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礎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偉芹 編  頁數(shù):299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在我國有了極快的發(fā)展,但相對于高職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相應的高職高專教材體系的建設相對落后,始終不能徹底從本科教材體系中分離出來。為了適應高職高專金融保險類的教學需要,我們組織有多年高職教學經驗的一線老師編寫了本教材。為了滿足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突出以下特點:  1.以就業(yè)為導向,在內容安排上充分考慮高職學生未來就業(yè)的崗位要求,對學生未來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潛能的開發(fā)。教材在結構布局,內容的選取、安排和設計上都要符合高職教育的目標,內容取舍合理,繁簡適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但要強化知識的應用性?! ?.突出基礎理論知識夠用、加強應用和實踐技能的特色。采用圍繞應用講理論的方法,突出實踐教學,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突出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內容新穎,不僅包括金融業(yè)的概貌,聯(lián)系國內外金融業(yè)的實際,而且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金融業(yè)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 ?.在內容構建上,將學位教育與職業(yè)證書考試相結合,滿足學生獲得雙證的需要?! ?.充分考慮高職高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培養(yǎng)目標,在控制內容深淺度的同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活潑的編寫體例以及豐富的欄目,如章前引例及分析、知識庫、參考案例、復習思考題等。  本書由張偉芹擔任主編,楊向榮、伏琳娜任副主編。本教材共分十一章,編寫分工如下:第一、三、四、六章由張偉芹編寫;第二章由伏琳娜編寫;第五章由張曉潔編寫;第七章由鄭宏韜編寫;第八章由馬立占編寫;第九、十一章由王衛(wèi)華編寫;第十章由楊向榮編寫?! ≡诰帉懼?,我們參閱了大量近年來出版的金融論著、教材及其他文獻,并從中吸收了許多有價值的材料和觀點。在此,特作說明,并向有關編著者表示感謝。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牛晉芳、常亞波兩位編輯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由于編寫時間緊,加之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歡迎各院校師生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詳細介紹了金融學基礎知識,包括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體系、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的經營、金融監(jiān)管體制、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及其治理,以及國際金融等內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點:(1)在內容安排上,充分考慮高職學生未來就業(yè)的崗位要求、學生未來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潛能的開發(fā);(2)采用圍繞應用講理論的方法,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案例,突出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3)在內容構建上,將學位教育與職業(yè)證書考試相結合,滿足學生獲得雙證的需要;(4)充分考慮高職高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培養(yǎng)目標,在控制內容深淺度的同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活潑的編寫體例以及豐富的欄目,如知識庫、參考案例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第一節(jié) 貨幣概述 第二節(jié) 貨幣的職能 第三節(jié) 貨幣流通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貨幣層次的劃分 第五節(jié) 貨幣制度第二章 信用 第一節(jié) 信用概述 第二節(jié) 信用形式 第三節(jié) 借貸資金與利息 第四節(jié) 社會信用體系第三章 金融市場 第一節(jié) 金融市場概述 第二節(jié) 金融市場的交易工具 第三節(jié) 貨幣市場 第四節(jié) 資本市場第四章 金融機構體系 第一節(jié) 金融機構概述 第二節(jié) 金融機構體系 第三節(jié)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業(yè)務 第四節(jié) 國際金融機構第五章 商業(yè)銀行 第一節(jié) 商業(yè)銀行概述 第二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 第三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經營與管理 第四節(jié) 網(wǎng)絡銀行第六章 中央銀行 第一節(jié) 中央銀行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央銀行的業(yè)務 第三節(jié)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第七章 金融監(jiān)管 第一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概述 第二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體制 第三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的國際協(xié)調第八章 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第一節(jié) 貨幣需求 第二節(jié) 貨幣供給第九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一節(jié) 通貨膨脹及治理對策 第二節(jié) 通貨緊縮及治理對策第十章 國際金融 第一節(jié) 國際收支 第二節(jié) 外匯與匯率 第三節(jié) 外匯交易與外匯風險 第四節(jié) 國際儲備第十一章 金融創(chuàng)新與金融安全 第一節(jié) 金融創(chuàng)新 第二節(jié) 金融風險 第三節(jié) 金融安全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一)幣材的確定  幣材的確定是指國家規(guī)定用什么材料來充當本位貨幣。本位貨幣就是指一個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貨幣。不同的貨幣材料形成了不同的貨幣制度,如金、銀或金銀并用就構成了金本位制、銀本位制和金銀復本位制。在金屬貨幣制度下,幣材是貨幣制度的基礎,是建立貨幣制度的首要步驟。確定以什么金屬作為貨幣材料,是由各國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條件決定的,不是由國家任意選擇的。在普遍使用信用貨幣的今天,或隨著電子貨幣的普及,幣材的選擇已經不是一個重要因素了。 ?。ǘ┴泿艈挝坏拇_定  貨幣材料確立后,就要規(guī)定貨幣單位。貨幣單位包括貨幣單位的名稱、貨幣的名稱及貨幣單位的“價值量”。  1.貨幣單位的名稱與貨幣的名稱  貨幣單位的名稱與貨幣的名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的國家貨幣單位的名稱與貨幣的名稱相同,如英國的貨幣名稱和貨幣單位的名稱都是“英鎊”,美國的貨幣名稱和貨幣單位名稱都是“美元”;也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名稱與貨幣名稱不同,如中國貨幣名稱是人民幣,貨幣單位名稱是“元”?! ?.貨幣單位的“價值量”  各國貨幣單位確定后,還要確定貨幣單位所包含的價值量。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單位所含的價值量是由國家確定,并相對保持穩(wěn)定。例如,在銀本位制度下,我國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的《國幣條例》規(guī)定的“圓”,1圓含純銀23.977克。在金本位制度下,美國貨幣單位的“美元”,根據(jù)1934年1月的法令,1美元含金量為0.8886克。目前,在信用貨幣制下,貨幣的發(fā)行不再以金、銀等貴金屬作為準備,規(guī)定單位貨幣的價值量已毫無意義,貨幣的價值量完全是由貨幣的需求與供給的對比關系決定的,此時,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也是波動的?! 。ㄈ┍疚粠藕洼o幣的鑄造、發(fā)行及流通  本位幣即主幣,是一國流通中的基本貨幣,是國家用法律規(guī)定下來的標準貨幣。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本位幣是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幣材和貨幣單位鑄成的,其形狀、重量、成色是統(tǒng)一的,并打上印記。如我國在1935年以前白銀流通的時候,銀元就是本位幣?! ?.對本位幣的規(guī)定 ?。?)多以貴金屬為幣材,是足值的貨幣,可以自由鑄造。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所謂自由鑄造是指國家開設造幣廠,每個公民都有權把貨幣金屬送到國家造幣廠請求鑄成本位幣。政府不收或只收取少量的費用。公民也可以將貨幣溶化為金屬塊?! ”疚粠诺淖杂设T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位幣的自由鑄造可以自發(fā)調節(jié)貨幣流通量,使流通中的貨幣量與貨幣需要量保持一致,從而保持了幣值的穩(wěn)定。當貨幣流通量過多面臨貶值時,公民會自發(fā)地將鑄幣熔化成金屬塊,使其退出流通貯藏起來。當流通中的貨幣量不足,幣值可能上升時,公民會請求造幣廠把金屬塊鑄造成貨幣,投人流通。正是本位幣的自由鑄造,才使得鑄幣的名義價值和實際價值保持一致,使本位幣成為足值貨幣?! 。?)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國家規(guī)定本位幣具有無限的支付能力,用本位貨幣來購買商品或償還債務時,不論數(shù)量大小和債務性質的差異,任何人都不能拒絕接受。

編輯推薦

  《金融基礎》全書共分11個章節(jié),主要對金融學基礎知識作了詳細地介紹,具體內容包括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體系、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的經營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金融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本書涵蓋了各方面,資料蠻齊全的。
  •   買來考試用的,覺得還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