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羅德尼·斯達 頁數(shù):639 譯者:夏苗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自啟蒙運動以來,大多數(shù)西方知識分子都認為宗教將走向滅亡。本書作者卻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宗教在未來社會將會持久地存在。盡管世俗化在現(xiàn)代是一種主要傾向,然而它沒有預示宗教的消亡。因為,當世俗化在一個社會的某些方面獲得成功時,宗教抵抗就會出現(xiàn)。盡管隨著世俗化的步伐,任何社會中的主流宗教組織總是逐步變得更世俗,但是,這不是宗教的終結,而只是各種宗教的命運在發(fā)生變化,因為已經(jīng)變得太具此世性的信仰,將會被更具生氣的,更少此世性的宗教所取代。
作者簡介
羅德尼·斯達克(Rodney Stark),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和比較宗教學教授,西方宗教社會學界的領軍人物?! ⊥贰はD匪埂け静祭锲妫╓illiam Sims Bainbridge),美國宗教社會學界的著名學者,斯達克的主要合作者之一。
書籍目錄
致謝第一章 宗教的性質第二章 關于教會、教派和膜拜團體第一部分 宗教經(jīng)濟第三章 信仰系列第四章 宗教的地域性第二部分 教派運動第五章 永恒之旅:宗教異見和分裂的緣由第六章 美國本土的教派運動第七節(jié) 教派的轉型和向上發(fā)展:被遺漏的機制第三部分 膜拜團體第八章 膜拜團體形成的三種模式第九章 美斬膜拜運動:一份調查報告第十章 美國的“客戶型”和“受眾型”膜拜團體第十一章 膜拜團體成員:沸騰的二十年代第十二章 科學學派:追求絕對清新第十三章 超覺靜坐會的興與衰第上部分 新成員的吸納第十四章 信仰的網(wǎng)絡:人際關系紐帶與膜拜團體及教派的增員第十五章 友誼、宗教和神秘性活動第十六章 社會運動的數(shù)學推算:理論上的含義第十七章 再思“觀念變革”第十八章 誰加入膜拜團體運動?第五部分 宗教運動的各種資源第十九章 世俗化、復興與膜拜團體的形成第二十章 加拿大的教會和膜拜團體第二十一章 歐洲對膜拜團體和教派的接受度第二十二章 反抗運動、壓制性的社會制度與宗教運動參考文獻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