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流動及其超越

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滸  頁數:575  字數:504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該書在充分借鑒和反思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地探討了晚清義賑的興起和發(fā)展,細致、深入地揭示了中國救荒事業(yè)近代化的復雜過程,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國近代救荒史的研究。作者從晚清社會變局的大背景下,以較為獨到的視角深入分析了晚清義賑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特別是與中國近代工業(yè)化進程之間錯綜復雜的互動關系,為探討“中國近代化落實過程”提出了重要的、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新思路。作者圍繞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內發(fā)性動力與外部沖突、國家與社會、地方性與普遍性等諸多層次,展開了頗具說服力的辨析,進而對其背后潛在的研究模式,尤其是“沖擊-回應”與“中國中心觀”模式之爭,作出了自己的判斷,為人們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參考。

作者簡介

朱滸,1972年生,籍隸浙江杭州?,F(xiàn)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1994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獲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怕,獲博士學位。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

書籍目錄

序導論  一、社會史困境與地方性問題  二、晚清義賑提供的反思契機  三、關于晚清義賑的學術回顧  四、本書研究進路與資料說明上編 以地方性系譜為基礎的抗拒行動——義賑的興起  第一章 華北的災荒與西方傳教士——義賑興起的坐標    第一節(jié) 華北和江南地方社會面對“丁戊奇荒”的不同反應      一、華北地方社會應對災荒的方式及其邏輯      二、“丁戊奇荒”對江南的影響及地方之應對    第二節(jié) 從江南到華北:江南士紳對西方賑災行動的越境跟蹤      一、山東:西方行動和義賑的共同起步點      二、西方行動的擴展與義賑在華北的轉戰(zhàn)  第二章 義賑的江南系譜及其屬性——義賑生成的基礎    第一節(jié) 義賑初興時的社會資源      一、義賑發(fā)起群體的屬性:傳統(tǒng)士紳還是近代紳商?      二、義賑初期的組織機構:善會善堂還是協(xié)賑公所?      三、義賑初期的募捐機制:舊式資源還是新興資源?      四、義賑初期的中心地點:蘇州還是上海?    第二節(jié) 義賑初興期的救荒措施      一、放賑措施      二、善后措施      三、輔助措施下篇 以國家話語為指歸的近代化改造——義賑的流向  第三章 中國近代工業(yè)化與義賑的互動——義賑結構的變動    第一節(jié) 中國近代工業(yè)化在江南的落實——義賑結構變動的契機      一、中國近代工業(yè)化初興期的地緣特征      二、義賑興起前的近代工業(yè)化與江南      三、義賑群體與中國近代工業(yè)的初興    第二節(jié) 新興因素在義賑系譜中的彌散——義賑社會基礎的演變      一、義賑主持群體的變化      二、義賑組織機構的變化      ……  第四章 中國救荒近代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義賑演進的方向    第一節(jié) 國家視野下的義賑與荒政    第二節(jié) 義賑場域中的中國與西方結語 地方性的實踐邏輯與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附錄一 參考文獻附錄二 重要名詞索引后記插圖 《江南鐵淚圖》與《河南奇荒鐵淚圖》之比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地方性流動及其超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朱滸這本書,將晚清義賑的興起和發(fā)展放在晚清社會變局的大背景下,以獨到的視角深入分析了晚清義賑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特別是與中國近代工業(yè)化進程之間的關系,思路新穎,見解深邃,這不僅極大推進了義賑史的研究,而且對學界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國近代慈善史研究也頗有啟發(fā)意義。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