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尋求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洛·梅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前言

生活在一個焦慮時代的少數(shù)幸事之一是,我們不得不去認識自己。當我們的社會處于標準和價值觀巨變的時代,不能像馬修·阿諾德(MattthewArnold)所說的那樣,給我們展示一幅“我們是什么?我們應該是什么?”的清晰畫面時,我們將會被拋回到對自我的追尋之中。來自各方面使人痛苦的不安全感給了我們新的刺激,讓我們不斷地追問,是否可能存在一些被我們忽略了的重要指導和力量的源泉?當然,我也認識到,這不能籠統(tǒng)地被稱為幸事。相反,人們會問,生活在這樣一個分裂世界中的人怎么可能獲得內在的整合?或者,他們會質疑,生活在一個對現(xiàn)在和將來所有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人們又怎么可能進行長期的發(fā)展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呢?大部分富有思想的人都思考過這些問題。心理治療師們對此并沒有什么奇妙的答案??梢钥隙ǖ氖牵钐N心理學給我們新的啟示,使我們能夠洞察那些促使我們像現(xiàn)在這樣以這種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的潛在動機,它對于我們尋找自我也會起到關鍵性的幫助作用。但是,除了所接受的技術性訓練以及自己的自我理解以外,還有某種東西給作者以勇氣,使他敢于踏入天使們不敢闖入的禁區(qū),并就我們在本書中將要面對的難題提供他自己的觀點和經驗。這種東西,是心理治療師在與那些努力戰(zhàn)勝自己的問題的人們共同合作時所獲得的智慧。他具有非同尋常的(即使通常是負擔沉重的)特權來陪伴人們經過內在的、意義深遠的斗爭以獲得新的整合。而如果心理治療師不能從中窺探到今天使人們不能看清自己以及阻止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確定的價值觀和目標的東西,那他就真的很愚蠢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在談到他在維也納所創(chuàng)建的兒童學校時曾說,“學生教導著老師”。在心理治療中通常也是這樣的。而且我不知道心理治療師除了應該感謝那些被稱為他的病人的人,感謝他們每天教會他認識人生的問題和尊嚴之外,還能炫耀些什么。同樣,我也要感謝我的同事們,關于這些問題,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我還要感謝加利福尼亞米爾斯學院的學生和教員們,當我在那里作題為《焦慮時代的個人尊嚴》的百年慶典報告時,曾就一些這樣的觀點與他們討論,他們給予了我豐富的、富于啟發(fā)性的反饋。本書并不是心理治療的代替品。從保證一下子就能廉價地、輕松地治愈心理疾病的意義上講,它也不是一本自助的書籍。但是,從另一種有價值的、深遠的意義上講,每一本好書都是一本自助書籍——它能幫助讀者通過書中所反映的內容,理解他自己和他自己的體驗,獲得關于他自己個人整合問題的啟發(fā)。我希望本書是這樣的一本書。在本書的這些章節(jié)中,我們將不僅關注關于自我的隱藏層面的心理學新見解,同時我們還會關注從古到今文學、哲學和倫理學領域中的學者們的智慧,他們都曾試圖理解人們如何才能最佳地面對自身的不安和個人危機,并將這些智慧派上建設性的用途。我們的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能夠據(jù)以抵制我們這個時代的不安的方式,發(fā)現(xiàn)我們自身內在力量的中心,并且,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指出在一個幾乎所有一切都不安全的時代里如何獲得我們可以依靠的價值觀和目標的途徑。羅洛·梅于紐約

內容概要

  《人的自我尋求》的主題是關于個體人格如何在孤獨的時代得以重建?!度说淖晕覍で蟆窂姆治鋈说目仗摗⒐陋毰c焦慮入手,解釋現(xiàn)代人面臨的嚴重心理困境,并進一步指出,造成這一混亂的根源是價值核心的喪失、自我感的喪失、語言的喪失和悲劇感的喪失等社會歷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過強調自我意識是人不同于動物的獨特標志;力圖論證它是人的自由賴以存在的基礎。最后試圖通過對自由、良心、勇氣等傳統(tǒng)價值作新的闡釋而重新確立人格整合的目標。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羅洛·梅 (Rollo May) 譯者:郭本禹 方紅羅洛·梅(1909—1994),美國存在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1930年獲得奧柏林學院文學學士學位,1938年獲得紐約聯(lián)合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懷特研究院和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長期工作。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yè)杰出貢獻獎和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的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等獎勵。出版了《咨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焦慮的意義》、《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chuàng)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fā)現(xiàn)》和《祈望神話》等20多部著作。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我們的困境第一章  現(xiàn)代人的孤獨和焦慮第二章  混亂的根源第二部分  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第三章  成為一個人的體驗第四章  存在之斗爭第三部分  整合的目標第五章  自由與內在力量第六章  創(chuàng)造性的良心第七章  勇氣,成熟的美德第八章  人,時間的超越者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現(xiàn)代人的孤獨和焦慮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其主要內在問題是什么?當我們透過造成人們失調的外在原因,如戰(zhàn)爭的威脅、兵役以及經濟的不穩(wěn)定等時,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是潛在的沖突嗎?誠然,就像其他任何時代一樣,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所描述的失調癥狀也是不幸福、無力決定婚姻或職業(yè)、生活中泛化的失望和無意義,如此等等。但是,這些癥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在20世紀之初,導致此類問題的最常見原因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充分描述的——是個人難以接受生命中本能的、性欲的一面以及由此引起的性沖動與社會禁忌之間的沖突。此后,到了20世紀20年代,奧托·蘭克(OttoRank)提出,當時人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潛在根源是自卑感、不確切感和罪惡感。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心理沖突的焦點再次發(fā)生了轉移,正如卡倫·霍妮(Karen Hormey)所指出的,常見的共同特征是個人與群體之間的敵意,而且這種敵意通常與對那些超過自己的人所懷有的競爭感有關。

后記

羅洛·梅的《人的自我尋求》(Man'sSearchforHimself)一書于1953年由諾頓出版公司(W.W.Norton&CompanyInc.)出版,并分別于1967、1973和1982年再版。1982年再版時加上了副標題“生命和個人完滿的路標”(SignpostsforLivingandPersonalFulfilment)。作者在“前言”中指出了寫作該書的目的。“當我們的社會處于標準和價值觀巨變的時代……來自各方面使人痛苦的不安全感給了我們新的刺激……人們會問,生活在這樣一個分裂世界中的人怎么可能獲得內在的完整?或者,他們會質疑,生活在一個對現(xiàn)在和將來所有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人們又怎么可能進行長期的發(fā)展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呢?”羅洛·梅敢于踏入天使們不敢闖入的禁區(qū),他在本書中對將要面對的難以回答的問題提供了他自己的觀點和經驗?!拔覀兊哪康脑谟诎l(fā)現(xiàn)能夠據(jù)以抵制我們這個時代的不安全感的方式,發(fā)現(xiàn)我們自身內在力量的中心,并且,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指出在一個幾乎所有一切都不安全的時代里如何獲得我們可以依靠的價值觀和目標的方式。”讀者通過書中所反映的內容,能看到他自己和他自己的體驗,獲得關于他自己個人整合問題的啟發(fā)?!度说淖晕覍で蟆返闹黝}是關于個體人格如何在孤獨的時代得以重建。在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有集中論述的主題,而這些主題又彼此關聯(lián),服務于共同的主題。本書第一部分是“我們的困境”,從分析人的空虛、孤獨與焦慮人手,解釋現(xiàn)代人面臨的嚴重心理困境,并進一步指出,造成這一混亂的根源是價值核心的喪失、自我感的喪失、語言的喪失和悲劇感的喪失等社會歷史和文化心理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通過強調自我意識是人不同于動物的獨特標志,力圖論證它是人的自由賴以存在的基礎。第三部分是“整合的目標”,試圖通過對自由、良心、勇氣等傳統(tǒng)價值作新的闡釋而重新確立人格整合的目標?!度说淖晕覍で蟆肪哂幸韵氯齻€顯著的特征:其一,飽含人生智慧。羅洛·梅在書中探討了20世紀中期以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技術文明的不斷發(fā)達帶來的卻是人們精神文明和自由價值日益滑落的嚴峻問題。羅洛·梅教導我們,在空虛、孤獨與焦慮的時代如何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園,傳統(tǒng)精神價值如何在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處境中達到重建。羅洛·梅的這本書開啟了我們的智慧人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改進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當然,本書不是心理治療的代替品,也不是一本自助的書籍,而是告訴我們如何更好地思考我們此時此地正在做什么,幫助我們從自己內部找到意義。其二,反映了時代特色。羅洛·梅的《人的自我尋求》寫于20世紀50年代,可它并沒有過時。盡管探討人的存在本質是任何時代都關注的學術主題,但并不是每一本書都具有該書所具有的這樣有益的指導作用。羅洛·梅在書中帶領我們探討如何尋找自我,為我們提供如何過更有意義的生活的建議。誰要想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與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關系,都應該讀讀這本書。其三,極具可讀性。羅洛·梅用廣大讀者可以理解的通俗語言闡述了他的基本心理學和哲學理論。他綜合運用了古希臘神話、圣經故事、文學作品、哲學著作、心理學文獻和臨床案例,書中的傳說、寓言和比喻比比皆是,趣味性強,引人人勝。該書一經面世就獲得了成功,就連它的批評者也承認它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書。本書由郭本禹和方紅共同翻譯。我們的翻譯工作得到了策劃編輯龔洪訓先生和文字編輯駱驍小姐的幫助,特此致謝。郭本禹2008年8月15日

編輯推薦

《人的自我尋求》作者羅洛·梅把歐洲的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思想介紹到美國。開創(chuàng)了以探討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為主題的美國存在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中主張自我選擇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專著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帶給現(xiàn)代人深刻的精神啟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的自我尋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3條)

 
 

  •   好書呀,我期待的
  •   價格低是優(yōu)勢
  •   如果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   存在主義大作
  •   人的自我尋求
  •     從未接觸過心理學。
      最近因為朋友推薦,開始看羅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發(fā)不可收拾。也許這就是大師的著作吧,淺顯易懂的語言、貼切生動的故事,讓人反思自身,回望來路,也認識所處的世界。
      特別是羅洛·梅,在這本書里,他時而引用T·S·艾略特的詩歌,時而拋出一段流行歌曲,甚而從中指出“空洞的人”等概念。
      有時,我甚至覺得是一位詩人,一位散文大家,時而又是一位參透了我們生活的思想家。
      
  •     第一章,作者開篇就提出了一個刺激人眼球的觀點,20世紀中期人們的主要問題是空虛,人們不僅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而且他們對自己的感受沒有任何清晰的概念。這種空虛的最大危險是,它遲早會導致痛苦的焦慮和絕望,而且如果不糾正,它最終會導致人類最珍貴的品質無效甚至被排斥,而最終導致個體心理上的萎縮或者服從于某種破壞性的權威?,F(xiàn)代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孤獨。同時陪伴而來的還有對孤獨的恐懼。最后一個特征是焦慮,這也比上述的特征更為本質。同時作者也簡單解釋了焦慮來自于潛意識的沖突,它需要通過強化自我意識來平衡。
       第二章,這章作者企圖分析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產生種種混亂問題的根源。首先是核心價值觀的喪失,其次是自我感的喪失,以及對自然感觸的喪失,對悲劇意義的喪失。對于后兩者我不敢茍同,而作者在這里提出的一些觀點“我們必須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內部力量和完整性的根源”何謂內部力量,如何發(fā)現(xiàn)完整性的根源,作者解釋說要重新構建個人的價值觀,但是具體如何卻語焉不詳。
       第三章,成為一個人的體驗。這章主要講人對自我的意識。其中引用了很多文學作品,希臘神話的例子,請問作者是不是在寫文學評論?這章中作者舉了很多反例,包括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使得其喪失了自我人格,以及俄瑞斯忒斯情結(反俄狄浦斯情結),即關于母親的反抗??偟膩碚f,作者還是把自我意識的討論放在兒時的經歷,對父母的反抗上面。
       第五章,自由。引用了若干個例子,但是還是無法把自由這個問題解釋得很清楚。不過作者提出了一個“心理自殺”的概念,我理解為人在生活中因為內心能量的沖突,通過扼殺其中一部分來確保整體內心的完整性的行為,當然這也不完全是一個積極的概念,它有時候還會因為這種扼殺把人積極的性格給抹殺掉。
       第六章談論了一些宗教,道德的東西。
       第七章,勇氣,關于虛榮和自戀的否定,關于人對于自我獨立性格的尋求。感覺這里所謂的勇氣實際上還是人的自我心理成長一類的概念。
       第八章,超越時間。整章的核心思想還是在于對那種把幸福的期望寄托于未來或者過去的想法進行批駁,并且提出對當下時間的重視。“一個人害怕變老,是因為他現(xiàn)在沒有真正的在活?!弊髡咛岢觯屪约荷畹拿恳粋€時期都得到這個時期應有的自我實現(xiàn),即“如果一個八歲的小孩做到了他八歲時應該做到的事,那么他將比一個35歲的每天抱怨的人成熟”。另外作者還提出了對“永恒”的一個闡釋,即“對時間的質的描述”,表達的是超脫于時間之外的意義,它存在于存在本身。最后作者提出,我們和我們的時代是不相干的,自我的實現(xiàn)不依托于時代性而存在。
  •     注:【】部分為筆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冒險會導致焦慮,但不去冒險卻將會失去個人的自我……而在最高的意義上,冒險正是為了意識到個人的自我。——索倫·克爾凱郭爾
       * 你對自己的不健康的愛將會讓孤獨成為你的牢獄?!ダ锏吕锵!ねつ岵?br />    * 空虛不僅指許多人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而且還指他們通常對于自己的感受沒有任何清晰的概念。
       * 我們有必要在自身中找到一個力量中心。
       * 【不喜歡改變的人常常忽略了一成不變將會帶來的心理危機?!?br />    * 空虛和無力情形的最大危險是,它遲早會導致痛苦的焦慮和絕望,而且如果不加以糾正,它最終會導致人類最珍貴的品質無效甚至被排斥。它最終的結果是個體心理上的萎縮和枯竭,要不然就會屈服于某種具有破壞性的權威主義。
       * 孤獨感和空虛感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
       *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社會學意義上的哺乳動物,不僅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需要依賴于其他人,而且同樣也需要從這些早期關系中獲得他對自己的意識,而這種意識是他在以后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能力的基礎。
       * 對孤獨的恐懼大部分是源于害怕失去自我覺知的焦慮。
       * 除非空洞和孤獨使我們遭受那種被稱為焦慮的特有的心理上的痛苦和混亂的折磨,否則它干擾不到我們。
       * 當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地陷入焦慮,他的身體就很容易遭受心身疾病。而當一個群體不斷地陷入焦慮,而不能采取達成一致意見的建設性步驟時,其成員早晚會相互對抗。
       * 焦慮可以呈現(xiàn)出各種形式和強度,因為它是人類在其生存遭受危險時所作出的基本反映,是當人類視為與其生存同等重要的某種價值觀遭遇危險時所作出的基本反映。
       * 大多數(shù)神經癥焦慮都來源于潛意識的心理沖突。
       * 對付神經癥焦慮的方法是,找出某人害怕的最初真實體驗,然后窮究這種畏懼使之成為正常的焦慮或恐懼。
       * 加強自我意識,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這些中心能使我們抵制住周圍的混亂和困惑。
       * 每個人的獨特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必須重新得到發(fā)現(xiàn),并用作其工作的基礎,為社會的利益做出貢獻,而不是是指消融在順從的集體主義熔爐中。
       * 如果沒有倫理學和自我理解方面相應的發(fā)展,人類在技術上的巨大進步將會導致虛無主義。
       * 一個人是通過他的“風格”而被認識的。
       * 一個具有內在力量的人總能對周圍人的恐慌起到巨大的鎮(zhèn)定作用。
       * 自我意識是人類獨特的標志。
       * 自我意識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像他人看待我們那樣來看待自己,并能夠對他人進行移情。
       * 只有當人在自己的意識中做出計劃和選擇時,他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
       * 活力是永恒的快樂。
       * 生活的目標是快樂,而不是幸福,因為快樂是一種伴隨著我們實現(xiàn)自己作為人的本性而產生的情感。
       * 自我譴責為個體的自我憎恨提供了一種合理化,并因此強化了他憎恨自己的傾向。
       * 與整個身體的反應相一致以及與自己和世界及周圍他人的情感關系的感覺相一致,就是踏上了一條健康之路。
       * 一個人越具有自我意識,他就會越有活力。
       * 許多人終日忙碌,將其作為掩飾焦慮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能動性是一種逃避自我的方式。
       * 實現(xiàn)自我過程中的人都會經歷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
       * 生命總是忙于使自己永久存在并且超越自己,如果它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維持自己的話,那活著就僅僅是沒有死而已。——西蒙·德·波伏瓦
       * 能夠坦誠地面對自己的仇恨是非常重要的。
       * 自由絕對不是責任的對立面。
       * 自由意味著開放,它是一種成長的準備狀態(tài);它意味著可以變通,意味著樂于為了人類更大的價值而作出改變。
       * 自由是人參與他自己的發(fā)展的能力。
       *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弱,他就會越不自由。
       * 自由表現(xiàn)在我們如何與生活中的決定性現(xiàn)實發(fā)生聯(lián)系的方式上。
       * 自由是成為真正的我們的能力。
       * 人類的心里自由是在于他那個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之間持續(xù)不斷地相互作用中發(fā)展起來的。
       * 自由不是自動出現(xiàn)的,它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它不是一朝一夕就獲得的,它需要通過每天的努力才能獲得。
       * 只有那些每天都在重新征服自由和存在的人,才能獲得自由和存在?!璧?br />    * 那些產生持久的快樂與內在安全感的事情與外在的、變化無常的公眾輿論標準幾乎沒有任何關系。
       * 道德意識也只有以內心沖突和焦慮為代價才能獲得。
       * 通常情況下,那些要求得到照顧的人,同時也會努力通過各種微妙的方式獲得支配他人的權力。
       *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強,他就越能從其父輩們那里獲得智慧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 一個人越深刻地挖掘他自己的體驗,他的反應和成果就越具獨特性。
       * 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價值觀是我們所體驗到的與我們活動的現(xiàn)實密切相關的東西,而任何口頭上的討論都是次要的。
       * 只有當一個人選擇了這個行動并在意識之中確定了這個目標時,他的行動才會具有信念和力量,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地信奉他所做的事情。
       * 如果一幅畫不誠實,那它就絕不可能是美的,而只有它是誠實的,也就是說,表現(xiàn)了作者直接的、深切的以及獨特的感覺與體驗,那么它就至少擁有了美的開端。
       * 在一個焦慮的時代,在一個道德群集與個人孤立的時代,勇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東西。
       * 個人勇氣發(fā)展的最大障礙在于不得不接受一種并非植根于他自己的力量的生活方式。
       * 在我們這個順從的時代,勇氣的標志是人堅持自己信念的能力——并非固執(zhí)地或對抗性地堅持,也不是一種報復反擊的態(tài)勢,而僅僅是因為這些是他所堅信的。
       * 男女之間成熟的愛的一個要素是,對對方的價值觀和價值的肯定。
       * 愛包括兩個要素:一是彼此的價值和美德;二是自己在與對方的關系中所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 當“愛”被用于派遣孤獨,其目的的達成只能以雙方空虛的增加為代價。
       * 愛是主動的選擇,依賴不等于愛。
       * 真理的發(fā)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探究者的內在特質。
       * 一個人想要認識真理,誠實就是必需的。
       * 人是在作為一個思考——感受——行動的統(tǒng)一體向前發(fā)展時體驗真理的。
       * 一個人越能夠有意識地指導自己的生活,他在分配時間時就越能夠獲得建設性的利益。
       * 越不自由,越無意識。
       * 無論老少長幼、短命或長壽,都不能說明什么,對于有意識地……已經爬上了超越時間之塔的人來說?!_賓遜·杰弗斯
       * 自由、誠實、富于責任心地生活在每一個時刻當中。
  •     羅洛梅是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對這個學派的貢獻不亞于馬斯洛,但是馬比較出名。這本書很多內容來自于羅作為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實踐,而且我也相信,還有不少來自于他苦難的人生經歷。似乎所有心理大佬從小就應該是一個怪卡,但從作者來看,這本書其實遠遠勝于當下太多所謂心靈勵志。大音希聲,有些道理其實沒必要大聲說出來,否則做作。
      
      其實這本書不推薦一般讀者來看,因為有些東西如果你不相信,就像是扯淡,但是受過心理學訓練,或者了解并相信這些神神叨叨的人,容易接受。
      
      我最喜歡的還是前面2小節(jié),論述現(xiàn)代人焦慮和空虛的原因,羅是美國大概50年代時期人,當時的美國社會在經濟狀況上和當下的中國相似,到了飽暖思淫欲的時刻。物質的充裕反而催生加快了心理空虛寂寞,羅當時就接觸了大量的此類患者,才得出了這個結論,現(xiàn)在似乎該輪到天朝人民焦慮空虛了。
      
      后面的論述中有個關鍵詞叫做“自我意識”,可能是翻譯的謬誤,因為羅顯然不能把這個簡單的的社會心理學概念反復提及,并且認為是心理活動的核心。
  •     
      
      故事索引:《籠中人》
      
      在一個很遠的國度里,一天傍晚國王站在窗前,聽著從宮殿另一端的客廳隱約傳來的音樂聲。國王剛參加了外交歡迎會,渾身困乏,他凝望窗外,默想著世間的事情,又似乎無所思無所想。他的眼睛落到下面廣場中的一個男人身上——明顯是個普通人——朝角落走去,想趕電車回家。許多年來,每周有5天的傍晚他都從那里走過。國王的想象追隨著那個男人——他回到家中,馬馬虎虎地吻了他的妻子,吃過晚飯,詢問幾句孩子們是不是還好,讀過報紙,然后上床,或許和他妻子做做愛,或許不做,睡過覺,第二天又起來上班。
      一陣突然的好奇心占據(jù)了國王的心靈,趕走了他的困乏?!耙粋€人要是被關在籠子里,就像動物園里的動物那樣,不知道會怎么樣?”
      因此,第二天國王叫來一個心理學家,把他的想法告訴了他,并請他來做這個實驗。國王又叫人從動物園搬來一個籠子,并將那個普通人關了進去。
      起初那個人很慌張迷惑,他不停地對站在籠外的那個心理學家說:“我得去趕電車,我得去工作,瞧現(xiàn)在多少時間了,我會遲到的!”但后來到下午時那人開始清醒地意識到出了什么事,于是他開始拼命地抗議:“國王不能對我這樣!這是不公正的,是違法的?!彼穆曇魣詮娪辛?,眼中充滿了憤怒。
      一周以來,那人繼續(xù)著他的強烈抗議。國王每天散步來到籠子邊時,那人會直接向國王提出抗議。國王回答說:“聽著,你有充足的食物,一張很好的床,也不需要去工作。我們把你照料得很好,你還有什么可反對的呢?”又過了幾天,那人的抗議不那么強烈了,再幾天后他不再抗議了。他靜靜地守在他的籠子里,一般拒絕談話,但那個心理學家看到仇恨在他眼中熾烈地燃燒。
      但又過了幾周,那心理學家注意到,當國王每天提醒他說他得到了很好的照看時,那人會表現(xiàn)出猶豫不決的神情——一瞬間他眼中的仇恨似乎消失殆盡——仿佛他在問自己國王講的是否屬實。
      又過了幾周,那人開始和心理學家討論,說一個人被給予食物和安身之處是件多么好的事,還說不管怎么講人應該接受自己的命運,接受自己的命運是大明大智之舉。有一天,一群教授和研究生來到宮中來觀察籠中的那個人,他對他們十分友好,還向他們解釋他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說有安全感、受到很好的照料是很重要的事,他們一定能看出他那樣做的理由是多么地合情合理,等等。多么奇怪!那心理學家想,而且多么可悲——他干嘛要那么起勁賣力地說服他們贊同他的生活方式呢?
      在隨后的日子里,國王穿過庭院散步,來到籠前時,那人會在籠中透過鐵欄桿奉承討好國王,感謝他為他提供食物和安身之處。國王離開后,那人又不知道那心理學家在暗中觀察他時,他的表情卻全然不同——愁眉不展、郁郁寡歡??醋o人隔著鐵欄桿將他的食物遞給他時,他常會弄翻飯碗或水杯,然后又為他的愚蠢和笨手笨腳而感到尷尬不安。他的談話變得越來越單調,他不再談他從前關于得到很好照料之重要性的哲理,而只是有一句極簡單的句子,如像:“這是命運?!彼瓉砀踩サ卣f這句話,到最后,他甚至只咕噥噥地自語:“是命運。”
      很難說最后那一段始于何時,但那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那人的面部已沒有什么特別的表情;他的微笑不再具有奉承的意味,而是空洞,無意義的笑,就像被笑氣麻醉了的嬰兒所做的鬼臉。那人仍舊吃飯,仍舊與那心理學家時而作作單句的交談。他的眼睛神思恍惚,茫然模糊,雖然望著那心理學家,但卻視而不見。
      現(xiàn)在,那人在他散漫雜亂的談話中再也不用“我”這個字眼了。他已經接受了那籠子。他不再有憤怒,不再有仇恨,不再有為自己所作的辯解了。但他現(xiàn)在卻精神錯亂了。
      那天晚上,心理學家坐在自己的起居室里,竭力要寫一份總結報告。但他很難找到恰當?shù)拇朕o,因為他感到自己心中有 一片巨大的空虛。他不斷努力地說服自己:“據(jù)說什么也不會消失,物質不過轉變成能量,又再從能量轉變?yōu)槲镔|。”但他禁不住要感到,什么東西的確是消失了,在這一實驗中,宇宙中有什么東西被奪走了,只留下了一片真空。
      
      注:本故事源自【美】羅洛?梅《人尋找自己》P113-115
      
      
      讀書筆記:選擇的和無法選擇的
      ——讀《籠中人》
      
      文/拾默
      
      當我讀完它時,我心里冒出一種難以言清的震撼和恐懼:這是個奇特的故事,其中包涵著許多難以用語言詮釋的黑洞??吹健盎\中人”三個字,卡夫卡的“饑餓的藝術家”忽然從我腦里涌出來,然而這兩者完全不同,饑餓的藝術家至少是在至高至美中心甘情愿地死去的,但“籠中人”卻是出于強權對個體生存自由權利的剝奪,他甚至還未來得及說出是或否,便忽然像K一樣被拘留,陷入莫名其妙毫無意義的實驗中,而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一個荒唐國王的好奇心——為此一個子民便要獻出他寶貴的自由甚至生命。
      對于這個故事中主人公一系列情緒反應,羅洛?梅做出這樣的詮釋——《仇恨與怨恨:放棄自由之代價》。在羅洛?梅看來,仇恨和怨恨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它們成了人的自由被剝奪后充斥內心的替代品, “具有維護一些尊嚴和自我身份感的功用,仿佛個人或一群人——比如一個民族在其心中默默地對其征服者說:‘你征服了我,但我保留恨你的權利?!绷硗猓_洛?梅以卡夫卡的《判決》為例,點明了K的悲劇意義的最高表現(xiàn)在于他“連最后的一點尊嚴也消散殆盡了”,連自己的生命也無法了結。而在我們今天的文化習俗和禮儀中,“仇恨和憤懣”通常被認為是不好的情緒受到了抑制,他說“我們如果抑制了一種態(tài)度或情感,為了保持平衡我們通常會表現(xiàn)出與之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態(tài)度或情感。比如,你經??梢园l(fā)現(xiàn)你對于你不喜歡的人表現(xiàn)得特別客氣”,引用圣保羅的話對自己說:“我善待我的敵人是為了‘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睆拇颂?,可以看出,羅洛?梅認為“籠中人”后來轉變態(tài)度對國王的做法奉承有佳,是出于他的仇恨已失去了保護的能力,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奉承”,來平衡這種生命中不幸的偶然所帶來的心理承受力的落差。
      當我讀完時,我想起了另外兩個類似情境的故事。第一個是以前看過的一本教科書上的一個心理實驗。印象不深,朦朧地記得,一批心理學家為了測驗人的承受力,花高價雇傭了一批大學生過來,整個實驗的過程很簡單。把他們的眼睛完全蒙上,耳朵完全塞住,每天提供他們正常飲食,但是他們必須以這樣的狀態(tài)躺著,也完全不與他人交流。原來大家都以為這件事很簡單,然而前兩天過去了沒什么大問題,但隨著時間的延長,開始有人堅持不住了,時間越久剩下的人越少,堅持到最后的那個人,摘下眼罩和耳塞,發(fā)誓出再高的價錢他也不會再參與這樣的實驗了,并且其中的參與者在后來好像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另一個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里的B博士,二戰(zhàn)期間,德國法西斯吞并奧地利時,B博士遭暗算,被囚于大旅館徒有四壁的單間內,納粹分子企圖通過無盡的時間和空間的空虛來摧毀B博士的意志,想使他在面對無盡的空白中不得不投降,然而B博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本講象棋的書,并通過研究象棋來打發(fā)時間。
      我覺得這三個故事有某種共同之處,三個故事中的主角都被剝奪了自我選擇的權利,被限制在時間和空間內,只面對自己。當然相對而言,可能那群被實驗的大學生和B博士還處境好一點,前者可以隨時選擇中途退出,后者雖然后來精神失常,但象棋還是使他在絕望的處境中找到了某種寄托的。而“籠中人”,在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個有多高學識和精神境界的人,他只是一個普通地生活著的人,這樣一個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窘境時,他首先只能以情緒上的仇恨來做出對現(xiàn)實的抗議,他并沒有犯什么錯,或者錯只錯在出現(xiàn)在了他們國家最高權力者的視線內,而恰巧這個統(tǒng)治者無聊之中冒出一個心理問題。
      然而整個故事中,首先誰是患者,誰是被患者?國王,在我看來,他是生了蛀蟲的權利的象征,他把權利當成了法律,把法律延續(xù)成了生存自由的權利隨意取舍,法律在他那兒是一句話而非一個條文。普通的市民,成了法律中被隨意組合的符號,人有生命卻無生存權,人可以生存,但非自由的生存。更可怕的是,人不是生來就這樣的,“籠中人”之前是自由的,問題在于前后有了落差,正如一個生來便是瞎子要比以后中途瞎了好得多一樣。而且,“籠中人”,始終只有他一個人陷于這樣的處境,要是像《肖申克的救贖》里,那群監(jiān)獄中的人,大家都被囚了,都被體制化了,大家在一起有個伴兒,那情況要好得多。但是“籠中人”完全是孤立無援的,這樣毫無選擇,毫無求助對象的情況下,除了精神錯亂,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呢,只有被患病才能使他不至于完全淪落為“獸”。
      故事中的心理學家最后感覺到“什么東西的確消失了,在這一實驗中,宇宙中有樣什么東西被奪走了,只留下了一片真空”,心理學家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說扮演了雙重角色。一方面,他充當了強權的助手,是共犯;另一方面,他有目睹了“籠中人”的整個變化過程,無論怎樣他的心里是很大的感觸的,這樣的體驗他的心是無法置身事外的,結尾這段感受說明他體驗到了“籠中人”處境中十分相似的東西,這種東西是人面臨同樣的處境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狀況,無從選擇自己,在外界強權下失去自我,精神崩潰。
      
      
      同載于拾默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d545e0102e15p.html
      
  •     書是寫的非常好,可惜翻譯的太爛。這個評分 是評給翻譯的。
      
      這個版本翻譯的真是一片混亂。
      
      只好到圖書館找了本 馮川 老師翻譯的版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50248/
  •     1、你對自己的不健康的愛將會讓孤獨成為你的牢獄。--尼采
      2、個人難以接受生命本能的,性欲的一面以及由此引起的性沖動與社會禁忌之間的沖突。--弗洛伊德
      3、空虛不僅指不知道干什么,還指他們通常對自己的感受沒有清晰的概念。
      4、我只不過是許多鏡子的集合,反應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東西。
      5、超越他人出人頭地的雄心壯志已經被放棄,他們希望被其同伴所接受,甚至于默默無聞地被群體消磨。
      6、空虛在善于適應的說法的掩飾下,甚至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7、順從與保持被動是彼此相互融洽的強烈愿望。
      8、我們最終害怕的是我們的集體性空虛。
      9、孤獨感的產生部分是因為人類需要與他人的關系以對自己進行定位。
      】對孤獨的恐懼大部分源于害怕失去我們自己的自我覺知的焦慮。
      】空洞的人不具備學會如何去愛的基礎。
      】許許多多的人都不是依據(jù)行動本身,而是依據(jù)該行動被接受的程度來判斷其行動的價值。
      】一個人應該是通過他的“風格”而被認識的,也就是說,通過這種獨特的“模式”而被認識的,這種模式給他的活動以潛在的統(tǒng)一性和區(qū)別性。
      】快樂是當我們使用自己的力量產生的情感。
      】自我膨脹和自負通常是內在空虛和自我懷疑的外部跡象,而一種驕傲的表現(xiàn)則是最為常見的掩飾焦慮的方法。
      】從自我的無價值感到自我憎恨和憎恨他人,其間的距離并不遠。
      】人們通過疾病給自己一個焦點以緩和不確定的焦慮,而當科學進步之后,人的內在問題尚未解決。疾病只是被壓入了另一條通路。
      】一小孩要冰淇淋,父母不可嘗試勸服他,說他其實不想要而教會他如何歪曲自己的情緒。
      】真正的愛是有擴張性的,絕不會排斥愛其他人。
      】如果一個人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維持自己的話,那活著只是沒有死而已。
      】自憐是仇恨和怨恨“留存”的形式。
      】反抗者忘記了,反抗總是以一個外部結構—規(guī)則的結構—法律結構—期待的結構為先決條件來反抗他們所反抗的東西。
      】當你受到挫折時,發(fā)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態(tài)度。
      】我們被困在權威主義趨勢與無方向的活力之間。
      】真正愛上帝的人不期待上帝也愛他作為回報。
      】贊成上帝的存在與否認其存在同樣是無神論,上帝是存在本身,而不是一種存在。
      】一個人絕不可能通過理性的判斷來獲得他對價值的信息。
      】勇氣是一種江個人的自我與個人的可能性相聯(lián)系的方式。
      孩子的信心的基礎是父母對他的愛以及對他的潛能的信任。
      】我們面對的事只是程度是的差異,而不是類別上的差異。
      】人若總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去尋找真理容易形成教條主義。
      】一個人害怕衰老,只是因為他現(xiàn)在并沒有真正的在生活。
      】它始終如一就像它不曾存在。
      】永恒是時間的質的意義,而非量。
      
       文中所寫的關于自我的重要性我是認同的,現(xiàn)實中靠與他人的依附而獲得的存在感也屢見不鮮,只是覺得時間未到,所以他們這樣的處理方法對于現(xiàn)在是有用的,而且如若有人以這樣的價值生活一輩子我也覺得沒什么不好。
       本書的觀點其實很哲學化以及邏輯化,當然見識很有深度且能恰當?shù)匦攀窒ED神話、莎士比亞、加繆、卡夫卡等。
       說來說去我感覺自我是一種價值觀與判斷力,僅此而已。只有兩者很好的結合,才能在世界這個繁雜的鍵盤上彈出自己的和音,而不只是很好地共振。
       而關于自我我只想提一點:自我就如同掘地,若只是表面功夫只會困住自己,而掘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連通,為了于另外的世界接觸。而為了一種更為深層的交流必須有點什么東西。
  •      “空虛不僅指許多人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而且還指他們通常對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沒有明確的體驗。因此,他們會這樣或那樣的搖擺不定,會帶著痛苦的無力感。
       通常情況下,他們能流利地談論我、他們想要的東西——成功的完成大學學位,找到一份高薪穩(wěn)定的工作,戀愛、結婚、供養(yǎng)家庭——但是問題很快會凸顯出來(甚至他們自己也明白),他們所描述的是其他人——父母、老板、導師甚至社會所希望我們做的,而不是他們自己想做的?!?br />   在性忌諱已然破除的今天,人們心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佛洛依德所言的強烈的性欲望和社會壓制之間的博弈和權衡;而是一種內在的缺失,一種深切的焦慮感和空洞的狀態(tài)。我們生活的不確定的年代讓我們不知道要去制定怎么樣的自我計劃,而是順從著社會的主流步伐。一方面,我們在他人既定的角色中扮演著虛假的自我;一方面我們又在彷徨無奈: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這種所謂的“空虛”被羅洛·梅喻為受到臨床證明的現(xiàn)代人的主要心理病征。
      有人說,感受到了空虛就是學會了思考和體驗生活。
      我們可以理解為,感受到空虛是對自己社會角色的反思,是從既定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期待中掙脫的一種表現(xiàn)。這種體驗是當下的社會情境無法滿足自身心理需求而掙脫但是又對自我所需模棱兩可,深切無助的一種現(xiàn)實。
      從性的角度說,現(xiàn)代人如果對于伴侶的反應不夠有力,感覺不強烈,那常見的問題不是因為社會性的禁忌或是個人的厭惡,而在于,性對他而言是種空虛的、機械的、空洞的體驗。
      羅洛·梅引用了德國公交司機駕駛公交偏離原先行道,進行“出游”的案例,來說明日復一日的單調、空洞的生活如何使人異化,在空虛后最終爆發(fā)。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事實是:我們一直忍受著這種空虛和對外部世界的乏力感,卻沒有勇氣和方向去改變什么,然后,時光一直流動,我們始終不知道自我所需和內在的力量。
       “現(xiàn)代文明把人從絕對主義的火坑里救了出來,卻又把人投進了相對主義的油鍋里?!?br />   
      
      
       絕對的信仰讓人癲狂,偏執(zhí),固于成見,除害異己。相對的信仰則讓人在習得各種哲學學派、人文主義、思想體系之后一片迷茫。
      
       反思我們這代人的成長:
       基礎教育中滲透的實證性的科學主義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思想觀點是我們習得各類知識的根基。中國文化特有的拋棄理性體系,直接以實踐考量各種知識的價值倫理也是我們的心理層面價值判斷活動的前提。
       孔夫子的教誨是中國社會不甘人后,人人爭先,官本位,愛名逐利的一大源頭。而奇妙的后現(xiàn)代的時尚、朋克、文藝又是人們去尋求自我文化修養(yǎng)與浪漫生活的元素。這兩者,是普遍矛盾的。
      
       各種價值體系的涌入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的社會期待發(fā)生矛盾,個人無法在紛繁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源頭,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相信誰,相信自己是否正確。這種內心的矛盾,造成行為的無力感:
       看不進書,做不了題。外在的價值體系告訴你這些東西很重要,高考很重要,大學的好壞很重要,大學的績點很重要。但是如果對于此些的追求行為有明顯的無力感,那很顯然,這些外部的價值你并不相信,或者說信的至少不深。
       但是,你在猶豫,你在猶豫是否放棄一部分的價值體系,來換取自己的生活,你不知道是不是該更深的介入其他活動而非將生命的中心放在追求以后的物質生活上。你的價值錯亂讓你寸步難行,呆呆地坐著,白日夢、發(fā)呆、思懷、幻想,可是,你就是打不起勁,去做一些”有用的”的事情。
       這個時候,你缺少勇氣。你不敢和原有的價值體系發(fā)生沖突,你不敢為了自己的那一點小小的想法和夢想去改變現(xiàn)在坦坦蕩蕩的讀書之路,你對現(xiàn)實還有顧忌,你不敢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不敢告訴別人我這樣會更好的活下去。
       你陷入了焦慮。掙扎,苦悶,隨后平淡、憂傷的過一生……
      
       這一切痛苦掙扎的源頭:自我信仰的缺失。
       最近很羨慕上課像瘋子一樣抄板書的女生,她們絕對沒有對自己的道路和選擇懷疑過;最近也很羨慕各類黑心老板,搶錢不要命的,他們相信錢,只相信錢,對錢的狂熱征服了他們生活的一切。這些人的生命體系牢牢被中心價值觀所占據(jù),沒有事能阻礙現(xiàn)在他們追求的價值,至少現(xiàn)階段他們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任何的疑慮和困惑,或許某一天他們幡然:學術女惆悵的出入各種男人的懷里,對愛情的追求壓倒了一切;黑老板信了佛,每日吃齋年經,還常常做善事,捐善款…………
      
       馮老課后和我講:去相信一些什么。去找一些“說的對的話”,檢驗可以相信的程度,選擇信了就不要輕易拋卻了。然后,開始自己的生活。
      小橙子幾日前和我說不信績點了(想通了。)
      發(fā)春男和我說不相信那個人存在了。(不會有的。)
      A男:歡迎來到復旦這個猥瑣的小圈子,請選擇你想要玩的模式。
      大叔畢業(yè)了,找女人去了。
      桃姐也畢業(yè)去了,也找女人去了。
      一次次的選擇,他們似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
      對我而言,或許,時間還早。
      
      
      
      
  •      羅洛梅是我的偶像,因為他老先生四十歲才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我也希望自己四十歲之前能有個心理學博士帽帶帶。而且他也是學文學出身,呵呵,我的一個標桿。
       其實我更想看他的焦慮的意義,可惜沒看到中譯本。這本書現(xiàn)在只看到一小半。不虧是學文學的出身,整了一堆《惡之花》、莎士比亞,希臘悲劇來做例子。但文風很哲學。讀起來比較爽脆,我這什么口味啊。哈哈。
       弗洛姆的文章也很哲學,但比羅洛梅溫柔細膩,弗洛姆看照片是個溫柔慈祥的老大爺,那么羅洛梅估計有點硬朗?
       書的內容,就是題目了,人生路漫漫,我們是上帝的一顆棋子,棋子的終極命運是上帝決定的,但也給了我們決定怎么在棋局上走一遭的選擇權,所以我對人的理解是——上帝的機器人。
  •     讀羅洛梅的書有種暢快淋漓的切身體驗,生活中遇到的幾乎任何疑問矛盾都能從他的書里找到答案。以下是本書的一些摘選:
      
      
      
      公眾是個大寫的無名權威,這個權威由我們自己組成,而我們自己卻沒有任何個人的中樞。我們最終害怕的是我們自己的集體性空虛。……這種空虛無力的狀況,其最大的危險是,它或遲或早會導致痛苦的焦慮和絕望,而如果不加以糾正,則最終將導致無用感,導致拒斥人身上最可貴的素質。其最終結果乃是個人心理上的荒蕪,要不然就是屈服于某種具有破壞性的權威主義。
      
      過多的自我譴責是自大傲慢的幌子。輕蔑自己的人與驕傲自大者僅一步之差。
      
      自愛不僅不同于自私,而且實際上正是其反面,即是說,一個從內心感覺到自己無價值的人必須以自夸來樹立自己的人格,而一個對其自身價值有完整體驗的人即自愛者,卻能慷慨寬厚地待其鄰人。
      
      一個人越是具有兼容性,他的情感就越不具驅迫力。一個成熟的人的情感與需要是各在其位、各行其道的。我們誰都無法逃避時常出現(xiàn)的沖突,但這與不由自主地受情感趨勢是各不相同的。
      
      許多人終日忙碌,以掩飾其焦慮;他們的積極性是逃避自己的一種方法。他們在一陣匆忙中得到一種虛假的、暫時的活力感,仿佛只要他們在運動就會充實,仿佛忙碌著是自己重要性的一種證明?!裉?,活力往往意味著不行動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悠閑地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著可能比干點什么更困難。斯蒂文森曾一針見血地寫道:“悠閑需要一種很強的人格同一感?!弊晕乙庾R使一種更沉靜的活力得以復蘇——比如西方世界幾乎喪失殆盡的沉思默想與靜觀反思的藝術。它使我們對于我“在”——而不僅僅是我“行”——有了新的賞識。
      
      在某一刻,我們能夠不受自己的偏見的左右看到真理,能夠不求任何回報地去愛他人,能夠在我們完全專注其中的創(chuàng)造中體驗狂喜——我們曾有幸目睹真理,這一事實賦予我們以后所有的行動以意義和方向。
      尼采在談到歌德時所作的描述就是對創(chuàng)造性自我意識的人的贊譽:“他培養(yǎng)自己,使自己完美無缺,他創(chuàng)造出他自己……這獲得了自由的靈魂,帶著它歡樂的、深信不疑的宿命論屹立于宇宙之間,從整體上講,一切都已得到拯救,都已得到確定……他無須再去進行否定。”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弱,他就越缺少自由?!杂杀憩F(xiàn)在生活與現(xiàn)實的一致性上——簡單的現(xiàn)實如像休息和進食的需要,而終極的現(xiàn)實則是死亡。麥斯特艾克哈特在給人以精明卓絕的心理忠告時表明了他對自由的看法:“當你受到挫折時,發(fā)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態(tài)度?!碑斘覀儾皇怯捎诿つ康男枰强窟x擇接受現(xiàn)實時,我們才是自由的?!杂刹粌H僅是對某個特定的決心持贊成或否定的態(tài)度,而是塑造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能力。尼采說,自由是“成為真正的自己”的能力。
      
      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的生活與自我選定的目標融為一體: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再簡單地像孩子想要冰激凌,作為一個成年人,他為了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愛的關系或生意的紅火成功等而計劃安排,辛勤勞作。他愛他的家庭成員,并非由于他們出生的偶然性而聚到一起,而是由于他發(fā)現(xiàn)他們可愛并選擇要愛他們;他的工作不是機械的一成不變的重復,而是由于他有意識地相信他所做的事的價值。
      
      一個人越能深刻地正視、體驗他的歷史傳統(tǒng)中所積累起來的財富,他就越能別具一格地認識自己,越能以獨有的風格成為他自己。
      
      一個有道德意識的人不會有意識地裝出他愛某人以掩蓋它在無意識層次上對他的憎恨。誠然,沒有十全十美的完整性格,人類的所有行動都存在一些矛盾情感,沒有絕對純粹的動機?!粋€完整之人的外在行動和內在動機的和諧一致便是耶穌登山訓眾時說的“心地純潔”。
      
      在我們這個順從的時代,勇氣的標志是人固守自己的信仰的能力……并非頑固地、反抗式地固守,也不是為了報復,而僅僅由于這些是自己堅信的信仰。勇氣是肯定的選擇,而不是“別無選擇”的選擇?!枰畲笥職馇易铍y邁出的一步,是拒絕那曾為自己立法并對自己有所期盼的人。
      
      人能夠意識到時間,而運用這種能力的種種病態(tài)的非建設性的方式之一,是延緩和推遲生活。對未來的“希望”實際上扼殺了現(xiàn)在。
      
      “我在眼下這一刻所體驗到的是什么?”“在這一特定的時刻我身處何處?從情感上講此刻對我最重要最有意義的是什么?”——經常提出這一類問題對自我很有益處。
      
      生活于永恒的時刻之中并不意味著單是生活得豐富多彩、充實緊張,也不意味著靠絕對的教條,或道德法則生活。相反,它意味著自由、負責任地作出決定,以及有自我意識地、依照作為一個人的獨特資質而作出決定。
  •      市面上幾乎絕版了,很難找,或許大家可以在大學的圖書館里找到,總共221頁,費心復印一下就好了,很值得。淘寶上或許也可以找到。
       這也是最早的一個版本。根據(jù)紐約德爾出版公司1953年版譯。
       ROLLO MAY
       1991年4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221-02226-7/B.39
       陳剛 馮川 譯
      
      扉頁:
      
       冒險導致焦慮,但不去冒險則將喪失人的自我……在最高的意義上,冒險恰恰是為了意識到人的自我。
       ——克爾凱郭爾
       有人走向自己的鄰人是為了尋找自己,有人走向自己的鄰人則是為了欣然失掉自己。你對自己錯誤的愛是孤獨成為你的牢獄。
       ——尼采
      
      
       時隔近40年,這本書才引入了中國,總是很慢才能接觸到優(yōu)秀的精神食糧,但令人驚嘆的是Rollo May的預見力,用心去體悟就會在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很多他所指出的問題。
       渴望通過一本書改變自己也并不現(xiàn)實,但它向你揭示了自己可能的一面,無數(shù)的側面構成了全部的自己。
       書、電影、音樂、繪畫、舞蹈,或許都會形成或反映自己的一部分吧
      
       希望大家有機會讀一下這本書,會有所收獲的
  •   “大音希聲”這個詞用得真好,市面上的心靈雞湯類的書很多都是用力過猛但又流于淺薄,這本書無論表述還是深度都恰到好處。
    書中有一個細節(jié)我印象很深刻,是說一個公交車司機開著公交車出去流浪了兩天,回來后居然受到英雄般的歡迎。我記得去年國內有一個新聞,也是一個司機把公交車開到高速上,當時的輿論雖然說不上表揚他,但也沒有批評他玩忽職守的聲音出現(xiàn)。
    兩個事件如此相似,也從側面印證了雖然書的背景的是50年代的美國,但是現(xiàn)在讀來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   對比中國和美國,確實存在文化差異,但是作為個體,本質的東西還是相似的,羅洛梅,說的一些東西是關于很基礎本質的,就像你說的沒有違和感~
  •   前一段:
      “空虛不僅指許多人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而且還指他們通常對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沒有明確的體驗。因此,他們會這樣或那樣的搖擺不定,會帶著痛苦的無力感。
       通常情況下,他們能流利地談論我、他們想要的東西——成功的完成大學學位,找到一份高薪穩(wěn)定的工作,戀愛、結婚、供養(yǎng)家庭——但是問題很快會凸顯出來(甚至他們自己也明白),他們所描述的是其他人——父母、老板、導師甚至社會所希望我們做的,而不是他們自己想做的?!?br />    在性忌諱已然破除的今天,人們心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佛洛依德所言的強烈的性欲望和社會壓制之間的博弈和權衡;而是一種內在的缺失,一種深切的焦慮感和空洞的狀態(tài)。我們生活的不確定的年代讓我們不知道要去制定怎么樣的自我計劃,而是順從著社會的主流步伐。一方面,我們在他人既定的角色中扮演著虛假的自我;一方面我們又在彷徨無奈: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這種所謂的“空虛”被羅洛·梅喻為受到臨床證明的現(xiàn)代人的主要心理病征。
      
       有人說,感受到了空虛就是學會了思考和體驗生活。
       我們可以理解為,感受到空虛是對自己社會角色的反思,是從既定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期待中掙脫的一種表現(xiàn)。這種體驗是當下的社會情境無法滿足自身心理需求而掙脫但是又對自我所需模棱兩可,深切無助的一種現(xiàn)實。
       從性的角度說,現(xiàn)代人如果對于伴侶的反應不夠有力,感覺不強烈,那常見的問題不是因為社會性的禁忌或是個人的厭惡,而在于,性對他而言是種空虛的、機械的、空洞的體驗。
       羅洛·梅引用了德國公交司機駕駛公交偏離原先行道,進行“出游”的案例,來說明日復一日的單調、空洞的生活如何使人異化,在空虛后最終爆發(fā)。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事實是:我們一直忍受著這種空虛和對外部世界的乏力感,卻沒有勇氣和方向去改變什么,然后,時光一直流動,我們始終不知道自我所需和內在的力量。
  •   同樣的疑慮,你找到自己信仰的生活方式了嗎??
  •   米……
    我現(xiàn)在想想,現(xiàn)代人活得太容易了(這個活指存活),反而使其失去了去追逐活下去的動力,卻讓其對自己的”活“的狀態(tài)產生了懷疑……
    生活是普遍沒有意義的,這是不需要懷疑的……。
    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自我實現(xiàn)、個人選擇和社會期待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保全自己社會正常形象的同時,跨越塵世的迂俗價值觀……
  •   恩,既是為自己活,也是為了別人活
  •   @蔥頭, 過了好幾年了……,也有些新的認識。
    發(fā)展心理學中有一個人生階段定義為同一性獲取的階段,會發(fā)生“同一性錯亂”,發(fā)生錯亂的原因是在這個階段沒有對自我采取清晰的認定。(建議百度)
    社會學也對此有闡述“:當代人錯綜的生活價值導致了固有生活范式的打破,大家都開始自我選擇,開始自我追尋,然后就發(fā)生各種問題……。所謂的吃飽了飯閑著開始胡思亂想,如果沒吃飽飯根本想不到這些問題。
    還有就是現(xiàn)實因素:金錢,對社會地位等等的認知,在社會群體中生存的意義等等。
    社會對我們的認知,以及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追尋這兩者其實很早就有哲學母體:馬克思唯物主義強調客觀,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受社會階級,社會形態(tài),生活圈的影響;法國存在主義強調主觀,人是存在先于本質的,人要對自己的存在做出闡釋和說明,要給自己下定義,要為自己尋求價值,人是絕對自由的,欲念和行動就是自己存在的本質的體現(xiàn)。
    僅供參考,如果胡思亂想多了,不妨過過苦日子……噗
  •   謝謝你這么及時很有條理的回復,剛剛看到。
    發(fā)展心理學的那兩本書,我也大略瀏覽過了。我理解所謂“同一性”,就是一個深信不疑的所要扮演的角色,關于這個角色,如此自然而然,可能從來沒出現(xiàn)相信還是懷疑這個問題。然而一旦懷疑自己的角色,或者不知道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就很難再次“入戲”了。
    我試圖從書中尋找答案,能給出現(xiàn)成答案的,只有類似成功學一類的書;而其他的書諸如《人的自我尋求》一類關于心理學、哲學的書,大抵指出一個方向,而不是現(xiàn)實中的具體答案。
    “吃飽了飯閑著開始胡思亂想”,這句話很對,然而也與一個人的性格和經歷有關,大多數(shù)人吃飽了祈求更飽吧。
    一旦開始懷疑,真的是沒有任何書任何人能說出現(xiàn)成的具體的“正確”的答案了。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吧。
    只有能夠“相信”的答案,一個最后的答案——“死亡”之前的答案。
    然而一直沒有找到答案,真是如行尸走肉一般了,好比已經死了,而且是飄蕩的野鬼吧。(打比方而已)
  •   人是——上帝的機器人,上帝死了,人,機器了
  •   跟你有同樣的理想,不過比你慢好多,呵呵,一起加油。
  •   焦慮的意義 有中文版的
  •   你這么說,讓我有立刻想去看弗洛姆的沖動
  •   一個完整之人的外在行動和內在動機的和諧一致便是耶穌登山訓眾時說的“心地純潔”。
    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的生活與自我選定的目標融為一體: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再簡單地像孩子想要冰激凌,作為一個成年人,他為了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愛的關系或生意的紅火成功等而計劃安排,辛勤勞作。他愛他的家庭成員,并非由于他們出生的偶然性而聚到一起,而是由于他發(fā)現(xiàn)他們可愛并選擇要愛他們;他的工作不是機械的一成不變的重復,而是由于他有意識地相信他所做的事的價值。
    ================================================
    寫的非常好。。。
  •   與其將梅稱為心理學家,不如將其稱為哲學家。因為看他的書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當期待從他那如真理般的言說中有所獲益,已改變實際上潰亂不堪的生活的時候。當你敞開心扉,你會感覺一無所有,當你有所保持,你會感覺一無所獲。
  •   《人的自我尋求》,和《人尋找自己》是一本書。
    不過譯者不一樣。
    羅洛.梅的書都好貴!
  •   在哪里可以買到?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了羅洛梅的《人的自我尋求》等九本著作。書可能令人覺得有點貴,但絕對值得買,而且平裝本要便宜一點!要不是我親身讀到此書,我絕對不相信心理學的書可以寫得如此深刻但又易懂,如此的入木三分而又如此的具有震撼心靈的力量,卻又如此地能吸引讀者讀下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