
前言
每一個民族和每一種文化都會有自己的哲學思想,而作為成熟的理論形態(tài)的哲學在世界的幾大文明中都同樣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輝。哲學并非像黑格爾和德里達所言只是西方人的專利——只是起源于古代希臘,并用希臘文、拉丁文和德文等西方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獨特的概念思維,哲學的形態(tài)、風格和語言表達都應該是多元的。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中國人從西方引進“哲學”一詞和西方哲學時,只是把它作為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不同的另一種新奇的哲學,而從未把它看做是世界上唯一的哲學。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在不斷地引進、移植和改造著西方哲學并將其本土化,在對西方哲學的理解中滲透了中國文化的獨特視角,從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和獨特發(fā)展中對于西方哲學產生了獨特的理解和感悟。應該說,中國人在引進和研究西方哲學的過程中對于西方哲學也是有理論貢獻的。然而,在我們引進和研究西方哲學的過程中更多地是注意哲學的內容和學理,而很少去注意西方人是怎樣學習和教授哲學的,實際上,哲學研究的方法和哲學教學的方法是兩種不同的但是相輔相成的方法,學習哲學和教授哲學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哲學的精神實質和學理路徑。早在17世紀,笛卡兒就注意到,研究者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他把這些發(fā)現(xiàn)表述出來告訴別人的方法是不同的,而霍布斯還專門研究了發(fā)現(xiàn)的方法和教導的方法之間的區(qū)別,這表明他們在研究哲學的同時還是十分注重哲學的教學方法,把自己的哲學表述清楚、傳揚出去、教授給別人也是哲學家研究哲學的重要目的。因此,對于西方哲學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內容概要
《社會政治哲學》旨在為社會政治哲學中產生的主要問題提供一種全面的指南?!渡鐣握軐W》各篇文章均為當代杰出的社會政治哲學家所撰寫,介紹了社會政治哲學中的主要爭論,內容涵蓋政治義務和政治權威、自由和國家的限度、個人權利、公正、平等、民主選擇、多樣性和協(xié)商、性別、民族和宗教等問題,理論涉及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功利主義、自由至上主義、女性主義、社群主義和多元主義等學說。每章圍繞一個或一系列主要問題進行討論,為核心論點提供了一種概念或歷史的指南,文章所提供的特定的方法或結論,也為推進討論和解決問題指明了方向。
作者簡介
羅伯特·L·西蒙(Robert L.Simon),漢密爾頓學院哲學教授。著有大量社會政治哲學的著作,包括《公平競賽》(Fair Play,1991)、《中立性和經院倫理》(Neutrality and the Academic Ethic,1994),以及與諾曼·E·鮑伊合著的《個人和政治秩序》(The Individual and the Political Order,1998)。曾任國際運動哲學協(xié)會會長,目前正從事倫理和體育問題的研究。
書籍目錄
作者簡介導言:社會政治哲學——問題的選擇第一部分 核心原則和自由民主國家 第一章 政治義務和政治權威 第二章 自由、壓制和國家的限度 第三章 公正 第四章 平等 第五章 偏好、理性和民主理論第二部分 自由主義、自由主義的批評者及替代方法 第六章 馬克思的遺產 第七章 女性主義和政治理論 第八章 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的挑戰(zhàn) 第九章 自由主義理論及其批評者第三部分 多元主義、多樣性和協(xié)商 第十章 協(xié)商民主 第十一章 公民身份和多元主義 第十二章 新啟蒙:對種群重要性的反思 第十三章 宗教和自由民主精選參考書目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公正原則指出,國家有理由出于公正而干預個人自由。確切地說,公正原則所實際維護的,當然要依賴于對公正的訴求所要求的。而人們對此則有分歧。如果對這個問題不采取什么立場,那就讓我們來考察公正原則維護對人們自由的干預所采用的幾種方式。第一,我們可以認為,國家有理由對人們出于種群、信仰、族群以及(最近出現(xiàn)的)性取向的理由而進行歧視的自由加以干預,正如非歧視所規(guī)定的一樣。人們或許會說,我們可以通過傷害原則來維護非歧視,但我認為那樣并不起作用。我們有并且應該有自由做出許多對他人產生不利影響的決定。一位雇主可以拒絕雇傭那些她認為不合格的、討厭的或丑陋的人。一位房東可以拒絕向抽煙的人、有寵物的人或大學生出租房屋,因為我們認為公正禁止根據(jù)某些標準區(qū)別對待人們,但并不禁止根據(jù)其他標準進行區(qū)別對待。此外,我們也可以認為,人們應該有自由在各種私人場合根據(jù)可能不重要的標準而進行歧視。我們也有自由根據(jù)種群或信仰來選擇我們的朋友或同伴——即使這樣做并不值得稱道。我們有自由加人私人協(xié)會,而這個協(xié)會根據(jù)——比如說——性別或信仰排除掉一些人。有些例子則更為復雜。我們可以認為,國際青年商會(Jaycees)或扶輪社(Rota—ry)不能排斥黑人和婦女,因為這樣準私人組織的成員資格對于人們的商機是很重要的。但是,問題恰恰就在于此。我們必須確定,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公正要求禁止歧視,在什么情況下不要求禁止。傷害觀念本身做不到這一點。第二,公正或許要求機會平等(eqlJalityofoppo Itunity)。如果機會平等要求為兒童提供教育,那么我們可以支持公立學校。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如果公正要求所有兒童得到大致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那么國家或許有理由禁止一些團體比其他團體在他們的子女教育上投入更多,一些人或許將這種限制看作對其自由的嚴重干預(合理與否)。進一步來說,我們可以認為,機會平等要求人們不應該以明顯不平等的資源開始人生競賽,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社會應該廢除遺產繼承或對其課以重稅[參閱D.w.哈斯利特,1986年]。至于機會平等實際上作何要求,在此我不予深究。比如說,公正原則是否支持公立學校,則是不明顯的。畢竟,人們或許認為,讓那些有子女的人將他們做出決定的代價轉嫁給他人是不公正的。目前的觀點是,如果機會平等確實要求為人們提供某些資源或要求平等分配某些資源,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為了達到此目的,國家有理由干預人們的自由。第三,我們或許認為,公正原則應該調節(jié)經濟事務。人們維護最低工資的理由或許是,支付給人們低于“合理工資”的工資是不公正的。當然,至于什么構成合理工資還需要一套理論來論證。人們維護倒票的理由或許是,某些票價太離譜,是不公正的。人們維護器官的理由或許是,剝削一個人的背景環(huán)境是錯誤的——即使被剝削者已從交易中獲益。我之所以懷疑這種論證是否普遍有效,恰恰是因為它阻礙了被剝削的人增進她自身的利益,但如果它有效,那么我們就會有另外一種理由來干預雙方同意的交易。最后,我們可以認為,公正要求每個人在提供某種公共利益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即使這樣會使公民“白白利用”他人的貢獻也要如此。密爾本人認為,可以合理地迫使人們“在共同防御或為社會利益所必需的任何其他共同工作中,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J.s.密爾,1859年,第一章 )。有人或許認為,“白白利用”他人的貢獻是對他們的傷害,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那是不公正。來考察強制性投票、處方和獻血。可以說,在以投票來維護我們的選舉民主的過程中,我們都有義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投票者是在白白利用投票者所做(顯然很小)的犧牲;我們都從國防中受益,而那些不服兵役的人是在白白利用那些志愿者所做的犧牲;我們因生活在有人獻血的社會中而受益,而不獻血者是在白白利用那些獻血者所做的犧牲。在集體傷害和集體利益的例子(排氣凈化器、逃稅)中,我們限制自由以保證切實提供利益,而此處則不同,公正原則是獨立起作用的,因為利益的提供是沒有運用強制手段的。至于用公正是否足以證明干預的合理性,這個問題我在此不能解決。需求原則是簡明易懂的。此原則是說,我們有理由干預個人自由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它并不是說,我們應該總是做為滿足人們需求所必需的事情。如果B得不到A的腎臟她就會死,那么并不能由此就說,我們應該以強制手段摘取A的腎臟。需求原則是說,B的需求為限制A的自由提供了一個理由。盡管自由至上主義者拒斥需求原則,但我們習慣認為,需求原則證明向人們的資源收稅以滿足他人對醫(yī)療、食物、衣物和教育的需求(正如福利中所規(guī)定的那樣)是合理的。如果這是正確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認為,需求原則不可以證明獻血和冷漠的人是合理的。假設我們所需要的血液量遠遠超過我們通過志愿捐獻或有償提供的方式所獲取的血液量(比如說,因為商業(yè)獻血的質量太差),并且因為沒有足夠可用的血液,人們就會死。如果我們要求人們提供錢款因為其他人需要物品來生存,那么我看不出為什么不可以要求人們提供像血液這樣的可再生資源。如果我們可以要求人們作證或出庭,那么我看不出為什么我們不可以要求人們進行簡單救援。有人或許會說,需求原則是膚淺的,其主旨可以用公正或傷害來表達。我不懷疑需求原則常??梢杂闷渌姆绞絹碛懻?,但也有理由偏愛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如果我們接受需求原則,那么在許多環(huán)境下,國家有理由使用強制手段來限制人們的自由,而這是其他原則所維護的干預做不到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約翰?斯圖爾特?密爾認為,通過引進“一項極其簡單的原則”,即社會有理由限制個人自由以防止人們傷害他人,我們就可以解決關于“用強制和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社會和個人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如果我是對的,密爾則是錯的。首先,我試圖表明,傷害原則并不那么簡單。其次,我認為做如下假設至少是值得贊許的:有幾項原則可以用來證明,使用國家強制或限制人的自由是合理的。事實上,我贊成在原則問題上的多元主義——它要求估價和權衡一整套想法。而且,正如對待傷害原則一樣,不能機械地回答這些原則。在限制個人自由問題上,如果我們接受廣泛的多元主義,或許有人會反對,我們最終將維護太多的東西,自由最終將所剩不多。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并沒有一種簡單的出路。最終,我們無法避免在偏愛限制人們自由的理由和偏愛不對人們進行干預的理由之間進行權衡。如果我們幸運的話,我們的這種權衡或多或少是正確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羅伯特·L·西蒙主編的這本論文集說服力強,結構合理。作者卓爾不凡,文章涵蓋全面。” ——喬治·謝爾(Georgesher),菜斯大學“這本氣勢宏大的著作討論了自由民主理論的核心問題。無論是當代自由民主理論的倡導者還是批評者.都得到了公允的評價。討論自由、公正、平等、個人權利和民主選擇時精致入微,而討論多元主義和少數(shù)群體時則順應時勢?!薄 Z爾曼·E·博維(N0rmanE.Bowie),明尼蘇達大學
編輯推薦
《社會政治哲學》收集了考察社會政治理論基本問題的最新文章。每篇文章都由著名的社會政治哲學家所撰寫。不僅描述了問題的發(fā)展史。還就圍繞該問題的主要爭論做出了明智的評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