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基爾申鮑姆,(美)亨德森 編,史可監(jiān) 譯 頁數(shù):210 譯者:史可監(jiān)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是科學的天下,而心理學更是從哲學卓然獨立自主了。20世紀初葉,在馮特(w.Wmldt,1832-1920)和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的倡導下,科學心理學誕生了,有人稱之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20世紀中葉,在華生(J.B.watson,1878 1958)和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的鼓吹下,行為主義心理學開花結果了,有人稱之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二勢力。
內容概要
卡爾·R·羅杰斯(1902—1987)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羅杰斯的心理療法在當今歐美各國廣泛流行。他認為這一原理也適用于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子女以及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減。 羅杰斯與20世紀知識界重要人物的對話集。 在這里,你可以了解羅杰斯和三位神學家對于助人關系的不同見解: 在這里,你可以了解羅杰斯和三位心理學家關于“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 在這里,終極關懷、信仰、價值觀、科學等問題都將得到探尋。
作者簡介
譯者:史可監(jiān) 編者:(美國)霍華德·基爾申鮑姆 (美國)瓦萊麗·蘭德·亨德森卡爾·R·羅杰斯(1902-1987)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人性本善,有自我實現(xiàn)的發(fā)展?jié)摿?;他?chuàng)立的“當事人中心療法”主張心理治療師要有真誠關懷當事人的感情,在真誠和諧的關系中啟發(fā)當事人運用自我發(fā)展?jié)摿Υ龠M自身的健康成長,增強自信心。羅杰斯的心理療法在當今歐美各國廣泛流行。他認為這一原理也適用于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子女以及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減。
書籍目錄
1 序言2 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法3 馬丁·布貝爾4 保羅·蒂利希5 斯金納6 邁克爾·波拉尼7 格雷戈里·貝森8 萊因霍爾德·尼布爾9 羅洛·梅
章節(jié)摘錄
促進這種心理常態(tài)氛圍的成長共有三個條件,這些條件,既可適用于治療師與當事人之間,也可適用于父母與子女之間,更可適用于領袖與團體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行政人員與僚屬之間。實際上,只要能幫助人達到他發(fā)展的目標,在任何情況之下,這些條件都可以適用。有關這些條件的講述,我曾在以往的著作中有所論述(請參閱1959年及1941年的拙著),在此不再重復。在這里,我只作個概述,是為心理治療的觀點立論。首先,讓我來談談真誠、實在,或者所謂的和諧。一旦治療師同他的當事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把個人的和職務上的假面具去掉,當事人就會積極地成長。所以說,真誠,就是讓治療師的感情和態(tài)度自自然然地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說,這時有一種默契,在治療師與當事人之間浮現(xiàn)出一種真誠,讓他們感覺到一種自覺,一種自然的內心發(fā)泄。其次,我要強調的是創(chuàng)造一種改變環(huán)境的氛圍,以期能做到接納、關懷,并達到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當治療師懷著積極的又毫無判斷的心態(tài),對當事人表示全面接受的那一時刻,治療的效果就會產生,而行為上的改變也會接踵而來。治療師既然對當事人表示了全面的接納,那么,當事人所有的感受,諸如混亂、反感、恐懼、憤怒、勇敢、熱愛、自傲等都會涌上心頭。這是一種非積極性的關注,如果治療師仍能全面接受,而非選擇性地接納,則治療效果也會展現(xiàn)。第三個促進人際關系的要素是同情心的了解,就是說,治療師必須具有一種特殊的感應能力,很準確地感受到當事人的個人經驗,并能體會到當事人所表達的內容,只要進行得順利,治療師不但能夠進入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項意義,甚至他在下意識里對情況一目了然。就個人所知,這種特殊而主動的聆聽是威力最大的.種。最近以來許許多多的研究都證明,只要各項條件都滿足,人格和行為的改變就會產生。從1949年起,這種研究不但在國內存在,而且在國外也有案例。在心理治療方面有態(tài)度上的改變,在學校方面有學習了的改變,而在行為方面也有精神分裂的改變。
編輯推薦
《卡爾·羅杰斯:對話錄》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