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中國文化

出版時間:2006-9-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君勱  頁數(shù):184  字數(shù):119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明日之中國文化》一書中,張君勵將世界文化分成中國、西方、印度三部分,并試圖從三者的比較中探求中國文化的出路。全書共十講,前半部分對于歐亞兩洲文化的起源、歐洲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發(fā)展和特性都作了介紹,著重論述了西方文化的特點及其為什么能夠在今天成功的原因。在書的后半部分,作者從政治、社會、學術、宗教、藝術等方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具體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未來中國文化的設想。

作者簡介

張君勵(1887一1969),原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區(qū))人。6歲入私塾,12歲考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廣方言館,20歲東渡扶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修習法律與政治學,后又留學德國學習哲學。張君勱是近現(xiàn)代的著名學者,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提倡復興儒學,而一生徘徊于學術與政治之間,在近現(xiàn)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著作有《新儒家思想史》、《義理學十講綱要》、《明日之中國文化》、《儒家哲學之復興》、《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等。

書籍目錄

自序凡例第一講  史前時代第二講  文化之起源第三講  歐亞兩洲文化之發(fā)軔第四講  印度文化(上)第五講  印度文化(下)第六講  歐洲文化(上)第七講  歐洲文化(下)第八講  中國文化第九講  明日之中國文化(上)——過去政治社會學術藝術成績之評判第十講  明日之中國文化(下)——未來政治學術藝術之新方向附錄  中華民族文化之過去與今后之發(fā)展  養(yǎng)成民族思索力  我國思想界的寂莫——卅七年十月十二日在武大講演  歐洲文化之危機及中國新文化之趨向——在中華教育改進社講演  世界文化之危機  文化政策(《立國之道》第四編)編者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明日之中國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閱讀此書可以大概體會張先生力倡新儒家哲學的熱忱和希望。張先生站在中、印及西方文化充分了解的高度,提出明日之中國文化乃儒家思想的復興。
  •   張先生鼓吹儒家復興,在西方哲學上也有頗深造詣,他對哲學政治學的研究雖然沒有讓他的救國實踐得以成功,但仍舊蘊含著很多價值匪淺的研究。
  •   前人的貢獻現(xiàn)在看,很是驚訝
  •   將這本書,和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參照著看,可說是比較文化的絕佳入門讀本??戳诉@兩本書,你就擺脫文盲、史盲了。
  •   商品很好啦,有塑封,店家還用了個厚厚的紙包裝在外面,相當貼心啊。另外,還隨附了一張手寫的書籤,讓人很感動。下次還會繼續(xù)在貴店買書的。加油咯~
  •   真夠悲劇的 之前已經(jīng)點了一本 只好送人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