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3-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歐文·M·柯匹,[美] 卡爾·科恩 頁數(shù):756 譯者:張建軍,潘天群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柯匹和科恩的《邏輯學導論》,是導論性邏輯教科書中最完滿的一部:既有演繹邏輯亦有歸納邏輯,既有古典邏輯亦有現(xiàn)代邏輯。本書是當今邏輯教科書的標準范本,是清晰性與準確性的典范,它能夠使學生理解、把握并應用古典三段論邏輯和更為強有力的現(xiàn)代符號邏輯技術(shù)。 書中所選用的有關(guān)政治、哲學、科學及多領域當代論爭的鮮活的論證實例,展示了許多嚴肅的學者和思想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邏輯原理的應用,使邏輯學習既內(nèi)容充盈又富有生活氣息。書中也選用了許多謬誤性論證作為例示與辨謬訓練資料,以使學生明了對邏輯法則的忽視或誤用如何使論證走人誤區(qū)。書中也有少量論辯推理的例子,這些例子是為說明邏輯原理而特別編制的,但使本書卓爾不凡的,還是那些精心選自許多不同領域文獻的豐富多彩的新穎實例。
作者簡介
歐文·M·柯匹(Irving M.Copi,1917-2002),美國著名邏輯教育家,曾先后執(zhí)教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夏威夷大學。除本書外,其代表性作品還有:《符號邏輯》(Symbolic Logic,1954),《邏輯類型論》(The Theory of Logical Types,1971),《當代
書籍目錄
前言致謝第一部分 邏輯與語言 第1章 邏輯學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邏輯學 1.2 命題與語句 1.3 論證、前提與結(jié)論 1.4 論證的分析 1.5 論證的辨識 1.6 論證和說明 1.7 演繹和有效性 1.8 歸納和或然性 1.9 有效性和真實性 1.10 復雜的論證性語段 1.11 推理 第1章概要 第2章 語言的用法 2.1 語言的三種基本功能 2.2 多功能話語 2.3 話語形式 2.4 情感詞匯 2.5 一致與歧見的種類 2.6 情感中性語言 第2章概要 第3章 定義 3.1 論爭、言辭之爭與定義 3.2 定義的類型和論爭的解決 3.3 外延和內(nèi)涵 3.4 外延定義 3.5 內(nèi)涵定義 3.6 屬加種差定義的規(guī)則 第3章概要 第4章 謬誤 4.1 什么是謬誤? 4.2 相干謬誤 4.3 預設謬誤 4.4 含混謬誤 第4章概要第二部分 演繹 第5章 直言命題 5.1 演繹理論 5.2 直言命題及其類別 5.3 質(zhì)、量與周延性 5.4 傳統(tǒng)對當方陣 5.5 其他直接推論 5.6 存在含義與直言命題的解釋 5.7 直言命題的符號系統(tǒng)與圖解 第5章概要 第6章 直言三段論 6.1 標準式直言三段論 6.2 三段論論證的形式性質(zhì) 6.3 檢驗三段論:文恩圖解法 6.4 三段論規(guī)則和三段論謬誤 6.5 直言三段論的15個有效形式 6.6 直言三段論15個有效形式的演繹推導 第6章概要 第7章 日常語言中的論證 第8章 符號邏輯 第9章 演繹方法第三部分 歸納 第11章 類比與或然推理 第12章 因果連接:實驗探求的密爾方法 第13章 科學和假說 第14章 概率部分練習題解答術(shù)語/索引譯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語句常常被定義為表達一個完整思想的語言單位。在語法教科書中,語句一般被分為四種類型,即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但是,這四種語法分類與陳述、詢問、命令和驚嘆并不完全對應。我們可能會嘗試把形式等同于功能,即認為陳述句和信息性話語是對應的,感嘆句僅僅適用于表達性話語,或者我們會認為指令性話語完全包括祈使句或疑問語氣的句子(把詢問總是當做尋求回答的請求)。假如這種整齊的等同是可能的,那么交流問題就會大大地簡單化了,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僅僅通過一段話的形式而說出它的原有功能,而其形式是很容易直接檢查的。但是,那些把形式與功能等同的人會錯誤理解別人的話,而且或許會漏掉別人要傳達的很多要點?! ≡O想任何具有陳述句形式的事物都是信息性話語,真的就予以好評,假的就予以拒斥,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在你的聚會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個陳述句,但它的功能完全不必是信息性的;倒不如說,它是禮儀性的或者表達性的,表達了友好和欣慰的感情。盡管很多詩歌和禱文的功能都不是信息性的,但它們卻具有陳述句的形式。簡單地認為它們是信息性的并簡單地將它們評價為真的或假的,將會把自己排除在富有價值的審美和宗教體驗之外。同樣,許多請求和命令都是間接地——或許更加委婉地——用陳述句來表述的?!拔蚁矚g咖啡”這個判斷句不應當被侍者僅僅當做是顧客的表白,而應當被視為針對行動的指令或請求。對于陳述句,諸如“對這些幫助,我將非常感謝”或“我希望你課后能夠在圖書館見到我”,假如我們僵硬地判別它們的真與假,只是將它們視為信息報道,那么我們很快就會沒朋友了。這些例子向我們表明,陳述的形式并不一定就標明信息性功能。陳述句在每種話語類型的表達方式中都能見到?! ∑渌Z句形式也是如此?!澳阋庾R到我們幾乎要遲到了嗎?”這個疑問句,不必是在詢問你的大腦狀態(tài)的有關(guān)信息,而可能是要求抓緊時間。疑問句“1939年,俄國和德國簽署了一個條約,它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不是嗎?”可能完全不是詢問,而可能是交流信息的間接方式或者是企圖表達并激發(fā)一種對俄國的敵對情感;在第一種情況下起的是信息性功能,而在第二種情況下起的是表達性功能。甚至語法上的祈使句,如在公文中以“茲請周知……”開頭,可能并不是命令,在其所斷言的東西中是信息性話語;在其激發(fā)神圣和莊重的適當情感的語言用法中是表達性話語。就感嘆句來說,盡管它與表達性話語的功能關(guān)系緊密,但也可以有相當不同的功能。感嘆句“天啊,要遲到了!”在語境中可以表示抓緊時間的請求。而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對潛在的顧客說出“多么美好的景色?。 边@個感嘆句,其祈使性功能比表達性功能更濃重?!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