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09-0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陳師曾 頁數(shù):222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繪畫史》將中國繪畫史分為三個大的階段——上古史,先秦至隋;中古史,唐至元;近世史,明清。作者以極其精練的文字,不僅提綱挈領(lǐng)地闡述了中國繪畫史上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一些代表性畫家的風(fēng)格,而且更注重中國畫發(fā)展歷程中內(nèi)在的淵源關(guān)系,正如作者所言:“書與畫授受淵源,自古迄今,統(tǒng)紀(jì)分明,蔚為大觀?!薄吨袊L畫史》版本采用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簡介
陳師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師曾,以字行。江西義寧(今修水)人,畫家、篆刻家。
書籍目錄
第一編 上古史第一章 三代之繪畫第二章 漢代之繪畫第三章 六朝之繪畫第四章 魏晉之繪畫第五章 南北朝之繪畫第六章 隋朝之繪畫第二編 中古史第一章 唐朝之繪畫第一節(jié) 唐朝文化概論第二節(jié) 唐朝前期之繪畫第三節(jié) 唐朝后期之繪畫第四節(jié) 李思訓(xùn)一家第五節(jié) 王維第六節(jié) 鞍馬畫家第七節(jié) 中唐及晚唐之繪畫第八節(jié) 周晡與趙公祜一家第九節(jié) 花鳥畫與論畫第二章 五代之繪畫第一節(jié) 五代繪畫概論第二節(jié) 南唐之繪畫第三節(jié) 前后蜀之繪畫第四節(jié) 五代之山水畫第三章 宋朝之繪畫第一節(jié) 宋朝文化總論第二節(jié) 宋朝之畫院第三節(jié) 宋朝畫派之沿革第四節(jié) 宋朝之論畫第四章 元朝之繪畫第一節(jié) 元朝文化概論第二節(jié) 元代繪畫之變遷第三節(jié) 四大家第四節(jié) 題款及道釋畫第三編 近世史第一章 明朝之繪畫第一節(jié) 明朝文化概論第二節(jié) 明朝之畫院第三節(jié) 山水畫之沿革第四節(jié) 浙派第五節(jié) 院體西之一派第六節(jié) 吳派第七節(jié) 道釋風(fēng)俗畫之變遷第八節(jié) 花鳥及雜畫第九節(jié) 閨秀妓女之繪畫第二章 清朝之繪畫第一節(jié) 清朝文化概論第二節(jié) 清朝之山水畫第三節(jié) 人物畫之變遷第四節(jié) 花鳥及雜畫附錄文人畫之價(jià)值清代山水之派別清代花卉之派別中國人物畫之變遷繪畫源于實(shí)用說中國畫是進(jìn)步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三代之繪畫 伏羲畫卦,倉頡制字,是為書畫之先河,即為書畫同源之實(shí)證。蓋是時文明肇始,事務(wù)漸繁,結(jié)繩之制不足該備,不得不別創(chuàng)紀(jì)載之法。而紀(jì)載之法,必先諸數(shù)與形,取其簡而易明,便于常用。故畫卦所以明乎數(shù),而文字始于象形。以象形而言,即含有圖畫之意。文字與圖畫初無歧異之分。例如日、月、木、子、魚等字,即謂之圖畫亦可。迨后制作日繁,繪畫之事則以五彩畫十二章,藻火、粉米、山龍、黼黻之屬為旗常、衣服之裝飾,彩色之用,因以發(fā)達(dá)。華麗壯美,以興起誠敬歡悅之感情。凡文字之所不能表明者,借此以表明之。鐘鼎彝尊既有文字,又有饕餮、螭文、雷文、云文等互相表見。蓋其時因文明制作漸興,而文字繪畫為民情民性表示之要素,故特顯著也。 古者畫人姓名多不可考。《云笈七簽》載黃帝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乃命潘山為衡岳之副,帝乃造山躬寫形象,以為五岳真形之圖。又黃帝有臣史皇始造畫。又《畫史會要》:畫嫘,舜姝也。畫始于嫘,故日畫嫘。蓋是時繪事已見端倪,姓氏之可考者如此。夏禹鑄鼎以象神奸,殷高宗以形求得傅說,此為人物畫之濫觴。至周之世,畫之用漸廣。《周禮·考工記》:繪畫之事,雜五色以象山水鳥獸。又大司徒之職,掌建邦土地之圖。明堂四門,畫堯舜桀紂之像。周公相成王,負(fù)斧康之圖以示鑒戒。由此觀之,當(dāng)周之世,山水、人物、鳥獸之畫則已備具;而鐘鼓、鼎彝、旗常、衣裳之制無不需用繪畫者,其美術(shù)工藝亦可云發(fā)達(dá)矣。
編輯推薦
一部《中國繪畫史》,歷數(shù)自遠(yuǎn)古至今,中國畫之變遷、發(fā)展。三代春秋戰(zhàn)國先秦兩漢的稚氣丹青,所謂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魏晉南北朝隋唐逐是豐腴潤澤;五代宋元高遠(yuǎn)超妙;又有明清韻味悠長。 一代畫師陳師曾,一如描摹一幅丹青,將性靈之氣融貫文理,繪就中國畫之長卷,意趣盎然,蘊(yùn)藉深厚。兼論中國畫人物、花卉、山水之歷史演繹,更添點(diǎn)睛之筆。 畫之為畫,無由脫離歷史情境之左右,然更有其自津之品性。陳氏畫論,既述兼論,每發(fā)前人之未發(fā),概妙文盡數(shù)中國繪畫之精妙者也。雖茲概述,是為問道之津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