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廣新 頁數(shù):47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我國的《合同法》是多元繼受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立法例的產(chǎn)物,其整個結構體系及許多具體規(guī)則具有明顯的混血性。如何系統(tǒng)地理解《合同法》,如何構建適應中國社會需要的合同法體系,對于《合同法》在法學院與法院這兩個不同世界的發(fā)展皆至關重要;至于如何實現(xiàn)合同法由繼受向本土的轉化(合同法的本土化),更依賴于合同法作為理解基點的支撐力。 《合同法總則》試圖深入審視與系統(tǒng)描述《合同法》“總則”的規(guī)范網(wǎng)絡,并擬為構建本土化的中國合同法學盡綿薄之力。
作者簡介
朱廣新,編輯,法學研究者。1991年開始學習法學,先后獲法學學士學位(中南政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中南政法學院)和法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中南政法學院,現(xiàn)就職于《中國法學》雜志社。1995年專門研習民法學以來,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著有《信賴責任研究》一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第一目 合同概述一、合同概念二、協(xié)議、契約與合同三、合同的類別四、合同的相對性第二目 合同法概述一、合同法的意義、特征與功能二、合同自由三、合同正義四、信賴保護五、誠實信用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第一目 合同訂立的方式一、合同訂立的一般方式:要約與承諾二、合同訂立的特殊方式第二目 合同的成立一、合同的成立二、合同成立的時間三、合同成立的地點第三目 合同的臨界點一、一般理論二、合同的界標第四目 合同的內容與形式一、合同的內容二、合同的形式第五目 締約責任一、締約責任的兩種思維模式二、締約責任的特征三、締約責任的形態(tài)四、締約責任的法律后果第三章 合同的有效性第一目 概述一、合同成立的后果二、“合同的效力”稱謂的獨特性三、概念辨析第二目 合同效力的根本依據(jù)一、不同學說二、法技術設計三、余論第三目 合同生效的形式要件一、比較法上的觀察二、《合同法》對形式要件的規(guī)定第四目 附條件與附期限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二、附期限的合同第五目 效力未定的合同一、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三、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無權處分合同第六目 可變更或可撤銷的合同一、變更或撤銷合同的法定事由二、合同變更權或撤銷權的存在期限三、變更或撤銷合同的方式四、變更或撤銷合同的法律后果第七目 無效的合同一、概述二、無效合同的類型三、合同部分無效四、無效合同的轉換五、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第八目 表見代理合同與越權代表合同一、表見代理合同二、越權代表合同第四章 合同的效力……第五章 合同的變更與轉讓第六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消滅第七章 違約責任第八章 合同的解釋主要參考文獻法律條文對照表術語索引外國人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合同概述 一、合同概念 在錯綜復雜的民法概念體系中,也許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概念能像“合同”概念那樣,既能為法學專業(yè)人士又能為不諳法律的普通百姓所熟知。合同概念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廣泛的認知面,很大程度上應歸結于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使用。尤其是,當市場交易成為社會經(jīng)濟事務的主導力量后,合同不但成為維系人們日用常行的關系紐帶,而且也構成國民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關鍵要素。合同概念的廣泛使用,是、否意味著,存在著一個恒定不變的、普遍適用的合同概念呢?為對該問題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還是首先比較分析一下在當今世界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德國、法國、美國的立法、判例及學說是如何理解合同概念的?! 。ㄒ唬┖贤趦纱蠓ㄏ抵械牟煌饬x 1.大陸法:協(xié)議說 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guī)定:“契約是一種協(xié)議(convention/agreement),依此協(xié)議,一人或數(shù)人對另一人或數(shù)人負擔給付、作為或不作為之債務。”意大利民法典第1321條規(guī)定:“契約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關于彼此之間財產(chǎn)的設立、變更或者消滅的合意(agreement)?!辈幌裆鲜鰞蓢聡鴽]有在其民法典中對合同概念徑直作出界定,而是規(guī)定了“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以法律行為設立和變更債務須經(jīng)由合同”的原則。但德國判例及學說則無不把合同界定為構造私法關系的協(xié)議,如德國法學大師薩維尼(Savigny)所言,“契約之本質在于意思之合致”?!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