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第1版 (2006年4月1日) 作者:陳勇勤 頁數(shù):411 字數(shù):402000
內容概要
中國和西方的經濟思想都有25個世紀的演化歷史,本書沿著這條時間線路對兩者作出比較研究,并采用了兩種論述方式:中西方經濟思想的演化及比較研究。 作者設置“同一時間段”和“相關概念范疇”兩個板塊進行比較。前一個板塊的內容又從兩方面定位。一方面,主要涉及:秦漢前后中國的經濟思想與古希臘的經濟思想;唐宋元明時代中國的經濟思想與中世紀西歐的經濟思想;清及民國時期中國的經濟思想與近代西方的經濟思想;共和國時期中國的經濟思想與當代西方的經濟思想。另一方面,主要涉及:比較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經濟思想體系;古代、近代、當代能夠影響一個時代的學說;中西方對經濟問題的關注點的差異。后一個板塊的內容也從兩個方面定位。一方面,主要涉及:從比較哲學、比較經濟哲學角度分析不同經濟思想的形成;從比較經濟政策角度分析經濟思想的不同效應;從比較經濟制度角度分析經濟思想的時代個性。另一方面,主要涉及:文化比較反思;政治思維互動作用。本書在最后一個章節(jié),對未來的中西方經濟思想也作出必要的預測性研究。本書主張劃分農業(yè)經濟、手工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和服務性經濟四個時段比較中西方經濟思想,認為中西方經濟思想是從唐代與西歐拉開距離,注意到中西文化中文明、宗教等因素對經濟思想的影響,強調從短期看管理力量大于文化力量,從長期看文化力量大于管理力量。本書有助于讀者思考中西方經濟思想的異同,以及拓展到其他領域中相關的一些問題。
作者簡介
陳勇勤,男,1957年生,四川宣漢人,1992年獲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有經濟思想史、經濟史、理論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問題和當代東北亞經濟問題。在國內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2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專著《管理思維導論》;論文《文明標識、傳統(tǒng)理念與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基因》,《中國共產黨80年經濟思想的主線》,《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移動引發(fā)的思考——兩宋定都作為總變化軌跡上一個關鍵點》,《近代中國經濟史三階段論》,《1911—1937年中國經濟與政府、企業(yè)、居民所構成的連環(huán)型互動關系》,《按要素分配假設中要素貢獻、所有權的內涵》,《從文化與價值關系上思考價格問題》,《理論經濟學的數(shù)學化關鍵在引入數(shù)學思維》,《通過探索經濟空間、經濟場理論剖析現(xiàn)實經濟問題》,《政府對社會的管理具有永恒性》,《分享經濟與解決通脹和失業(yè)問題》,《經濟變動所包含文化因素的同質性和異質性問題——以東北亞中國、韓國、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現(xiàn)象為例》。
書籍目錄
第1章 經濟思想根基探討 第一節(jié) 昨天就是歷史 第二節(jié) 相關因素及方法選擇第2章 秦漢前后中國的經濟思想與古希臘、古羅馬的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 農業(yè)經濟 第二節(jié) 希臘化經濟思想 第三節(jié) 先秦化經濟思想第3章 唐宋元明時代中國的經濟思想與中世紀西歐的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 手工業(yè)經濟 第二節(jié) 中世紀西歐經濟思想 第三節(jié) 唐宋元明經濟思想第4章 清及民國時期中國的經濟思想與近代西方的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 工業(yè)經濟 第二節(jié) 近代西方經濟思想 第三節(jié) 清代民國經濟思想第5章 共和國時期中國的經濟思想與當代西方的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 服務性經濟 第二節(jié) 當代西方經思想 第三節(jié) 共和國經濟思想第6章 比較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經濟思想體系 第一節(jié) 未形成思想體系階段 第二節(jié) 形成思想體系 第三節(jié) 經濟思想與政治經濟學說分化 第四節(jié) 兩大體系對壘:資本主義經濟學說第7章 影響一個時代的學說 第一節(jié) 古代:中國有影響的濟思想 第二節(jié) 近代:西方有影響的經濟學說 第三節(jié) 當代:歐美有影響的經濟學說第8章 關注點的差異 第一節(jié) 經濟思想從唐代與西歐拉開距離 第二節(jié) 國家調控私人壟斷與國家壟斷異化第9章 從比較哲學、比較經濟哲學角度分析不同經濟思想的形成 第一節(jié) 經濟思想的哲學思維本源 第二節(jié) 經濟思想凝結出經濟哲學第10章 從比較經濟政策角度分析經濟思想的不同效應……第11章 從比較經濟制度分析經濟思想的時代個性第12章 文化比較反思第13章 政治思維互動作用第14章 未來的中西經濟思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