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3月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路羅斯·P. 波伊曼 頁數(shù):401 譯者:洪漢鼎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這本關于知識理論的綜合的概觀書中,作者幫助我們考察有關問題并發(fā)現(xiàn)深刻理解知識論所能獲得的益處。作者以一種可接近的和誘人的方式論述了諸如懷疑論、知覺、知識分析、先天知識、基礎論—融貫論爭論以及內(nèi)在主義—外在主義爭論等知識論中心論題。另外,作者還分析了阿爾溫?普蘭廷加最近提出的保證與適切運作功能理論,綜述了德性知識論、信念的本性與倫理學,并對記憶提供了一種深層次的討論──這個論題在其他教科書里通常是不加以討論的。
作者簡介
路易斯·P·波伊曼(Louis P.Pojman)博士現(xiàn)為美國軍事科學院哲學教授。19世紀60年代,他是民權運動的激進分子和牧師,在布魯克林的貝德福德一斯圖威桑特(Bedford-Stuyvesant Brooklyn)的多種族教會服務。他在聯(lián)合神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宗教與倫理專業(yè)的哲學博士學位
書籍目錄
序言第1章 我們能夠知道什么? 知識及其類型 什么是知識? 真理理論 真理符合論 真理融貫論 真理實用論 知識與信念 知識與證成 我們能完全知道任何事物嗎? 我們?nèi)绾潍@得知識? 知識的類型 本書大綱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2章 懷疑論傳統(tǒng) 古代懷疑論學派 古代懷疑論:學院派和皮羅派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3章 現(xiàn)代懷疑論 懷疑論的挑戰(zhàn) 我們是否具有外在世界的知識? 追蹤真理 相關的其他可供選擇模式 摩爾的保衛(wèi)常識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4章 知覺:我們關于外在世界的知識 現(xiàn)象與實在 知覺理論 洛克的表象論 貝克萊唯心論對表象論的攻擊 現(xiàn)象論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5章 什么是知識?一種分析 三要素分析 四合一解決 解決蓋梯爾問題的其他嘗試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6章 證成理論(Ⅰ):基礎論 古典基礎論 無窮倒退問題 基礎論批判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7章 證成理論(Ⅱ):融貫論與溫和的基礎論 融貫論種種 對融貫淪的反駁 某些融貫論者對批評的答復 融貫論的另外問題 溫和的基礎論 非信念論的基礎論和所與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8章 證成理論(Ⅲ):內(nèi)在主義與外在主義 內(nèi)在主義 可信賴論 外在主義一內(nèi)在主義的協(xié)調(diào)?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9章 新外在主義:保證與適切運作功能理論 拒斥內(nèi)在主義 新外在主義 對普蘭廷加的新外在主義之批判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0章 自然化的知識論 奎因的自然主義 總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1章 德性知識論 德性功利主義 德性可信賴論 德性視角主義 關于德性知識論的問題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2章 先天知識 引論:歷史爭論 存在先天知識嗎? 作為分析真理的先天 有否先天綜合知識? 天賦觀念(又述)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3章 記憶 記憶作為認知的方式 何為回憶?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4章 他人心靈 類推的論證 行為主義論證 進化論論證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5章 信念的本性 休謨的困惑 偶發(fā)論的衰落與信念傾向性理論的興起 信念分析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6章 信念與意志 引論:意志論種種 直接描述性的意志論 旨在反駁直接的描述性意志論的現(xiàn)象學論證 笛卡兒俱樂部 反駁意志論之信念論證的邏輯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7章 信念倫理學 間接意志論 自由主義論者對于信念的責任之觀點 對麥蘭自由主義論據(jù)的批判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8章 信念與認可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第19章 知識論與宗教信念 信仰與理性之爭論 合理性與概念構架 合理性蘊涵一種與宗教信仰不相容的中立性嗎? 走向合理性的理論 結論 問題討論 注釋 進階讀物詞匯表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懷疑論傳統(tǒng)蘇格拉底開始于試圖找到一位有智慧的人,最后卻終止于把人的智慧與懷疑論相等同。在他的辯護里,柏拉圖在《自辯詞》里提出的,蘇格拉底說,Chaerephon從德爾斐神廟帶回一神諭,說蘇格拉底是活著的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堅決不贊成這一神諭,他來到市場試圖找到一位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他詢問政治家、詩人和藝術家,把他們歸到沉默的混淆,并發(fā)現(xiàn),當他們所有人認為他們自己是智者時,他們卻所知極少。所以他得出結論說,他們和他自己本質(zhì)上都是無知的,但當他們一無所知并對他們?nèi)狈χR也是無知時,他自己卻既一無所知同時也知道他一無所知。所以他比他們多知道一個東西。這對于智慧的本質(zhì)卻是非常重要的。Skeptic一詞(希臘文意思是“研究”或“探究”)是從蘇格拉底常說的疊句“我們應當探究這”取得它的原動力的(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說“懷疑學派,由于它的追求和研究活動,也被稱為‘研究派’”?!g者注),他說這是每一個重要哲學主題所具有的東西。對于蘇格拉底來說,沒有哪個主題面對理性探究是太過神圣。系統(tǒng)愈大,對于懷疑論者來說,挑戰(zhàn)也愈大。在古代世界,首先在公元前一二世紀,沒有比斯多葛派更大的體系存在了。懷疑論是在這巨物中一點點啃吃的蠕蟲,直到它被顛覆為止。古代懷疑論學派與主張獨斷形而上學的斯多葛派極端相對,柏拉圖學院逐漸發(fā)展到懷疑論學派,這學派貶低柏拉圖的積極形而上學并以蘇格拉底的不可知論(agnoia)作為它的模式。它的成功的領導人阿塞西勞(Arcesilaus,約公元前315-前240)和卡尼德斯(Carneades,約公元前214-前129)反對斯多葛派的自明的知覺知識概念。阿塞西勞引用蘇格拉底爭論說:“只有一件事我知道,這就是我一無所知”,并補充說:“我甚至連這一點也不知道”。卡尼德斯一定是一位有名的辯證法家。在公元前155年,他作為外交使節(jié)來到羅馬。在業(yè)余時間他作了兩次講演。第一天他頌揚正義,給他的聽眾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天使他們大為吃驚的是,他嘲笑了正義,說不承認正義也有同樣好的理由。從而他使羅馬人拋棄所有他們的掠奪物并返回他們簡單的生活。這種對一個問題的兩方面論證的平衡使羅馬人精通詭辯,不久之后通過一項反對哲學家的法律。因為這些懷疑論者是在柏拉圖學院產(chǎn)生的,所以他們被稱為“學院懷疑派”。
編輯推薦
《知識論導論:我們能知道什么?(第2版)》編輯推薦:什么是真理以及我們真能知道什么東西嗎?我們?nèi)绾文艽_信我們完全知道任何事物?什么是知識以及它為何重要?如果我們知道某個事物,我們就一定知道我們知道這事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