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01-0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姚衛(wèi)群 頁數(shù):253 字數(shù):18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歷史悠久、流傳區(qū)域廣闊、分支眾多、教義繁復、思想玄奧精微。本書系講述佛教基礎知識,概述佛教在歷史發(fā)展、文獻、義理、修行、人物等方面的情形。 第一章:論述佛教的產(chǎn)生,包括佛教形成時印度思想界的歷史文化背景,及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的經(jīng)過和最初教義。 第二章:論述佛教在印度和中國等亞洲主要佛教流行國家的傳播過程。 第三章:重點介紹印度佛典和中國佛典。 第四章:說明佛教的義理,勾勒佛教理論體系中的核心觀念,并點出其基本內(nèi)容。 第五章:論述佛教的修行,總體考察佛教修行理論的形成和主要觀念,也談及戒律和禪定。 第六章:介紹佛教中影響較大或較著名的人物,包括歷史人物、佛教傳說人物及信奉的佛與菩薩等。
作者簡介
姚衛(wèi)群,1954年4月28日生于江蘇徐州。現(xiàn)職: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道教教研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著作:《佛學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章 佛教的產(chǎn)生 一、佛教產(chǎn)生時的印度思想歷史背景 二、釋迦牟尼與佛教的最初信眾 三、佛教最初教義的形成第二章 佛教的傳播 一、佛教在印度的傳播 1.早期佛教 2.小乘部派佛教 3.大乘佛教 4.后期佛教 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1.初傳時期佛教 2.東晉至南北朝佛教 3.隋唐五代佛教 4.宋代至近代佛教 三、佛教在斯里蘭卡的傳播 1.佛教在斯里蘭卡的最初傳播 2.斯里蘭卡佛教的歷史發(fā)展 3.斯里蘭卡保存的佛教文獻的特點 4.現(xiàn)當代斯里蘭卡佛教 5.斯里蘭卡與中國的佛教文化交流 四、佛教在朝鮮的傳播 1.佛教在朝鮮的初傳 2.新羅王朝佛教和高麗王朝佛教 3.李朝佛教 4.近現(xiàn)代朝鮮佛教 五、佛教在日本的傳播 1.佛教在日本的初傳 2.奈良時期與平安時期佛教 3.鐮倉時期佛教 4.室町時期至江戶時期佛教 5.近現(xiàn)代日本佛教 六、佛教在東南亞國家的傳播 1.緬甸與泰國佛教 2.印度支那三國佛教 3.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佛教第三章 佛教的文獻 一、主要種類 二、印度主要佛典 三、中國主要佛典 四、著名佛典概要第四章 佛教的義理 一、空 二、識 三、中道 四、二諦 五、佛性 六、因果 七、法 八、輪回 九、涅盤 十、善惡第五章 佛教的修行 一、佛教修行理論的形成與主要特征 1.佛教修行理論的產(chǎn)生 2.佛教修行理論的發(fā)展 3.佛教修行理論中體現(xiàn)的價值觀念 二、佛教的戒律 1.佛教戒律的產(chǎn)生 2.對不同信眾的戒律要求 3.印度主要的律藏文獻 4.中國漢地的佛教戒律 三、佛教的禪定 1.禪定在印度的產(chǎn)生 2.印度佛教中的禪定 3.禪定在中國的發(fā)展第六章 佛教的信眾與歷史及傳說中的主要人物 一、佛教主要信眾的構(gòu)成 二、佛 1.釋迦牟尼佛 2.過去佛 3.未來佛 4.諸方世界之佛 三、佛弟子 1.五比丘 2.十大弟子 四、菩薩 1.文殊菩薩 2.普賢菩薩 3.觀世音菩薩 4.地藏菩薩 5.大勢至菩薩 五、著名論師與高僧 1.龍樹 2.提婆 3.無著 4.世親 5.世友 6.訶梨跋摩 7.覺音 8.鳩摩羅什 9.真諦 10.玄奘 11.不空 12.智顗 13.吉藏 14.法藏 15.慧能 16.道綽 17.道宣 18.宗喀巴主要參考書目關(guān)鍵詞索引
章節(jié)摘錄
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后,信眾人數(shù)不斷增多,發(fā)展到上千弟子,其中最主要的是所謂“十大弟子”,即: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yōu)波離、羅喉羅、阿難。根據(jù)佛教的一些材料記載,這些弟子是釋迦牟尼早期僧團中較為優(yōu)秀的人物。他們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長,因而都被認為是某一方面的“第一”。有些人在佛教的某些修行方面非常突出,如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羅喉羅(密行第一);有些人在戒律的了解和修持方面非常突出,如優(yōu)波離(持律第一);有些人在佛教義理的解說、分析或理解方面特別突出,如舍利弗(智慧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阿難(多聞第一);有些人具有常人所沒有的神通力等,如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 ♂屽饶材嵩谙蜻@些弟子或信眾傳法時,并沒有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那些書面文字經(jīng)典。盡管當時有書寫的文字,但他傳播佛教主要采取口傳的方式。弟子們接受其傳法也不是通過筆錄的方式,而是靠自己的記憶。人們見到的書面佛典是在釋迦牟尼圓寂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人們采用追記的方式制作的。再有,釋迦牟尼最初傳法,使用的語言主要也不是后來人們經(jīng)常提到的佛典常用語一——梵語等,而是使用傳教地區(qū)所流行的方言。這樣的傳教方式自然也比較有利于佛教的傳播?! ♂屽饶材峤⒌姆鸾探M織在最初并無很多具體的教團管理制度,佛教的詳細戒律等也是后來逐漸形成的。最初佛教對信眾加入僧團并沒有嚴格的條件要求,凡是信仰佛陀的學說,不分種姓高低,都可加入。早期佛教僧團內(nèi)部過著比較平等的生活。這也使佛教較有吸引力,易于迅速發(fā)展?! 》鸾讨阅茉诋a(chǎn)生后有較快或較順利的發(fā)展,還與釋迦牟尼注重在統(tǒng)治者中傳法,向他們尋求支持有關(guān)?! ∪欢鳚h末主要是個別的人接觸佛教,佛教還談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流行。佛教在一定范圍內(nèi)傳播,并最初被上層統(tǒng)治者信奉,是從東漢開始的。在東漢桓帝時,佛教在宮廷中已有一定影響。不過當時人們所理解的佛教與印度佛教的實際情況相差較大,佛教常與黃老混淆在一起。 佛像、佛寺和佛經(jīng)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重要影響。有佛像才便于人們對佛進行崇拜,營造出必要的宗教氣氛。佛教信眾從事佛事活動需要佛寺。佛經(jīng)則是傳播佛教思想的主要媒介,比較準確、系統(tǒng)的佛教理論還是需要佛經(jīng)來傳播。 佛像的出現(xiàn)與佛寺的出現(xiàn)聯(lián)系緊密。中國出現(xiàn)佛像與佛寺?lián)髡f是在漢明帝時,但從《三國志·吳志》等文獻的記載來看,有一定規(guī)模的正式建寺、鑄佛像是在東漢末三國時期。三國時人笮融(?一195)是漢地比較早開始鑄造佛像的人。 中國漢地較早譯出漢譯佛經(jīng)的重要人物有兩人:一是以小乘佛典為主要翻譯對象的安世高(約2世紀),再一是以大乘佛典為主要翻譯對象的支婁迦讖(約2世紀)?! “彩栏呤枪糯蚕?。他在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來到洛陽,開始將一些佛典譯成漢文。安息國流行的主要是小乘佛教,因而他翻譯的佛典也就主要是小乘的經(jīng)典,如《四諦經(jīng)》、《轉(zhuǎn)法輪經(jīng)》、《陰持入經(jīng)》、《安般守意經(jīng)》等。安世高的譯經(jīng)較早地把印度佛教的一些基本觀念介紹到了中國,對佛教在中國最初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譯文偏于直譯,在修辭上考慮不多。佛典的內(nèi)容本身就較深奧,而且與當時中國原有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差別很大。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mdash;—尼采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叉的整體來經(jīng)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mdash;—愛因斯坦 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 ?mdash;—章太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