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歐洲古代工藝技術(shù)研究

出版時間:2008-0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英]福布斯 等  頁數(shù):412  譯者:安忠義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介紹了從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和中東的工藝技術(shù),包括冶金、農(nóng)具、飲食、紡織,陶瓷、玻璃,化工、精細金屬器具、車輛和騎術(shù)以及軍事技術(shù)等,是一本比較全面地介紹西方工藝技術(shù)的百科全書,對于讀者了解中東、歐洲的古代和中世紀工藝技術(shù)的發(fā)展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本書是由英國帝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Limited)總裁w.J.沃爾博伊斯(w.J.Worboys)先生,沃萊士·??怂梗╓allace Akers)爵士和c.T.克倫肖(c.T.Cronshaw)博士共同發(fā)起創(chuàng)意,由眾多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共同完成的;英國地質(zhì)和測量博物館(Geological Museum and Su rvey)館長布朗姆希德(Bromehead),自然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館長舍伍德·泰勒(Sherwood Taylor)博士等人也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匯集了此領(lǐng)域的諸多專家,使本書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冶金術(shù)   一、希臘——馬世界的金屬   二、黃金   三、銀和鉛   四、錫、銻和砷   五、銅及其合金   六、鐵和鋼   七、中世紀冶金技術(shù)概況   八、中世紀的鐵和鋼  第二章  農(nóng)具   一、關(guān)于犁起源的一點看法     二、早期的犁   三、可深耕的犁   四、耕作方法   五、耙地工具   六、收割工具   七、打碾和揚簸工具   八、挖掘工具   九、雜論  第三章  飲食技術(shù)   一、面粉和面包的制作   二、早期分離技術(shù)的發(fā)展   三、希臘和羅馬的飲食   四、橄欖油的生    五、中世紀的食譜   六、葡萄栽培技術(shù)   七、蘋果酒、啤酒和烈性酒  第四章  紡織技術(shù)   一、纖維及其制備   二、紡紗  第五章  陶瓷——公元前700年至羅馬帝國滅亡期間的陶瓷技術(shù)   一、希臘制陶業(yè)(700 B.C.-300 B.C.)     二、希臘風格的陶器   三、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的伊特拉斯坎陶器   四、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羅馬的制陶技術(shù)    ?。?00 B.C.-350) 五、雕像和浮雕  第六章  陶瓷——中世紀的制陶技術(shù)   一、材料來源   二、來自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影響   三、拜占庭的影響   四、器物成型   五、干燥與燒制   六、釉、泥釉和彩繪裝飾   七、磚和瓦  第七章  玻璃和釉料   一、玻璃、琉璃和玻璃料的起源   二、公元前750年以前的玻璃器   三、玻璃器的首次復興(約公元前750年起)     四、玻璃器大放光彩的時期(公元前1世紀)     五、羅馬帝國之后的玻璃業(yè)     六、原料和工具   七、玻璃的特性和侵    八、制造技術(shù)   九、裝飾技術(shù)  第八章  工業(yè)革命前的化學技術(shù)   一、化學產(chǎn)業(yè)的方法   二、古代技術(shù)信息的來源   三、堿、洗滌劑、酸   四、陶瓷和玻璃   五、顏料、清漆、底漆和金屬的粘接   六、染料、觸染劑   七、燃燒   八、制藥、蔗糖、酒精、蒸餾  第九章  精細金屬器   一、希臘和羅馬的精細金屬器   二、鑲嵌   三、武器的裝飾   四、上瓷   五、錘鰈工藝   六、金屬鑄造   七、烏銀鑲嵌   八、拉絲和鉚接   九、設(shè)色  第十章  車輛和挽具   一、起源概述   二、古典時期的車   三、中世紀歐洲的車   四、車輪   五、牽挽技術(shù)   六、騎馬   第十一章  軍事技術(shù)   一、希臘和馬其頓時期(500B.C.-200B.C.)     二、羅馬時期   三、中世紀時期(400-1400)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冶金術(shù)一、希臘——羅馬世界的金屬希臘——羅馬世界并不像我們今天這樣依賴冶金,金屬在建筑、引水管線和造船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大,因為當時主要的機械都是用木材制作的。希臘——羅馬承襲了古代近東冶金術(shù),主要處在鐵器時代,紅銅和青銅正逐漸被新來的鐵和鋼取代。希臘人和羅馬人為早期的冶金知識增添了兩項重要的發(fā)現(xiàn),即(1)制造水銀和用它提煉黃金,(2)制造銅鋅合金——黃銅。當時的冶金仍以木炭熔化為主。煤在地中海地區(qū)較為缺乏,西歐和中歐的鐵匠最早在鍛打和熔化時用煤。從古典時代起,森林砍伐變得越來越嚴重,木材和木炭的價格持續(xù)不斷地上升。那時還沒有真正的工業(yè)區(qū)。采礦和冶煉就像羅斯托夫采夫所說的,如同“在田野和牧場中的島嶼”。盡管如此,后人新發(fā)現(xiàn)的礦脈很少有未被羅馬人開采的。他們想開采較深的礦石,但限于支撐木梁的價格、運輸價格、礦井排水和缺乏勞力等原因而未成功。這一矛盾最后一次尖銳化是在2世紀。羅馬人接受了希臘人的礦井和冶煉工場而且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他們投入人力、培養(yǎng)礦冶方面專門人才,為此他們制定了開礦的法律,組織了對礦山企業(yè)和技術(shù)改進監(jiān)管的機構(gòu)。但是他們?nèi)狈线m的爆破手段,導致無法將深層的礦石開采出來,以便生產(chǎn)大量冶金產(chǎn)品供他們?nèi)粘J褂谩?/pre>

編輯推薦

《西亞、歐洲古代工藝技術(shù)研究》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亞、歐洲古代工藝技術(shù)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本書主要介紹了從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和中東的工藝技術(shù),包括冶金、農(nóng)具、飲食、紡織,陶瓷、玻璃,化工、精細金屬器具、車輛和騎術(shù)以及軍事技術(shù)等,是一本比較全面地介紹西方工藝技術(shù)的百科全書,對于讀者了解中東、歐洲的古代和中世紀工藝技術(shù)的發(fā)展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圖文并茂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作者盡心收集各方面反映內(nèi)容的畫面作為插圖貢獻給大家,很好?。?!
  •   圖文并茂,選材也有意思,非常好的書就是開本方方的,在書架上不好放。
  •   內(nèi)容很好。就是版式設(shè)計不夠好。
  •   書質(zhì)量很好,翻譯差了點,特別是最后一章,詞不達意
  •     關(guān)于中華以西的古文明,一般我們接受的咨詢中多為提供表觀的了解。本書對我們解讀域外古文明,幫助獲得文化層面的理解,包括真正的異域古典方法趣味的觸及,將有一定的作用?! ¤b賞力的建立,有時必須有具體的、細節(jié)的涉獵。工藝技術(shù)無疑是一個容易介入的角度。相對我們中華傳統(tǒng)工藝的發(fā)達,傳承至今的豐厚實物遺存和傳統(tǒng)技藝方面豐富的信息量來講(至少在我們的感覺中),本書的視角就相當契合大眾?! 《緯婕暗目脊艑W方法和歷史觀,也能給愿意深入思考的讀者以很好的啟發(f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